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癌症“左右”了你的情绪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 何教授您好,上一期我们做的关于“性格可能让你生癌”的话题在读者中得到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特别是很多癌症患者,他们在找到自己生病的“性格源头”时也表示,患上癌症后情绪一直调整不好,那这种心理变化是否会对疾病产生影响呢?
  【何教授】 当然,心理因素可决定癌症的发展情况。目前一致的认识是恶劣情绪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减弱免疫系统识别、消灭癌细胞的作用;相反,良好的心理情绪,可提高和平衡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但可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还可使已出现的肿瘤处于自限状态,最终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消灭它,这就是心理因素强大的物质作用。而疾病本身决定了病人的情绪特点,不同的癌症,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性格、心理方面的表现亦不尽相同。
  肝癌: 不少患者死于恐惧
  【本刊记者】 就是说,不同的癌症病人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是吗?那么我们就从“癌中之王——肝癌”说起吧。看看患者们通常都会存在哪些情绪,又该如何调整自己?
  【何教授】 肝病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案选择不当,有的生存时间很短。通过对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肝癌患者侥幸、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病情发展。且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个体差异,这取决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因素。40~50岁易产生侥幸(75%)、焦虑(58%)心理,50~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心理固执、猜疑,不易合作,易激动,具有自卑、失落感,部分患者出现抑郁(53.8%),部分则表现为愤怒(44.4%)。在谈癌色变的今天,肝癌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折磨,也是心理沉重负担。很多患者不能忍受痛苦,出现各种劣性情绪,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一些死于肝癌者,与其说死于疾病,不如说是被肝癌吓死的!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一旦患了肝癌,着急、悲伤、忧郁于事无补,只会加重病情。
  【本刊记者】 那么肝癌病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这些恶劣情绪呢?
  【何教授】 首先要改变认知。就像你刚刚提到的,说到肝癌人们马上想到癌中之王,必死无疑,其实如果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康复的信念,对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肝癌的确非常复杂,复发率及死亡率都比较高。但我们临床有大量的肝癌康复了5年、10年、15年以上的患友。有的当时十分麻烦,有的也复发多次,有的很年轻,来势很凶,也都通过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康复了。另外,肝癌患者要改变做事方式,肝癌患者中,属拼命三郎者亦不在少数,急躁、好胜心强,一有体力就想工作,且工作不注意劳逸结合,以致常诱使肝癌复发。其实,肝癌是最需注意保存体力、不可疲劳的。这疲劳包括体力上的,也包括精神心理上的和情绪上的,有时也涉及性生活方面的。
  此外,肝癌患者可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保持心态的乐观,情绪的稳定,人际关系的良好和社会交往的适度,这样,不但可以巩固疗效,也是临床各种治疗的继续。而家属在这中间也起到很大作用,肝癌患者接受治疗早期,常因内心恐惧,故特别注意检查指标变化,自我不能放松。其实,作为一个临床规律,肝癌患者在治疗初的一二年内,各项指标波动是必然之事。患者家属可设法巧妙转移患者对疾病及指标的注意力,且不能对患者过分迁就照顾,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静卧于床只能使患者始终把思考焦点集中在疾病的躯体感受和指标变化上。
  胃癌: “难得糊涂”是关键
  【何教授】 胃癌患者大多处世较谨慎、小心、喜欢沉思、偏于内向。且表面上十分谦和、恭让,内心却常有较大抱负;一般很少流露真实情感;做事追求完美。而一旦知道自己得了胃癌后,患者常形成许多错误认识——比如怨天尤人:认为得病都因他人之故,嘴中虽不说,但心理却老是有疙瘩;固执而有成见:自认为自己比谁都清楚、都明白。一般的劝说不一定听得进去。
  【本刊记者】 固执己见其实对于疾病的恢复来说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您说一般的劝说不一定管用,那么应该如何开导他们呢?
