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利用药物疗法和包皮环切术结合的方法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合并包皮过长,探讨念珠菌性龟头炎合并包皮过长的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125例念珠菌性龟头炎伴有包皮过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采用两种疗法对照治疗。对照组(Ⅰ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Ⅱ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包皮环切术治疗,详细记录治愈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组),Ⅰ组复发率为31.66%,Ⅱ组复发率为6.15%。治疗组(Ⅱ组)与对照组(Ⅰ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采用包皮环切术加药物疗法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念珠菌性龟头炎;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伊曲康唑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69-01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健康。近年来,包皮过长合并念珠菌性龟头炎就患者较多,为此,我们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于门诊的125例患者采用两种疗法进行对照治疗,发现药物联合包皮环切术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5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具有念珠菌性龟头炎的典型临床表现,符合卫生部诊断标准,且无心肝肾等异常病史。年龄20----55岁,病程3----14天,初发着36例,复发者8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包皮过长,阴茎包皮及龟头出现弥漫性潮红、干燥、丘疹,包皮内侧及冠状沟处附有白色奶酪样斑片,伴有或不伴有刺痒。刮取包皮龟头处表面分泌物,做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镜检,革兰染色见革兰阳性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12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Ⅰ组)60例,治疗组(Ⅱ组)65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Ⅰ组):口服伊曲康唑(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2次/日,连服3天。
治疗组(Ⅱ组):口服伊曲康唑(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2次/日,连服3天后行包皮环切术。局部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术后7天拆线。
2 结果
两组治愈率均为100%,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见表1。对照组(Ⅰ组)有19例复发,复发率为31.66%,治疗组(Ⅱ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6.15%。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与Ⅰ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普遍应用,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念珠菌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寄居在人体皮肤黏膜。男性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可携带念珠菌而无症状,尤其是包皮过长或包茎者。由于包皮过长或包茎,阴茎包皮及龟头局部长期处于不清洁、温暖、潮湿的环境,为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因此包皮过长患者增加了机体对念珠菌感染的易感性。切除过长的包皮后,局部易保持清洁卫生,破坏了念珠菌生存的环境及条件,且切除了大部分易感部位,极大限度的减少了其致病机会,能够降低复发率。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念珠菌性龟头炎患者发病及复发与男性包皮过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时,同时给予包皮环切术可以减少其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0.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83.
[3]陈富祺,包皮环切术防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356-357.
目的:利用药物疗法和包皮环切术结合的方法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合并包皮过长,探讨念珠菌性龟头炎合并包皮过长的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125例念珠菌性龟头炎伴有包皮过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采用两种疗法对照治疗。对照组(Ⅰ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Ⅱ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包皮环切术治疗,详细记录治愈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组),Ⅰ组复发率为31.66%,Ⅱ组复发率为6.15%。治疗组(Ⅱ组)与对照组(Ⅰ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采用包皮环切术加药物疗法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念珠菌性龟头炎;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伊曲康唑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69-01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健康。近年来,包皮过长合并念珠菌性龟头炎就患者较多,为此,我们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于门诊的125例患者采用两种疗法进行对照治疗,发现药物联合包皮环切术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5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具有念珠菌性龟头炎的典型临床表现,符合卫生部诊断标准,且无心肝肾等异常病史。年龄20----55岁,病程3----14天,初发着36例,复发者8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包皮过长,阴茎包皮及龟头出现弥漫性潮红、干燥、丘疹,包皮内侧及冠状沟处附有白色奶酪样斑片,伴有或不伴有刺痒。刮取包皮龟头处表面分泌物,做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镜检,革兰染色见革兰阳性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12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Ⅰ组)60例,治疗组(Ⅱ组)65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Ⅰ组):口服伊曲康唑(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2次/日,连服3天。
治疗组(Ⅱ组):口服伊曲康唑(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2次/日,连服3天后行包皮环切术。局部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术后7天拆线。
2 结果
两组治愈率均为100%,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见表1。对照组(Ⅰ组)有19例复发,复发率为31.66%,治疗组(Ⅱ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6.15%。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与Ⅰ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普遍应用,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念珠菌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寄居在人体皮肤黏膜。男性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可携带念珠菌而无症状,尤其是包皮过长或包茎者。由于包皮过长或包茎,阴茎包皮及龟头局部长期处于不清洁、温暖、潮湿的环境,为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因此包皮过长患者增加了机体对念珠菌感染的易感性。切除过长的包皮后,局部易保持清洁卫生,破坏了念珠菌生存的环境及条件,且切除了大部分易感部位,极大限度的减少了其致病机会,能够降低复发率。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念珠菌性龟头炎患者发病及复发与男性包皮过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时,同时给予包皮环切术可以减少其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0.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83.
[3]陈富祺,包皮环切术防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