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患儿的各类手术方法的早中期治疗结果,为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儿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主动脉瓣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6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个月(5 d~15岁).其中18例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BAV),8例行主动脉瓣外科交界切开成形术(SAV),27例行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16例行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6例行Ross手术.随访(6.25±2.76)年,分析不同手术术后再干预情况和患儿生存状况.结果 85例患儿死亡3例(3.5%),再手术17例(20.0%).采用SAV、BAV、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Ross手术患儿5年生存率分别为87.4%、88.9%、100.0%、100.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免再手术率分别为44.4%、18.4%、100.0%、66.9%、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手术需要根据患儿瓣叶组织病变情况采取手术方式.对于严重病变患儿,首次干预推荐SAV.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手术中SAV、BAV均为姑息性手术,中远期需进一步评估以及再干预可能;Ross手术和机械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有较低的再干预率,中远期随访表明疗效确切;主动脉瓣自体心包修补术有望成为延期或替代Ross手术和瓣膜置换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