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结膜瓣转位术手术效果研究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结膜瓣转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观察组64例(90眼)采用翼状胬肉顺行切除联合下方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对照组68例(92眼)采用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组87眼(96.67%)痊愈,3眼(3.33%)复发;对照组60眼(65.22%)痊愈,32眼(34.78%)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结膜瓣转位术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由于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在一个平面上从角膜上平行剥离翼状胬肉,避免了尖刀片切除时致角膜上不平整形成散光。手术取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黑升麻提取物(莉芙敏)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绝经期症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5例手术后出现绝经症状服用莉芙敏半年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40例没有使用莉芙
目的 探讨微波双极等离子消融治疗难治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微波双极等离子消融治疗仪,对38例难治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下鼻甲和腺样体粘膜消融治疗.手术当天和术后5个月,用VAS评分法对过敏性鼻炎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四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分值变化,确定其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的VAS分值分别是(2.8±1.1)分、(3.2±0.9)分、(4.9±1.
目的 分析染色内镜对良恶性糜烂性胃粘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糜烂性胃粘膜病变患者142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所有患者均有腹胀钝痛、消化不良等典型症状,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染色内镜检查)和对照组(使用普通内镜检查)各7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内镜进行检查,于病灶处钳取粘膜4~6块送检;观察组在常规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后,使用生理盐水将胃粘膜洗净,将喷洒枪通过活检孔插入胃内,喷洒0
探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对以往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研究、总结。研究发现,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之后的女性以及腰椎小关节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