吕克·贝松的科幻冒险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吕克·贝松,中国观众可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无论是高居豆瓣评分排行榜第三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科幻经典《第五元素》,还是三年前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超体》,在中国都有不少拥趸。
  8月25日上映的科幻作品《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是吕克·贝松迄今为止最有野心的一项“梦想工程”。这位因《杀手莱昂》《碧海蓝天》等电影而备受影迷推崇的导演,为这部影片定下的目标是:像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和彼得·杰克逊的中土系列电影《指环王》一样,载入世界电影史册。他为此已经酝酿了十年。
  这位在80、90年代给我们带来过数部影史经典的法国导演,虽然近年来口碑参差不齐,但他的新片总是受人关注的。目前来看,《星际特工》口碑评价极其两极分化:有人说它完爆漫威迪士尼十几年高度,有人说它预定了今年金酸梅奖……但科幻迷更关心的是吕克·贝松“脑洞”有多大?他拍摄该片的2.1亿美金是怎么花的?
  《星际特工》让美国人和法国人吵起来了
  烂番茄网站上51%的新鲜度,214个影评人评价里面,好评差评各占一半。metacritic上,有人怒打100分,也有人只给了20分。
  电影评论网站ScreenCrush说,“《星际特工》毫无疑问是吕克·贝松自《第五元素》以来最具想象力的电影。《滚石杂志》则意见相反:“电影热衷于用眼花缭乱的视效,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讲故事。”《好莱坞报道者》的评价最为尖刻:“金酸莓奖不需要再等到年底才确认获奖者了,金火鸡奖需要重版一封新封面。”——直接给它封上了年度最烂。
  不过,对比美国人的不买账,一向爱骂吕克·贝松“太好莱坞化”的法国人,这次反倒选择了“护短”。《电视娱乐报》认为《星际特工》是“让人疯狂的星际奥德赛”。法国《早报》则借机又踩了一下美国人最爱的《星球大战》,“贝松意在将动作戏、幽默桥段、人本思想等多种元素融合在《星际特工》中,而不是一些美国影评人自以为是的力图打造所谓’第二部《星球大战》’。相反,《星际特工》的娱乐性更强,观影感受更愉悦,甚至可以说在内容上也更精炼和巧妙。”
  不仅美国人和法国人争执不休,就连在我国的豆瓣上分歧也很大,热评最前面两条一个四星,一个两星。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挑人的片子——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口味。
  The Weekend Warrior的说法看起来比较中肯,“和《第五元素》一样,这部影片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经常提起,对于有着奇特观影口味的影迷来说可能会更喜欢。”
  年度特效奇观
  这个所谓的“奇特观影口味”,大概一方面说的是特效视觉控,另一方面指的应该是科幻迷,特别是太空歌剧重度爱好者。
  单从特效方面来说,恐怕就打一星的人也得承认,《星际特工》应该是今年特效最出色的电影。甚至有人说,“如果你爱《阿凡达》,就一定得看看《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据称影片总共投资2.1亿美元(北美媒体一般说是1.8亿,政策优惠税收返还了一部分),就算以好莱坞大片的标准也是巨资了。请来工业光魔、维塔数码和Rodeo FX三大顶尖特效公司联手,特效镜头多达2734个,外星物种超过3000个。
  用烂番茄影评人Charles Bramesco的话来说就是:“吕克·贝松把2.1亿美金全都花在了刀刃上!”个人认为,《星际特工》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科幻感”,利用出色的特效打造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外太空世界观。
  影片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座拥有2000多万居民的星际大都市——千星之城里。全片有三段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就是开场。在大卫·鲍伊《Space Oddity》的歌声中,从1975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舱和苏联联盟号在轨道上对接的画面开始,历经几个世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星球的成千上万艘太空飞船逐渐加入进来,与人类“握手”联合,形成了28世纪的alpha空间站——也就是千星之城。
  千星之城的设计中杂糅了现实都市的特征,比如纽约的时代广场以及众多赛博朋克科幻片钟爱的香港九龙城寨。3400多个种族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巨大的都市里,就像是一个星际乌托邦。吕克·贝松说:“它是华尔街、科学城、联合国、百老汇,因此它是整个宇宙中最重要的地方。”
  有促进人类与外星人交流的科坦达霍克人,有具备细胞再生能力的阿津莫人,是千星之城的官方医生。负责IT 研发和维修的奥米利特人。拥有丰富的水力知识,在城市大力发展水力设施的水生怪物马塔普莱。
