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债法现代化改革的基本趋向r——兼谈对我国《民法典》的几点启示

来源 :岭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纷纷进行了债法现代化的修正工作,其主要目标在于应对解法典化、 市民生活方式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改革的基本举措主要表现为,债法总则与合同法的显性区分、 违约体系由原因进路向救济进路的转变、 合同中心主义与债务不履行体系一元化.总结债法现代化改革的基本经验可知,我国 《民法典》 应回归法典中心主义的法律适用模式、 注重法典的内在逻辑与体系、 关注法典的实际运行状态、 从法典化的视角理解民法典中的债法规范.
其他文献
城市非公党建一直是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对厦门市X街道“互联网青年信仰空间”的个案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组织与功能创新,城市基层党委重新赋予了非公党建的创造力,不仅让党
数字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主体在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数字行政思维以及数字行政行为的心理活动、 观念态度、 思想理论体系等的总和.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行政文化
目前,学界从制度—权力、 路径—依赖、 定位—角色视角对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缺乏系统性透视,也缺乏学术性的个案考察.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从国
武汉远郊农村的老人组成劳工队进入现代农业的用工体系之中,在市场化的劳务环境下,劳工队作为乡土熟人社会的半劳力合作组织具有雇佣关系的自主性、 职业化、 精英队长、 低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共建、 共治、 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应然之意.广东省各级政府在十八大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县、 镇、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