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0d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16例ACS患者30d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30d内死亡33例,心力衰竭29例,严重心律失常47例,再梗4例,梗死后心绞痛1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ACS30d内发生死亡与年龄、合并糖尿病史、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泵功能有显著关系;与性别、梗死部位以及肌钙蛋白T升高与否也有显著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30d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0.006)、合并糖尿病(P=0.0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1年后的疗效。方法 73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支架101枚,11枚(10.9%)为直接置入,其余90枚(89.1%)在置入前给予球囊预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47例胸部不适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33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
评述了钛硅分子筛新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钛硅分子筛(TS-1)的水热合成方法、原料、模板剂、影响因素、TS-1同晶取代法合成、表征、活性中心、钛硅分子筛双氧水体系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对照组、参附治疗组及单纯复苏对照组4组各20只.取失血性休克模型的远端回肠约40 cm,用紫外分光法测定上述各组肠黏膜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用常规方法分离肠上皮细胞,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肠上皮细胞膜电位值的变化.结果 与失血性休克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地尔硫[艹卓]对快速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地尔硫[艹卓]组。胺碘酮组33例,接受负荷量150mg静注后,以0.5~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基因(hTERT)、p5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13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Hp感染、p53蛋白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CAM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ACS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E-选择素(sE-S)的浓度.结果ACS组血清sICAM-1、sVCAM-1及sE-S的浓度分别为(371.78±66.78)μgL、(644.91±16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能影响细胞凋亡水平的因素。方法73例AMI患者分别根据发病到八院的时间、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分组,检测血清细胞凋亡信号分
本文从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出发,在分析了康定斯基的两幅抽象画作品《若干个圆》以及《软和硬》的绘画风格和构图手法后,我们用processing语言设计并编程,实现了相应风格的抽
工学结合模式下,部分课程的教学是在远离校园下完成的,如何进行工学结合下的远程教学管理,必须立足于对质量监控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方式及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