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式休假”亟需形成合力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旅游绿皮书》建议,为应对旅游拥挤,应继续推动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优化,包括增加2-6天法定假日,以期恢复“五一”黄金周,加长“春节”放假时间等。(1月8日中新网)
  社科院报告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延长春节假期,之所以得到广大网友的强烈支持,因为这跟此前的民调不谋而合的站在同一条线上。根據绿皮书建议,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带薪年休假的进一步落实,以让职工个性化的假日需求能够得到较好的释放。如果这些改善错施能够在今后得到加强,那么近几年内,部分地区的假日拥堵将有可能逐步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得不承认,建议虽好,但很多时候只是“单兵突进”,难以形成合围之势,要有效推进“中国式休假”的完善和落实,依然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自“五一”黄金周被取消那天起,对于全国假日办节假日调整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反对的焦点集中在这样零零散散的拆分长假,然后用周六日来补齐的做法是否人性化,甚至有些法律界人士还从劳动法的角度来质疑这样的放假安排是否违反劳动法。比如,2013年节日和纪念日加起来总共放假29天,但实际法定节假日只有11天,剩下的18天都是从周末“借”来的。这样算下来,不但没有多休,反而比去2012年还少了5个正常的双休日。如此“坑爹”的放假安排,能让人满意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达七成以上网友对现有假日制度安排表示不满,尤其是对于恢复“五一”七天长假的呼声越来越高,有观点认为,造成旅游景区爆满、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不是因为假期多了,而是长假少了,因此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而对于延长春节假期,也得到了高达八成网友的支持,认为中国人最注重的是春节,理当延长春节假期,最好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中国太大,回家坐车都要两天,来回耽误4天,试问能休几天。这样的“中国式休假”,又岂能契合公众的休假诉求?
  对此,有专栏评论员曾写道:亚足联把年度最佳协会奖颁给中国足协,就跟前几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将和平奖发给刚上任没两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道理——不是表彰他们做了好事,而是表彰他们没有干坏事。对于假日办,同样是这个道理,也许很多人并不指望假日办在增加假日上能有什么突破,只要不在“调休”上在折腾大家,那么每个人也许都会放个好假。
  根据美世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劳动者平均每年能享受大约10天带薪假期,是全世界带薪假期最短的国家之一。由此看来,“中国式休假”不仅没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福利,反而成了一块心病。“中国式休假”之所以受到百般吐槽,最大的症结是放假安排大都是假日办说了算,没有真正释放出民意的最大化。为何国外的带薪休假制度却已趋完善,而“中国式休假”制度却屡遭诟病,这点当引起重视和反思。
   “中国式休假”是指中国特有的一种节假日放假现象,而该制度下促使“拼假”盛行,怨声载道,折射出中国休假安排不够合理,休假制度还不够灵活。基于此,社科院报告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延长春节假期,迎合了民意诉求,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需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如此一来“中国式休假”才能更趋于完美和更具人性化。
  
  
其他文献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瞬态流量的各种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测量两个压差来测量瞬态流量的新方法。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various measurement method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流亡或放逐经历的作家,如但丁、索尔仁尼琴、托马斯·曼、昆德拉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对于常人而言,流亡与放逐更多的是不幸,但对这些杰出的作家来说,流亡与放逐却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作品。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事实上也是一个被流放者(虽然她是以移民的名义,从罗马尼亚搬到德国)。“流亡与放逐、压迫与极权”,这些,也是她创作的永恒主题。她安居柏林,但她的精神一直漂泊在流亡与放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