  【何教授】 先要促使胃癌患者振奋起来,保持对人生的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通过身边已康复的胃癌患者实例使其精神振作、逐渐消除恐惧心理。要以肯定且巧妙的口吻,明确点出他的性格及个性特点。要在充分肯定这种性格有好的一面(如认真,很少喜怒无常,和同事关系良好)的同时,还要以同样肯定的口吻指出: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胃的不堪重负,以致癌变。要劝说他“难得糊涂”,且可笑嘻嘻地说:“您是个好同志,责任心强,工作方面领导与同事都放心,就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您现在必须要改了”。这样的方式,胃癌患者乐于接受,且容易做出调整。
  此外,还要帮助胃癌病人做到知足常乐,及时宣泄情感。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这些,特别对内向、谨慎比例占多数的胃癌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食管癌: 纠治“急”与“躁”
  【何教授】 据临床观察,本病患者常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多数患者文化层次不高,生活习惯随便、家庭条件一般。因此,有人把食管癌归入典型的“贫癌”范围。二是绝大多数性格急躁、行事快而不一定讲究理性,即通常说的“毛躁”、“粗线条”。三是很大一部分患者十分固执,且喜好钻牛角尖,要用一般劝慰方法改变其行为较难。
  【本刊记者】 “毛躁”、“粗线条”的人一般心态应该比较好才对啊,这是好事吧?
  【何教授】 心态是一方面,但是急躁、毛躁的行事风格也常常会体现在吃东西、喝水上。很多食管癌患者,喜快,喜烫,常狼吞虎咽,这其实可能是他的病因,应该告诉他他得病就是因为吃的太快,不慢嚼细咽,囫囵吞枣,且太烫所致,要他改一改。而且,此时,多数患者吃得快、喝得烫往往感受到很不舒服,自然能比较好的接受建议;初起可以以炎症等借口加以搪塞。因为,让患者徒生恐惧无益于本病的治疗。而本病今天的治疗效果已大为改观。
  同时,还要努力纠正其固执及好钻牛角尖的性格,这通常比较困难。对于老年患者,一般就无此必要了,对于年轻患者则可逐步加以纠正。另外,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常比较苦闷,这时,需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会给自己找乐趣,保持心身开朗、愉悦,有些活动如下棋、聊天、看电视、集邮、养花等均能分散注意力,有利于养病,避免在家中胡思乱想。此外,要使食管癌患者真正地获得痊愈,或高质量的长期生存下去,就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而不能歧视排斥。要使患者真正解除心理上的孤独感、自卑感和绝望感,勇敢地面对自己,使他们真正能从心理上摆脱肿瘤的阴影,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本刊记者】 好的心态,是康复的关键。心态好了,你就会先胜一筹。别人的帮助,只是助你一臂之力,外因是条件,内因则起主要作用。非常感谢何教授今天给我们讲了这几种癌症的“情绪特点”,我们将在下期继续请何教授谈肺癌、宫颈癌等另外几种常见癌症的“情绪特点”,以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其他文献
“阿姨”是当今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社交称谓词语之一。现今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对该称谓词典中的释义也尚存在一些讨论,加之“阿姨”称谓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
张炜是一位注重心灵探索和文化省思的作家,他不断寻求艺术的创新和突破。本文选取他三十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通过具体的文本
苏童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在其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小说风格几经转变,曾先后被定位在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等文学阵营中。但是,不管外在文学形式
本文以建安时期文人乐府诗为研究对象,以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为切入点,细致深入地考察了此期文人乐府诗的发展与演化。建安文人乐府紧承汉乐府而来,在发展初期与音乐仍保持同步的关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搞营养的专家,他说大枣不能防治缺铁性贫血,吃干大枣对纠正或预防缺铁性贫血并无作用。他还认为,“长在人身上的病,不会因为看中医和看西医而有所不同。病是一样的病,中医西医看法不同,治法不同,这个好理解。但我要说,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不管你怎么辨证,大枣无效。”  那么,大枣到底能不能防治缺铁性贫血?  中西医术语别混了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临床上极
迄今为止,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对伪满洲国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这些研究分别从战争、军事、伪满洲铁道等一个个单独角度来研究,这些论述角度比较单一,而且缺乏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