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乡村教育振兴——基于城乡教育资源共生的理论考察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是推动乡村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往研究多以共享理念指导城乡教育资源流动,并围绕教育经费、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等实体资源展开路径探索。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教育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单向流动,乡村教育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欠缺自信心的乡村教育需要新的理念重构振兴之路。共生是对共享的继承与发展,共生理论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对城乡教育资源流动的研究具有较强适用性,城乡教育资源"共生"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教育内卷化、城乡教育互动不足、资源流动不稳定等问题。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城乡教育资源需要从共享走向共生,强调发展理念、内容及方式的转变与优化,以实现互惠共生。
其他文献
  为推动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运行,2015年12月2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此次新修订的标准较
会议
本研究从阐述“生态给养”的定义和理论内涵出发,尝试全方位探讨学习者对“生态给养”的感知、解读和行动.研究在东北某高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展开,共计1776名学生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细胞,家庭教育是最原始和悠久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理论学习、方法指导和资源服务的整体系统,是家校协同育人重要的组织机构和实施载体.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共同育人,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最大短板.
期刊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是外语教师认知研究的重要论题,二者之间的脱节现象值得充分关注.本研究提出教师概念是教师认知中可被加工和影响的重要认知形态.在剖析教师概念、
  煤及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由于其特殊的毒性、生物有效性及地球化学行为对周围环境构成潜在的危害.本研究对贵州织金煤矿区煤样及矸石样品硫分、灰分、各形态硫及微量元素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