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文化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本文主要剖析了近年来新课改下文化课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7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教育;渗透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力与能力。数学的发展过程表明,许多辉煌成果的取得,往往来源于敏锐的数学直觉、惊人的想象力及追求数学美的思想。所有这些都表明:数学能力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更离不开丰富的情感因素。可见,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也是当今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人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深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针对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拙见。
  
  一、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无视情感的作用。我们注意到学校课堂为几乎满堂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少。课堂信息主要是单向交流,教师更多扮演主角的角色,而忽视了自己这一重要的角色的转变,甚至一些老师认为讲好课就行了,重视情感那是一个多余的事情。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课堂活动中情感作用表现并不明显,因此课堂虽然有一些问题行为(如心不在焉,乱图涂鸦等),但是很少发生课堂意外事故所以大多数教师缺乏课堂管理意识,认为在学校不必谈论情感管理问题。这种管理认知导致教师只顾传授教学信息,不顾学生接受水平、注意力和行为的变化,不注意提高课堂环境和课堂的人际关系,使课堂管理方式呆板,不灵活、教学氛围压抑、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2 必要的情感渗透不多。在学校教学中只是片面地灌输知识,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现象比较普遍。老师经常沉浸在自我陶醉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情感的渗透。甚至还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不重视情感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健康、良好的情感品质。
  3 不合理的课程设计直接影响情感功能的发挥。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强调学校设计的课程,重视传授学科知识,重实践,轻能力,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强调考试成绩,把它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唯一的评价标准,许多学科知识已远离学生的情感和理解,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局限在学校,脱离了社会的需求。因此部分学生甚至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与课堂活动不恰当的举动,老师沮丧,学生的情感懈怠,缺乏必要的课堂激情、热情,全班冷漠沉闷,懒惰的拖延。本人认为,课程设计应该从理性的生活、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出发,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路线,正确处理学生、知识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合理建构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结构,真正给学生提供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4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管理好课堂,不仅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和必要的智能结构外,还应该掌握科学管理技术。但在现实中许多老师只是凭借经验摸索着前进。这显然会让老师在课堂管理中走许多弯路,降低管理有效性,引起教育资源的众多浪费。一些教师面临在课堂里可能发生的意外,不知道怎么处理,不适当的处理,不适当的课程评价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升级,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行为问题。因此老师管理既需要良好的教育机制,也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技术和评价的艺术。
  
  二、新课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1 轉变教育教学理念、服务学生的生活。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升学,还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全体学生长远发展上。“一切为了成绩”的应试教育理念一直是制约数学教学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这种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一套新的、可行性强的有关学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让老师和学生从考试成绩中解脱出来。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了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共同的《普通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发现过程,变成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成为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改变原始的过于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激活数学课,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发挥对数学情感教育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 扩大数学教育资源,提高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数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应扮演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这种数学教学方法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资源更丰富,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极大地改善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开展活动、创设情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学生的道德认知是表面的、被动的,很难进入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将自己的思想道德认知转变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统一。
  
  三、结论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对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贴近新课改的标准,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才能通过情感教育更有效地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21世纪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郝文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情感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姜辉。数学教师的数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借鉴日本"小集团学习"思想而演变的"小群体学习法",由于其"小社会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而深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研究认为运用该方法可更有效地促使体育课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而语文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媒介,对于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们来讲非常重要。但是,要想使得学生们能够产生自发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首先需要教师努力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上海,本刊记者访问了他。他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的真谛。请看魏永征的专访《访穆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监管体制出现了很多缺陷,如监管不力,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应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会计监管体制.而要实现会计监管体制创新
本文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进行探讨.
【正】 报纸的差错问题,到目前还没得到满意的解决。通常,报社大多采用评报议报的方法在“事后”查找问题。但是,这缺乏对差错的定量分析,忽视出现差错的规律,因而也难以有效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
“上海50”,是上海拖拉机厂生产的名牌产品,可是在一段时期里,质量下降,许多出厂不久的拖拉机“病卧”田头。解放日报记者宋超和郑宪下田头采访,写了批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某矿帷幕注浆截流工程完成后,幕外东南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基于采掘安全需要,通过勘查,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水害风险,提出防治对策,为采掘工程设计
试点单位简介 梅州市兴宁市坭陂镇中心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地处兴宁市南部,毗邻五华县。卫生院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2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200平方米,办公用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