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高危婴幼儿喘息发作期病毒病原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哮喘高危婴幼儿喘息发作期病毒病原学、过敏原分布,为喘息患儿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因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住院的135例哮喘高危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鼻咽部抽吸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Flu-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nF)、人鼻病毒(HRV)、人偏肺病毒(hMPV)、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采用ImmunoCAP技术检测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食物性变应原及总IgE浓度.结果 135例患儿中,鼻咽部抽吸物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率为49.6%,各病毒检出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RV25.2%、HBoV 9.6%、RSV 8.1%、PinF 5.9%、Flu-A 3.7%、ADV 1.5%、hMPV 0.7%.HRV在1~3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于<1岁组(P.<0.05).过敏原筛查试验阳性率为59.3%,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4%,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89%;吸入性过敏原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尘螨77%、霉菌37%、花粉26%、动物皮屑9%;食物性过敏原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73%、牛奶68%.<1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大于1~3岁组(P.<0.05);1~3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1岁组(P<0.05).病毒检出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大于病毒未检出组(P<0.05).第2次喘息患儿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及T-IgE水平均高于第1次喘息患儿(P<0.05);吸入性过敏原尘螨、霉菌在第2次喘息患儿中阳性率高于第1次喘息患儿(P<0.05).结论 早期HRV感染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与哮喘高危婴幼儿喘息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99~2000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例,均为男性,年龄12~15岁.患者1例阵发性胸痛,劳累后气短、乏力,2例有晕厥史,1例无明显症状;2例于胸骨左缘2肋间
患者,男,43岁,农民.多年乡村医生以风湿性心脏病诊治.于2000年9月5日来门诊就医.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无异常.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双期杂音,二尖瓣区闻及Ⅲ级舒张期
患者,女,46岁.因心悸,气促十余年,加重一年就诊.体查:双颊紫绀色,双肺呼吸音较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扪及.ECG示
患者,男,72岁.因胸前区疼痛不适一年余入院,心电图示V1-V3导联见Q波,临床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塞(前间壁)”,于2000年8月26日行冠状动脉+左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正常
患者,男性,45岁.发现左心室巨大肿物40余天,于2000年9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1995年4月起出现劳累性心绞痛发作,1996年8月15日前因心前区闷痛加重,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就诊于
患者,男性,29岁.自诉活动中突发胸闷,随即胸痛,一股热流延及腹部,开始腹部剧痛不能忍受3小时.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腹部外伤史.查体:BP16/11KPa,P:90次,心肺听诊无异常,200
孕妇24岁.G1P0,孕28周.来我院行胎儿超声检查,孕妇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怀孕期间无明显感染及致畸药物接触史.彩超三血管气管切面示:肺动脉、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排列顺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动态变化,分析总结其变化过程,找出不同时期的特点.资料及方法:对临床疑为DVT的患者行彩超检查,发现急性血栓50例,详细记录其部位、
患者,男性,31岁.门诊病人,主因头疼伴左侧偏身麻木20余日就诊.10年前有食豆猪肉史.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侧底节区梗塞灶.TCD检查:双半球大脑前、中、后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在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声像图及CDFI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能显示肿瘤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