  另一个让人乍舌的场景,发生在“珍珠人”的星球上。这个与剧情有重大聯系的外星种族,长着模特般纤瘦的身材,皮肤像珍珠一样光滑泛白,生活在一个由明亮的马卡龙色系包围着的星球上,过着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生活。
  此外,还有一个叫“大市场”的地方,类似《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里的黑市,但规模要大得多,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运作体系,既有开放给普通游客参观的区域,也有非常危险的黑帮屯聚场所。在这里,男主角有一场激烈的警匪追逐戏,可以说是全片最佳了。“大市场”如果做成第一人称VR游戏,一定会让人沉迷吧。
  48年的“星际梦”
  然而,一方面是设定与技术上的超前,另一方面却是故事上的老派。《星际特工》最被人诟病的地方一是故事,二是人物。
  《星際特工》改编自法国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也是片中男女主角的名字),主要讲述一对情侣特工的星际冒险故事。这部连载时间长达43年(1967-2010)的科幻漫画,虽然不如美国漫画出名,在法国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IP了。
  童年的吕克·贝松,每周都翘首期盼着那两页《星际特工》故事的更新。故事里奇幻的想象陪伴他熬过了父母离异的童年,为吕克·贝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甚至深刻影响了他长大后当导演的决定——“创造更多幻想世界”。   “就是一剂逃离现实的灵丹妙药,瞬间就能让你忘了身边的现实,而且在当时,这可算是我所能拥有的唯一逃离现实的途径,所以我才会铭记于心。”
  童年天马行空的幻想一直留在了吕克·贝松心中,早在1997年拍《第五元素》时,他就起了拍《星际特工》的念头。可惜当时《第五元素》在北美惨遭恶评(历史又在今天重现了),票房也很一般,再加上《星际特工》的改编版权已经被美国公司买下,吕克·贝松只能暂且搁置这个想法。
  直到2010年,漫画版权易主,《阿凡达》又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他才重新开始了《星际特工》的前期筹备,这一筹备就花了7年。
  因为特效公司制作《星际特工》,《阿凡达2》一再延期,按理说有原作漫画的基础,故事不应该差到哪里去。但是吕克·贝松再次犯了《第五元素》里的老毛病——让支线干扰主线。《第五元素》有克里斯·塔克(鲁比的扮演者)的优异演技撑场,有加里·奥德曼饰演的怪胎反派,有硬汉布鲁斯·威利斯,有青春可爱的米拉·乔沃维奇,但《星际特工》却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角色。
  蕾哈娜饰演的舞女泡泡有一场歌舞秀,有点像《第五元素》蓝血女高音的升级版,单独来看的确十分精彩,但放在整个电影结构里,不知道该说它是加分还是减分。
  与吕克·贝松几乎所有的电影一样,《星际特工》的内核还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可惜的是,戴恩·德哈恩和超模卡拉·迪瓦伊饰演的男女主角实在不怎么来电,他们恋情说爱的台词太过直白,看得人迷之尴尬。还有大家可能会比较关注的吴亦凡,片中还有出现国旗和中文播放广播,中国元素的植入也比较自然。
  总体上来说,熬过了漫长的“暑期档”,《星际特工》还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视觉特效大片。特别是对有科幻情节、喜欢宇宙冒险题材的影迷,它可能还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相关链接
  “老顽童”的科幻野心
  说起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恐怕很少有人没看过他导演的影片《杀手莱昂》和《第五元素》。但尽管贝松的声望在国际影坛如日中天,在推崇艺术电影著称的法国,吕克·贝松却始终是个毁誉参半的孤独的探索者,他甚至被说成是向好莱坞电影投降的反面典型。为此,苦闷的贝松常常要漂浮过海去好莱坞寻觅知音。
  吕克·贝松1959年3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从小他就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他的《碧海情》《第五元素》等片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打过草稿了。17岁前的吕克·贝松是和大海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父母是两名职业潜水员,在6岁以前,他跟随父母走遍全世界执行各式各样的潜水任务,而8岁时,当他父母潜入海底工作的时候,他已经能和一只聪颖过人的小海豚在海中尽情嬉戏,那时吕克·贝松所想的一切就是和大海在一起共同度过一辈子。17岁时遭受的意外让他对于海洋的幻想彻底破灭,他不但不能继续潜水还必须返回出生地巴黎养伤。情绪低落的他一度靠看电影打发日子,不过他马上发现了电视中播放的那些电影的魅力;这种神奇的表达方式几乎可以把他所有的兴趣爱好集中起来。他马上买了一部超八手提摄影机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并开始大量的观看各种影片,有时一礼拜高达十二部之多。19岁那年他找到了一个机会远赴好莱坞学习制作电影的经验,三年后他返回法国在许多部影片中担任助理导演,积累了大量的拍摄和制作经验。
