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潜艇:中情局史上最大偷窃目标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中情局联手民间大亨实施的“亚速尔群岛人计划”,号称冷战期间构思最复杂、代价最高且保密最严的间谍行动;徒勞无功的结局,更令当事者对此讳莫如深。
  这个虎头蛇尾的谍战故事始于1968年3月。当时,苏联海军一艘携带核导弹和70名船员的“高尔夫”级潜艇在例行巡逻中发生爆炸,沉入夏威夷西北1900海里的太平洋底。得悉噩耗的苏联人悄悄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搜索,空手而归。
  老对手的异动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同年8月,沉没潜艇的具体坐标被美方测定。在美国情报部门看来,这堆深海之中的废铁无异于一座“金山”;如能将潜艇秘密打捞出水,不仅有助于了解苏联核弹头的设计,还可获取加密设备,从而破译苏方的军用密码。
  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关系丛书《国家安全政策:1973至1976》,援引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时期的机密文件,披露了中央情报局旨在“窃取”该潜艇的详细计划。
  亿万富翁帮忙打掩护
  根据坊间流传的说法,“亚速尔群岛人计划”是在1974年粉墨登场的。但实际上,确认打捞沉没潜艇有利可图后不久,一个美方工程师团队就设计出了一艘188米长、3.6万吨重的特种船,并委托亿万富翁霍华德·休斯旗下的苏马公司(Summa Corporation)负责施工。为了驱散外界对这艘古怪大船真实用途的猜疑,中情局特意构思了一个剧本:“休斯格洛马尔探险者(HGE)”号是为休斯的私人企业建造的,专门负责从海底开采锰矿石。
  “想出这么个主意,是因为深海开采……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当有利可图,而且少有人致力于相关硬件的开发,也没有可以衡量信誉的尺度……休斯先生是公认的创业型企业家,手头有各式各样的买卖;他不差钱,往往行事诡异,而且人有点怪,媒体对其经营范围的猜测常常张冠李戴。”1974年,亨利·基辛格在一份国务卿备忘录中写道。
  他的判断基本靠谱。许多媒体不知不觉中为美国情报部门打了掩护。如《经济学人》称,“开采深海资源的竞赛已经展开”;《新科学家》则分析说,该船的开采能力为每天5000吨。
  倒是在美国政府内部,这一耗资8亿美元的计划面临质疑:苏联潜艇已经沉没6年了,花这么多钱把它捞起来值得吗?一个特别委员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虽然潜艇上的导弹因射程太短而不被视为重要威胁,它们仍然可以就苏联不断进步的海基核力量提供某种参考;何况,艇上的加密设备“就对抗苏联的海军力量而言,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中情局反对取消该计划的另一个理由是,政府不能给私人承包商留下反复无常的印象。
  另一份备忘录提到,“有关处理目标船员遗体的规定,应按照《1949年日内瓦公约》执行。处置时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让其安眠于海底。”此外,死者的任何个人物品均应保存好并设法归还其家属,以此安抚苏联方面——如果他们察觉潜艇被偷走的话。
  “经过6年努力,‘亚速尔群岛人计划’准备尝试从16500英尺(5029米)深的太平洋打捞这艘苏联潜艇。打捞船将于6月15日离开西海岸,6月29日到达目标地点。整个行动将历时21~42天。成功率不低于40%。”如基辛格笔记所记载,行动方案顺利获批。
  不过,之后的事实表明,他对“亚速尔群岛人计划”执行难度的估计太乐观了。
  绝密计划被蟊贼搞砸
  1974年盛夏,“休斯格洛马尔探险者”号大摇大摆地开到潜艇上方的海域,开始作业。第一次打捞行动仅取得部分成功,部分潜艇残骸已经出水,但在实施拖拽的最后阶段再次沉入海底。更糟的是,尼克松此时已遭弹劾下台,官员们无法确定该计划还能保密多久。
  向接任总统的福特汇报时,基辛格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多人都能听取有关秘密行动的汇报,内情早晚得泄漏。为了自保,他们昨日一整天都在忙于处理有关‘亚速尔群岛人计划’的记录。这是一次令人沮丧的会议……我们也许应该设立一个联合委员会。”“看来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它必须是个严密的、而非大而全的团体。”福特回应。
