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一直是以灌输为主,忽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因此很难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而所谓案例教学法则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工作中真实的课程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然后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采用让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和倡导案例教学法,并成功地进行了运用,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工商界骄子。本文就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其他同行提供借鉴。
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够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进行创新。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居多,实际应用较少。直接影响是学生虽然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如何运用会计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无从下手。案例教学法通过引用实际工作的真实情景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有了切身体会,加上老师的指导和点评,理论知识也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会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一)精心设计案例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首先要设计好案例。在案例设计组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务性
会计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案例设计。首先,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会计实务为蓝本,能够将实务资料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和认知能力的目的。然后在实务性的案例中,提供会计职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状态,体验会计职业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查询、分析、研究、解释相关信息的能力。
2、概括性
案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一知识点的了解转化为综合问题的分析和判定。《基础会计》阐述了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核算方法是具体的,而《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则具有概括性和复杂性。因此,概括性案例的选取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基础会计》和《企业财务会计》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对反映企业全貌的概括性案例进行解剖和分析。
3、生动性
《企业财务会计》中各种结算方式程序和注重事项比较枯燥,教师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逐一讲解,学生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遇到实际业务可能仍不会操作。此时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选取案例的生动活泼性以及现场模拟的充分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方便他们之后进行深入讨论。
(二)分析与讨论案例
案例设计好了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要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点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与引导学生。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学生的位置可以打乱,如采用圆桌会议,由学生自已主持。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小組观点不一致,教师可鼓励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若学生的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更正。这种教学方式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同一案例,而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结论。从而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部分。
(三)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总结。教师在总结时要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及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三、实施案例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既包括理论教学环节,也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因此,案例教学过程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单纯的理论或实践。
2、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会计专业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
案例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环节,也不能与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重复,应该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以提高会计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考核。在课堂上,既不能无所事事任学生自由讨论,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使学生不能或不愿说出自己的观点。要尽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讨论,乐于表达自己的判断和看法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总之,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中职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探索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它极大的促进了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也必将有助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够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进行创新。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居多,实际应用较少。直接影响是学生虽然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如何运用会计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无从下手。案例教学法通过引用实际工作的真实情景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有了切身体会,加上老师的指导和点评,理论知识也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会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一)精心设计案例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首先要设计好案例。在案例设计组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务性
会计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案例设计。首先,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会计实务为蓝本,能够将实务资料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和认知能力的目的。然后在实务性的案例中,提供会计职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状态,体验会计职业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查询、分析、研究、解释相关信息的能力。
2、概括性
案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一知识点的了解转化为综合问题的分析和判定。《基础会计》阐述了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核算方法是具体的,而《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则具有概括性和复杂性。因此,概括性案例的选取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基础会计》和《企业财务会计》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对反映企业全貌的概括性案例进行解剖和分析。
3、生动性
《企业财务会计》中各种结算方式程序和注重事项比较枯燥,教师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逐一讲解,学生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遇到实际业务可能仍不会操作。此时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选取案例的生动活泼性以及现场模拟的充分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方便他们之后进行深入讨论。
(二)分析与讨论案例
案例设计好了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要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点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与引导学生。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学生的位置可以打乱,如采用圆桌会议,由学生自已主持。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小組观点不一致,教师可鼓励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若学生的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更正。这种教学方式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同一案例,而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结论。从而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部分。
(三)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总结。教师在总结时要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及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三、实施案例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既包括理论教学环节,也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因此,案例教学过程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单纯的理论或实践。
2、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会计专业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
案例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环节,也不能与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重复,应该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以提高会计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在案例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考核。在课堂上,既不能无所事事任学生自由讨论,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使学生不能或不愿说出自己的观点。要尽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讨论,乐于表达自己的判断和看法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总之,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中职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探索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它极大的促进了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也必将有助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