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rapid sequence induction and intubation,RSII)可预防饱胃患者全麻诱导时反流误吸的发生。快速顺序注射硫贲妥钠和琥珀胆碱是经典快诱导方案,但会造成插管后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来逐步流行应用改良RSII,即在诱导插管前预先应用阿片类药、利多卡因、硫酸镁或艾司洛尔等药物以降低RSII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舒芬太尼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其作用强度是芬太尼的5~10倍,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本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沙盘游戏疗法对智力低下(MR)儿童智力改善及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MR儿童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3)。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盘游戏疗法,5次/周,持续训练3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TMS联合沙盘游戏。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智力情况[发育商(DQ)评分量表]、认知发育情况[蒙特利尔认识评估量表(MoCA)]及运动能
目的观察不同材质硬膜外导管用于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PIEB)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200例,年龄24~30岁,BMI<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S组)和普通塑料硬膜外导管组(N组),每组100例。两组均连接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泵行硬膜外分娩镇痛,PIEB参数一致。记录给药后2、4、8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单侧阻滞的发生情况及中转剖宫产的例数,记录不良事件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目的研究维生素E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S100-B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拉贝洛尔(100 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E(100 mg/次,2次/d)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收缩压、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通气模式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双肺通气开始至手术结束始终使用PCV-VG模式通气组(P组)和始终使用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通气组(V组),每组21例。P组双肺通气期间VT 8 ml/kg,单肺通气(OLV)期间VT 6 ml/kg,压力上升时间设置为0.5 s;V组双肺通气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学检查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疑似IFD的患者594例,住院期间均完成G试验及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其中104例还完成了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分析G试验、真菌学检查结果,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IFD的诊断效能。结果594例患者,确诊IFD 68例,拟诊18例,疑似95例,非IFD 413例。G试验诊断IFD(除隐球菌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2%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Alvarado评分与血液炎症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小儿阑尾炎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特异性腹痛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Alvarado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差异;分析超声联合Alvarado评分、CRP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分型的价值。结果观察组Alvarado评分、CRP分别为(7.20±1.15)分、(37.54±11.4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50±1.10
目的分析5年间细菌动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株,结合菌种类别、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数据,分析5年间北京友谊医院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变化趋势。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结果共收集22488株临床分离株,包括革兰阳性菌8406株(37.38%),革兰阴性菌14082株(62.62%),检出量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16.76%)、铜绿假单胞菌(11.41%)、肺炎克雷伯菌(10.5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胸椎旁阻滞(TPVB)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40~75岁,ASAⅠ—Ⅲ级。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RD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TPVB,R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加生理盐水3 ml,RD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加地塞米松0.1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3 ml)。记录镇痛持
缓和镇静是缓和医疗中控制痛苦症状的最后手段。缓和镇静适用于处于终末期、已接受系统性缓和医疗服务、存在顽固性症状且该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痛苦的患者。缓和镇静存在严格的适应证和决策流程。但我国尚无相关指南出台,且医护人员对其认知欠缺。本文将汇总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缓和镇静国内外发展现状、定义、分类、适应证、规范决策流程和常用策略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缓和镇静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探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水平以及创伤感染与辅助性T细胞1、2(Th1、Th2)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间在贵州航天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出现感染相关症状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68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第3天、术后第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NAP、SAA及Th1、Th2水平。对比2组患者NAP、SAA、Th1、Th2、Th1/Th2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