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师德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曾经有人对教师做过如下比喻:她是奶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她就像辛勤的蜜蜂,不惜酿出最后一滴蜜;她就像春蚕,不惜吐出最后一根丝;她就像蜡烛,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诲人不倦,忘我奉献,把真情融于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播洒到下一代的心田……这就是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完善,忽视了学生细小的举动。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小事,一不留意就过去了。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冷静地想一想,其实,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乐意接受,反之,就会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态度。的确,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便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因为教育不是演戏,假象逃脱不过学生明亮的眼睛。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变故的学生,他们容易形成扭曲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随着时代变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我们教育者只有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强化内在素养,才能点燃青少年心中奋发向上的火种。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的、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他们的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而言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人民教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它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热爱学生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一个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还要能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能做到这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言行对学生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我们作为教师,身一定要“正”,这样才能担负起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引路人”之角色。
  总之,师德建设不仅是国家对教师个体的要求和社会群体对教师个体的规约,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需要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约。需要制度保障和正义的舆论,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呵护。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具有慈母般的爱心,必须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为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校本课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课程空间和制度保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助于推
基耶斯洛夫斯基,一个运用电影语言讲述存在主义的哲人,倾情演绎了,一个薇若尼卡突然感觉到很孤独,因为另一个麓若尼卡从她的生命中消失了.无论是探求灵魂的神秘主题,还是处处
这样的绝望与希望交织使作家陷入了无尽的内心矛盾中,“冷”与“热”的碰撞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文将以《呐喊》与《彷徨》为例,讨论鲁迅小说中的冷热,并从几个不
期刊
近年来,江西省上高县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做到全面抓开放、全民兴企业、全力引外资、全心搞服务,连续六年获得“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招商一活全盘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应对策。认为加大各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力度、拓展
4月27日,国、民两党各自确定2012年“大选”候选人,马英九与蔡英文的“双英对决”之势已成。在离选举仅余9个月的时间里,国、民两党势必加紧布局,并将对最后结果产生深远影响。
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短篇小说主题深刻,其艺术造诣不仅缘于它丰富的想象力与对人性深层次的刻函,还得益于其与狄更斯的小说,特别是的多方面的互文对照.理解小说在背景、主要人物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加化疗药物的剂量尽可能克服耐药,从而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1年元月对1例NHL病人实
《废都》写的是一个乡土知识分子来到城市生活最终在城里死去的故事.以庄之蝶为代表的旧式知识分子在“废都”里精神迷乱,乞求自救.庄之蝶们赖以生存的传统乡土世界正在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