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EvansⅠ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EvansⅠ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12月—2018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科收治EvansⅠ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1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FHR组(n=50,采用AFHR术式)和PFNA组(n=51,采用PFNA术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86.0%vs. 8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7,P=0.451)。PFNA组手术时间(53.2±20.4)min、切口长度(5.0±0.9)cm均短于AFHR组的(67.2±16.2)min、(13.2±1.1)cm,术中出血量(123.4±42.2)mL少于AFHR组的(198.2±54.4)mL;而AFHR组平均住院时间(14.3±2.5)d短于PFNA组的(18.5±3.3)d,下床活动时间(6.1±1.5)d早于PFNA组的(15.2±2.0)d(t=3.839,19.741,7.729,7.291,18.299;均P<0.001);术后3个月,AFHR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4±10.5)分优于PFNA组的(66.2±11.5)分(P<0.05),而术后6、12个月AFHR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3.7±9.5)分、(87.5±11.0)分与PFNA组(82.4±12.0)分、(86.5±1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vs. 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HR和PFNA均能有效治疗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而AFHR可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早期负重锻炼等,因此,临床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骨折情况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机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进步,国家当前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装置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主导国家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但是,从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装备技术研究应用发展的总体现状分析,在整个发展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和隐患,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前机械工程学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只有对于这些新问题采取有效科学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机械装备生产的
期刊
近年来地震切片技术在沉积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陆相地层的复杂性和地震数据本身的带限特性,地震切片应用中广泛存在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主要分析了:1复杂岩性的影响;2地震切片穿时造成的影响;3地质模型的多样性;4先验知识不足对地震切片应用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资料指出了引起地震切片应用风险的基本原因、主要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现象,明确了地震切片应用的前提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相应对策。
期刊
以液态聚碳硅烷(LPVCS)、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采用PIP工艺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LPVCS是一种新型先驱体,具有室温下为液态、浸渍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由LPVCS裂解得到的SiC基体具有能够与T300碳纤维形成合适界面力的优点。相比于全周期采用PCS浸渍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第一周期使用LPVCS浸渍,第二至八周期使用PCS浸渍,第八周期之后使用LP
期刊
陕北地区采煤沉陷产生地表裂缝,浅层地表含水率降低,对脆弱地表生态造成破坏,沉陷区的恢复治理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一般的采煤沉陷区治理不同,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电站,可以加快治理进度,提升治理质量。本文分析采煤沉陷区裂缝的产生及发育规律,结合光伏布置,优化沉陷区治理与利用方案,从而恢复植被,改善生态,为后续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用丁烷四羧酸、油酸和丙烯酰胺原位复合调控碳酸钙表面特性,并用改性碳酸钙颗粒制备了高固含量的石蜡Pickering乳液。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法、水接触角法和表面电位法等对改性碳酸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形貌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与丙烯酰胺抑制碳酸钙晶粒的生长,丁烷四羧酸钙以介孔超分子结构覆盖在碳酸钙表面,明显降低了碳酸钙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多。最近几年,电力行业越来越成熟,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能供应的质量。所以,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电力系统进行完善以及创新。在电力系统当中,电力营销占有关键的地位,直接影响着电力服务水平,所以要深入分析影响流程的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为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工程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加。各种科技产品被大量开发和使用,这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呈逐渐增加,这一发展态势也对电力安全造成一定冲击。为了对用电安全进行管控,需要从电力营销质量管理工作出发,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以保障用电安全为前提,进行多种电力营销。与此同时,依托于电力营销管理的合理性,也能够减少线损问题的出现概率,从根源上促进电力安全问
期刊
以鲢鱼鱼糜加工副产物—鲢鱼脂肪制备的鲢鱼油为油相,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固体颗粒,构建大豆分离蛋白-鲢鱼鱼油Pickering乳液体系。考察了蛋白浓度(2%~6%,w/w)、油相体积分数(20%~60%,v/v)和离子强度(0~500 mmol/L)对Pickering乳液的理化特性(粒径、电位、乳化特性、微观结构、流变特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浓度为5%时,乳液有着最小的粒径(91
会议
研究切片的应用条件和分辨率对更好的利用切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2方面采用正演模拟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地层切片仅适用于小于地震分辨率的薄层储层;地层切片的范围应大于或局部大于沉积体系的规模,且参考层间的地层厚度不能剧烈变化。切片的分辨率可以用检测率来表示,检测率满足横向分辨率往往小于垂向分辨率,薄层情况下,切片的分辨率比时窗属性的分辨率更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地质背景以及所采用的切片方法是切片分辨率
期刊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尚不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为了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化水平,本文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确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3大目标,围绕生态系统、物种、基因3个层次,以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研究基础,采用相关关键词检索现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形成标准清单(共包含1,032项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