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当前形势。而针对初中物理这一较为抽象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只是一味的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将其吸收,同时还有可能因此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对此很多教师开始使用探索式教学法,不过由于教师不能真正掌握探究式教学法的要点,从而导致此方法并未得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设计 探索式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培养其物理思维素养是课程改革后所强调的重点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物理的奥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物理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锻炼自身的思维素养。故而教师应该尽快掌握探索式教学法,从而将探索式教学真正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上。本文论述几点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1 初中物理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设置、教学设计不合理,探究氛围差是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逐步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问题设置或教学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探究式教学因此很难展开。而以上两个问题不仅导致探究氛围差,课堂秩序紊乱,学生探究效果差等问题,同时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更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探究式教学法真正走入课堂,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素养。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2.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置
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源泉,教师有针对性的设置高效的物理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活跃很有帮助,其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会让学生因为自行思考与分析而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因此教师在设置高效问题的问题上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教师在设置初中物理问题时,首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来设置,可通过情境导入、实验引入、直接提问等方式展开提问,使学生简单明了的知晓本次课程的重点,从而有针对的展开探索[1]。其次所提出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并非越难越好,难易适中的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所提出的问题需要联系实际、具备趣味性,教师提出与实际生活有关联且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不但能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究,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视频:足球被射到球门框而被反弹回来,来来回回摆动的秋千,火车进站……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待视频播放完毕后即可顺势提出问题:足球为什么会反弹?秋千以及进站的火车为什么会由运动转为停止?教师的这些问题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待会儿要讲的主要内容上,同时对于学生的探索也有所指引,促使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究。
2.2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其实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教学新形式,其类型有如实验法、讨论法、模型法、谈话法……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初中物理课堂,能够让学生快速、灵活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这种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专注,提升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在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提前对本次課程进行预习。其次,在确定探究课题后,教师需设计出科学的探究计划。最后,在探究计划开始实施时,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研究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儿开始研究这三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以及思考。
2.3 创建初中物理良好的探究氛围
良好的探究氛围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意愿,从而使探究式教学顺利进行,而有效的探究式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初中学生的探究式科学素养的目的。在创建初中物理良好的探究氛围时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教师可通过一些技巧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要尊重并相信自己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一同探讨与解决;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导等[2]。由于探究活动通常是以实验的形式进行,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积极合作,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并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言、归纳总结。其次,教师可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或有趣的实验营造良好的探究式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其中具备感染力的语言可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兴趣,很有助于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熔化与凝固》时,教师可使用具有文学美的语言描述冻雨、雨凇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冬季那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迷人景色,描述完毕后即可问学生:“你们知道凝固是一种怎样的物态变化吗?其又有何特点?”此外,教师也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3 结语
“科学探究”如今已经列入初中物理的课程目标中,科学探究教学法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更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让探究式教学真正进入课堂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高效的问题设置、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良好的探究式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对物理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希.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J].学周刊,2017(19):32-33.
[2] 程芬.浅谈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和实施[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714-716.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设计 探索式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培养其物理思维素养是课程改革后所强调的重点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物理的奥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物理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锻炼自身的思维素养。故而教师应该尽快掌握探索式教学法,从而将探索式教学真正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上。本文论述几点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1 初中物理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设置、教学设计不合理,探究氛围差是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逐步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问题设置或教学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探究式教学因此很难展开。而以上两个问题不仅导致探究氛围差,课堂秩序紊乱,学生探究效果差等问题,同时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更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探究式教学法真正走入课堂,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素养。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2.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置
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源泉,教师有针对性的设置高效的物理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活跃很有帮助,其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会让学生因为自行思考与分析而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因此教师在设置高效问题的问题上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教师在设置初中物理问题时,首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来设置,可通过情境导入、实验引入、直接提问等方式展开提问,使学生简单明了的知晓本次课程的重点,从而有针对的展开探索[1]。其次所提出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并非越难越好,难易适中的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所提出的问题需要联系实际、具备趣味性,教师提出与实际生活有关联且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不但能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究,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视频:足球被射到球门框而被反弹回来,来来回回摆动的秋千,火车进站……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待视频播放完毕后即可顺势提出问题:足球为什么会反弹?秋千以及进站的火车为什么会由运动转为停止?教师的这些问题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待会儿要讲的主要内容上,同时对于学生的探索也有所指引,促使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究。
2.2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其实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教学新形式,其类型有如实验法、讨论法、模型法、谈话法……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初中物理课堂,能够让学生快速、灵活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这种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专注,提升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在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提前对本次課程进行预习。其次,在确定探究课题后,教师需设计出科学的探究计划。最后,在探究计划开始实施时,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研究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儿开始研究这三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以及思考。
2.3 创建初中物理良好的探究氛围
良好的探究氛围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意愿,从而使探究式教学顺利进行,而有效的探究式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初中学生的探究式科学素养的目的。在创建初中物理良好的探究氛围时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教师可通过一些技巧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要尊重并相信自己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一同探讨与解决;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导等[2]。由于探究活动通常是以实验的形式进行,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积极合作,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并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言、归纳总结。其次,教师可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或有趣的实验营造良好的探究式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其中具备感染力的语言可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兴趣,很有助于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熔化与凝固》时,教师可使用具有文学美的语言描述冻雨、雨凇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冬季那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迷人景色,描述完毕后即可问学生:“你们知道凝固是一种怎样的物态变化吗?其又有何特点?”此外,教师也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3 结语
“科学探究”如今已经列入初中物理的课程目标中,科学探究教学法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更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让探究式教学真正进入课堂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高效的问题设置、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良好的探究式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对物理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希.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J].学周刊,2017(19):32-33.
[2] 程芬.浅谈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和实施[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71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