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刑事涉罪:绕不开的上升趋势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裂变,民营企业犯罪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犯罪,2016年,中国企业家一个犯罪报告显示,未来三到五年,融资类的犯罪不容乐观,其他的经济犯罪、刑事犯罪也不容乐观。那么,民营企业刑事涉罪现状如何,防控路径又在哪里呢?

持续上升:绕不开的趋势


  围绕企业犯罪的情况,我们设定了一个指标体系:五个一级指标,包括案件总体数据、犯罪人信息、诉讼程序、犯罪性质和刑罚适用;19个二级指标,包括民营企业犯罪案件数量,民营企业参与的共同犯罪案件数量,企业家年龄分布情况,所涉类罪分布情况等;55个三级指标,包括重点涉罪名涉案数量,有期徒刑平均长度,罚金刑平均金额和缓刑适率等。还设定了和企业犯罪相关的关键词,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副总经理等。
  通过指标的设定,并以有代表性的东部某省为样本,我们看到,该省刑事案件的总和是254019起,其中企业管理人员涉案是9646起。这个比重好像是很小,但是你要知道,很多企业可能是境外投资,台资、港资、外资,一个企业家的背后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垮台,涉及的经济规模其实是不小的。
  分析该省四个年份的情况可以发现,2013年总的刑案是54928起,企业犯罪是2100起,比重是3.8%;2014年总的刑案是61473起,企业犯罪是2349起,比重还是3.8%;2015年总的刑案数量是67178起,企业犯罪数量是2320起,比重只有3.1%。为什么会降低呢?2013年高压反腐状态后,企业家更加隐忍了,自由的空间更小了,2015年在经济领域该省这一块就降得比较厉害。事实上,不是真正的降低,总量没有明显降低,但结构性降低,表明前期国家反腐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到了2016年以后,又有比较大的提升,该省总刑案是70000多起,企业犯罪是2857件,比率是4.1%。可见,尽管部分年度有微弱的跌弱,然而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大规模的断崖式的跌落未来不可能,持续上升是绕不开的趋势。

虚开增值税专票罪居首


  这么多的企业犯罪,他们涉及的罪名主要是哪些呢?通过爬虫软件采集数据分析,所涉及的罪名主要是这几大类。仍以该省为例,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有1717起,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有4130起,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企业涉及犯罪是617起,侵犯财产犯罪有1310起,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有2393起,贪污受贿犯罪1039起,渎职犯罪是41起。其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在所有的企业犯罪里面达到了58%,企业家涉及的罪名比较多、比较集中,这意味着什么?
  三大類的罪名涉及一两百个,就该省而言,十个罪名是企业常常触犯的。
  首先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这个罪在2013—2016年分别是417、390、344和370起,数量居首。但为什么2013、2014年总量下降呢?随着这几年监管加强,几乎所有的报账都要实报实销,以往用其他的发票名目不清,或者是商场买服装变办公用品都销声匿迹了,这就导致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的总量下降,虚开行为也在减少。
  第二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简称“非吸”),这在浙江、温州、福建等地是非常多的,背后的缘由大家都知道,没有资金链怎么做企业,没有资金投入怎么实现创业,“非吸”就当仁不让了。
  第三是受贿罪,其中还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第四是行贿罪,第五是合同诈骗罪,第六是非法经营罪,第七是挪用资金罪,第八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费,第九是走私,第十是串通投标罪。
  除此而外,其他的罪名主要涉及刑法141条的假药罪、污染环境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省集资诈骗罪排到第十七、十八位。原因是,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按照非吸来定罪的。很多案件一般刑事做法是先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因为“非吸”的量刑没有那么重;如果说数额特别特别大的,至少是十几个亿,或者几十个亿的才会考虑定集资诈骗。