  24岁时吕克·贝松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获得广泛承认的影片《最后的战斗》《Le Dernier Combat》。这部带有科幻色彩和奇特摄影技巧的电影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无数好评和赞誉,共在不同的电影节上获得了20项大奖。随后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Les Films de Dauphins,而紧接着拍摄的《地铁》《Subway》,《碧海情深》《Le Grand Bleu》更是博得所有人的一致好评。1990年的《妮基塔》(Nikita)夺得了当年两项恺撒电影大奖,更为他确立起了九十年代法国电影第一人的地位。功成名就的吕克·贝松出人意料地于1994年返回了他学习电影的好莱坞,并在这个商业电影傲视群雄的地方拍摄了一部令好莱坞动作片专家都为之惊讶的《杀手莱昂》(Leon)。
  1995年,吕克·贝松把自己17岁在中学课堂上做的一个梦拍成了影片,这就是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该片在1997年成为了法国电影票房冠军,全球总票房超过2億美元,并且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奖。
  不管评论界如何评论这部电影,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法国导演眼中的未来世界,在电脑高科技与时空交错的叙事中,带给我们一丝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拍摄《第五元素》时,《星际特工》的作者之一梅齐埃对吕克·贝松说:“为什么你要拍这部劣质电影?为什么不做《星际特工》?”吕克·贝松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在他的记忆中,这部漫画只有两个人类角色,但有上百万只怪兽角色,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自那以后,每年他都在琢磨,怎样把《星际特工》改编。终于,他决定动笔,一年写一点。他总是这样,《超体》的前50页剧本,就是他十年前寫成的。
  此后六年,吕克·贝松反复在世界观的搭建、剧本、特效上打磨,推翻重建。2016年1月,《星际特工》正式开拍。2017年7月21日,这部影片在北美上映。
  面对外界对于这部影片所耗巨资是否能收回成本的质疑,他回答:“通常来说,为野心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你无法衡量会不会成为自己热情的受害者。如果每件事都要找到百分之百的合理性的话,我就不会去拍电影了,我宁愿待在家里。”
其他文献
一、基本情况自坝头会议后,在贯台民工队找有锥探经验者,(素有锥煤炭经验)组织技工十六名,卯工八名,自带探锥。(锥长三——四公尺,粗五公厘,我们又在工料中寻找七号钢丝一部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步入关键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文章从多个角度对国有林场改革进行了分析。从事业单位改革的角度来看,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着追求公益
剧情简介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3万红军来到赤水河畔,并与堵截红军的川军相逢。毛主席、周副主席、总参谋长刘伯承对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立即抢占附近渡口以摆脱敌人。红军
8月前后,暑期档的电影像暑假作业一样,排的满满当当。超级IP的回归,无疑是最博眼球和保证票房的存在,《加勒比海盗5》《神奇女侠》《变形金刚5》《神偷奶爸3》《蜘蛛侠》等。
她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成玉,是《我是杜拉拉》中的凯西,是《秦时丽人明月心》中的楚夫人,也是《盲约》中的楚琳……她,简单、纯真,与她接触的人都对她称赞有加。而对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53例有查无实据躯体症状儿童的儿童情绪障碍情况,并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发现研
防洪和治本的关键问题在于泥沙,其中包括水源地带土壤的冲刷,水库的淤积河势的冲淤变化,挟沙水流的基本性质,以及其他有关泥沙问题,内容是十分复杂广泛的。为配合流域规划的
应用 PCR 技术,以 SIL-TAL-1、HRX 基因相合的,和 bcr/ab1以及 PML-RAR_α4种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7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1
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是黄河南北合并以后的第一次全省黄河防汛会议。到会的有沿河专员、县长、修防处主任、正副段长,还有京汉铁路局代表等共一二八人。自六月十三日开始至
“将‘有限的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非常有韵律感地刻画出来的音乐剧!”《KBS新闻》“看着两个少年横冲直撞地执行着遗愿清单,不知不觉间发现就如回到十几岁的自己。虽说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