  事实上,这次远离美国本土的行动并未逃过媒体的法眼。《纽约时报》记者西摩·赫什已写好了有关打捞行动的稿件,只是在中情局软硬兼施下迟迟未能发表。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最终捅破窗户纸的并非媒体,而是中情局自身的疏忽。
  1974年晚些时候,苏马公司遭窃,4大箱文件去向不明,其中竟然包含一份有关“亚速尔群岛人计划”真面目的备忘录。不久之后,有人与洛杉矶警方联系,索取50万美元赎金。为了搞清楚盗贼是否握有关键材料,中情局不得不向联邦调查局透露了相关情况。
  第二次打捞任务启动前不久,《洛杉矶时报》终于按捺不住,刊文称,“执法人员间流传的消息”显示,霍华德·休斯“已就打捞沉没的苏联潜艇一事与中情局签署了合同……调查人员推断,打捞行动已开始,或至少可能由苏马公司拥有的海洋开采船实施。”各路报刊遂一发而不可收,《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把相关新闻放到了头版。
  苏联人也有难言之隐
  试图偷走潜艇的密谋就这样曝了光。让白宫长出一口气的是,莫斯科对此反应平淡,1960年美国U-2侦察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后的那种狂怒并未出现。
  中情局在1975年4月呈交的报告分析称,苏联不对这种赤裸裸的间谍行为予以公开回应,应当是基于以下几重考量:不承认损失了潜艇,可以避免国内外的尴尬;美国在定位和回收潜艇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开口谴责等于是变相承认自身的无能;苏联情报机构也希望借助沉默掩饰懊恼——无法及时发现所谓深海采矿项目的实质,同样属于失职。
  中情局认为,苏联人没有进一步宣传此事,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然而,解密文件又警告:“看上去毫无疑问,对方将竭力阻挠或破坏第二次(打捞)任务。”这让人们头顶冒出不少问号:如果进行第二次打捞,苏联会做出怎样的回应?白宫尚未承认与“休斯格洛马尔探险者”号有干系,苏联海军会利用这一点,对名义上是民用船的后者大动干戈吗?
  这些问题原本都没有定论。但情报分析员总是倾向于料敌从严。1975年6月16日,基辛格再度向福特寄去密信,承认相关计划已无法继续进行了。
  “现在很清楚,苏联不想让我们优哉游哉地进行第二次打捞。一艘苏联远洋拖船自3月28日起一直在现场附近转悠,种种迹象表明,苏联人在事发海域保持监视态势。我们的回收系统很容易被破坏。当然,最危险的可能性,就是我们与苏联军舰发生直接对抗。”
  “亚速尔群岛人计划”只得半途而废。搜寻和打捞一共花掉8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多亿美元。多少令人欣慰的是,“休斯格洛马尔探险者”号此后弄假成真,成了一艘称职的海底钻探船,直至2010年退役,其实际表现大大超出中情局当初在“剧本”中的设想。
  (摘自《青年参考》)
  2014年6月4日王世全
其他文献
一个清闲的午后。一个人端坐案前,久久凝神,却是烦乱无章。人总是越长大越孤单,孤单的是手机里的电话号码越来越多,每天接的电话却是越来越少;孤单的是QQ好友已达到会员上限,但可以发话的却是寥寥无几。  当你突然看到一片曾经反复在梦里出现的花海,潋滟葳蕤,五彩斑斓,你兴奋地翩翩起舞,欢呼雀跃。情不自禁中拍下了很多照片留念,过后才发现,这份欢愉竟不知要与何人分享。那一瞬间你突然明白,一路走到现在,所有与自
期刊
捧一捧清凉,握于掌心,看水珠从指间滑落,丝丝的微凉沁入心扉。季节的变更,岁月的替换,山涧的那汪清泉,脱俗出尘的美丽。浅浅阳光的午后,靠在藤椅上,听着优美的旋律,年轻的岁月已在春花秋月中老去。于是,在红尘深处里,静语流年,凝眸时光。  现世安好,如果把时光细细珍藏,愿岁月的印痕里留下我们欢笑的足迹;如果把时光细细珍藏,许你一世安然,愿你无恙;如果把时光细细珍藏,写满青春不散的纸笺永不泛黄。我把时光,
期刊
那个秋天,我身心俱疲。一种无法言说的疲惫如影相随,像永远在路上的挑夫,累了,就把生活的扁担从左肩换到右肩,再从右肩换到左肩,如此反复,永无止境,像西西弗斯和他巨大的石块。  感情的罐子已经开始漏水。每夜醒来,望着身边空空的床,忧伤便会如涨潮的海水淹没我。没有日光灯的照耀,我的黑暗连同对未来的忧虑一起来临。但我并未就此沉沦,我知道,每天早上,我依然会有一个如蛋黄般令人垂涎欲滴的太阳可以期待。  一些
期刊
