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术后发热3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电子支气管镜(简称气管镜)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2006年7月-2008年7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气管镜术后发热的临床表现.结果 187例行气管镜检查患者中40例(21%)患者出现了术后发热,36例(19%)怠者来做特殊处理,体温在24h内降至正常,4例发热持续2~5d.所有患者气管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发热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比不发热患者更明显(P<0.05).结论 气管镜术后短期发热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
其他文献
【摘 要】老年病人年龄大,病情重而复杂,死亡率高,病程长且伴有多种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多学科护理知识,保障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重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理解、宽容、尊重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把爱心献给病人。  【关键词】老年病科; 护理工作; 体会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01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220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一般整体护理。结果:实施臨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临床护
期刊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75例.肝纤维化患者分S14例、S28例、S320例、S428例、G16例、G210例、G320例、G424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39例、C级8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肝穿刺活检的同时,取血清测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
例1,女,49岁.因患高血压10余年,一直服用降压药,近期感双眼轻度胀痛,视物模糊就诊.眼科检查视力1.0,眼压2.5 kPa(18.86 mm Hg),前节正常,双眼底C/D约0.5,盘缘锐利,血管呈屈膝状,A/V约1:3交叉压迹,网膜散在硬性渗出,行视野检查:双眼弧形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