如果来到博物馆,我们总能发现有这么一群人,正直、热情、无私、奉献。他们让博物馆走近大众,他们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他们生动地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志愿者。  在国家博物馆四层展厅中央,一名黑色西装、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被一群观众围绕着,只见她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地述说着文物背后的故事,周围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静静地聆听着,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她,就是已经65岁,在国
期刊
施秀椰女士,福建师范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副监事长,福州第十六中学退休教师。退休之后,对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深思及对学子们教育条件的殷切关注,对祖国和香港的热爱与维护,让年逾七旬的她亦发挥着光和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期以来,教育事业皆为国家大计。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作为一位退休教师,施秀椰女士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奉献几十载,她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对青年一代予以厚望
期刊
她出生在福建山城永安一个普通的穷人家庭,从山区长大。小时候,她发现每次哥哥从山上回来,篮子里的果果都比其他伙伴的多。他问哥哥,哥哥用衣角擦擦脸上的汗水,告诉她:“我在树上摘的和其他人差不多,下树后,其他伙伴急着回家,而我会把树下草里的每一个果果捡起来,这样才会更多一些。捡起每一个小果果,拾到篮篮的才是自己的。”,哥哥说这话的时候,仰着头,一脸坚毅。她用清水洗去山果上面的泥土,放进嘴里,真脆,真甜。
期刊
如山父爱助她飞出黄土地  1985年,王二妮出生在陕西榆林市大河塔乡冯家湾村,姐弟四人自小和父母挤在一个破败的土窑洞中生活。  二妮从懂事起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她经常和姐姐一起去打猪草、放牛,尽可能地做家务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一天的劳碌过后,她最喜欢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父母和爷爷奶奶唱信天游,一曲高歌,响遏行云,悠扬入耳,荡气回肠,一天的疲劳也被这韵味十足的陕北民歌驱散了。三四岁时,她已经在不知
期刊
丈夫渐入梦乡,她站起身,望着窗外美好的月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丈夫的双腿经过不断地按摩、练习,已出现红润。白天里,听到医生说血液在丈夫的双下肢里运行的很好的时候,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千百多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终见成效。  是的,她17岁时认识了李刚——现在的丈夫,性格相投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热恋的甜蜜沉淀出厚重的爱情,彼此的信任结晶出幸福的果实。在她20岁时,两个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走进了婚姻的殿
期刊
院子里的花,败落了一半,这令我感到难过。如果说,只是因为季节,那么就复得自然,我也不必为此愧疚。数天的青藏线,是经历了暑寒参半,但临走的时候,就寻思着,待回来的时候,院子里的花怕是要枯死一半了。  其实,我说的院子,是一个不大的阳台,只是因为爱花,所以种了不少。但偏偏无法做到惜花之人,一趟远行,它们就成了被抛弃的孤儿。等我满腹归来,它们又是苟延残喘。有些时候,我一直不懂,为了一趟远方,而忽略了眼前
期刊
人到中年,常喜欢盘点一下走过的路。有的人会觉得功到名盛,风光无限;但也有人自惭卑微,眼看当年一道胸怀抱负信誓旦旦的同学朋友现在出落得风生水起,难免有点酸溜,甚至幻想有机会重走人生、重开棋局……  说起这点,我每每想起逝去的母亲。母亲只是一介家庭妇女,不但谈不上什么宏图大业,连一份有单位的工作也沾不上,穷其一生无非是照顾丈夫、养育子女。但母亲却一点儿不觉得做人抬不起头,而是整天乐呵呵的,看着丈夫安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