企业犯罪更须重预防


  对于企业犯罪的防控,要树立一种新的理念观,这种理念观一定是以企业伦理为基础,以多元为前提,以法制为导向的新的秩序观。有了新的秩序观以后再来强调标和本的兼治。防控有四点特别重要:一个是意识宣传;二是制度防范;三是立法跟进;四是辩护提升。
  意识宣传和立法跟进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犯罪不仅仅是犯罪的现象,而是人的欲望,所有的集资诈骗的犯罪登峰造极可以到什么地步呢?我从你这里募集一万元,承诺给你4800元,另外5200元是实收,这样的利益之下谁可以抵挡得住呢?因此意识宣传、立法跟进不可或缺。对企业、尤其是新型的创新企业而言,在制度上不健全就是给自己下套。
  至于辩护提升,对刑辩律师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提出了高要求。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例,“先找人再找钱”还是“只认钱不认人”,这对非吸案的认定非常重要。你是真正的民间融资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通过这12个字就可以得出非常清晰的印象。先认人再找钱,代表我和你之间有信用关系存在,你认识我,相信我才给我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根本不认人,只认钱。再比如,你借钱时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纯粹衔接资金链或者是玩资金游戏?前者获罪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总之,我们这个年代要树立新的理念观,在防和控的问题上,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其他文献
商誉,通常被认为是能够在未来期间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一项资产,但该项资产属于购买价格与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倒挤差额,因此属于不可辨认资产。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激增,商誉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仅2013年至2016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就从1700亿元升至近1万亿元,增长5倍;至2018年6月,商誉达14546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这些行业具有轻资产特征,其主要价值难以通
期刊
商誉,这个会计科目如今越发让资本市场揪心。它既借着并购重组做大了上市公司资产,提振了市值,也因潜在的巨量商譽资产减值风险,让A股市场面临压力。对于“双刃剑”“堰塞湖”,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该如何面对?
期刊
本世纪初,中国内地的公司治理改革紧紧跟随国际上先进的发展。中国证监会在短时间内接连制订了一系列关键性政策——很多甚至远早于香港市场。2005年前后,中国银监会也开始积极发布银行的具体公司治理指引。作为企业核心,站在当前的时点观察,董事会治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面临怎样的不足与挑战呢?战略制订  尽管大多数上市的国有企业都在董事会下设有战略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制订战略的权力却受限于所在行业的规划,尤
期刊
Uber已经准备好在飞行出租车项目中增加第三座城市,但这一次将是其国际化的起点。在Elevate峰会上,Uber宣布于7月1日前向国际都市提出申请,设立uberAIR的起降基站。公司此前已经声明计划在达拉斯和洛杉矶开展飞行出租车服务。  Uber计划在2020年启动费城飞行出租车示范项目,到2023年商业化。飞行出租车,或者说垂直起降飞行器将是这一项目的核心领域。公司曾在2016年对未来进行展望的
期刊
上市公司的高溢价收购行为,可能是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关联人等实施利益输送的套路,并因此损害上市公司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业绩补偿的监管(例如可以适当延长业绩补偿期限),并应强化利益相关者资产评估机构责任以降低其与交易双方合谋的可能性。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浪潮的兴起和账面商誉的激增引发了人们对于商誉泡沫的担忧,商誉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利益输送是这一现状的重要诱因
期刊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对中国企业来说,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是对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纪念;对企业家尤其是国有企业家来说,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参加工作38年,从普通学徒到民企董事长,进而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天地科技总经理的肖宝贵认为,企业家代表着一种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家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舍得的胸怀、创新的理念和敬业的态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
期刊
中国经济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5月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指出:加快品牌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是增进全球消费者福利的多赢选择。在“金圆桌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得主、中铁工业董事长易铁军看来,我国工业制造企业不仅需要做品牌,还需要将品牌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从长远着眼,打造企业品牌资产,进行更为高效的品牌营销。 
期刊
据统计,2016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年薪的中位数分别是37.8万元、40万元,均值分别为49万元、54万;2017年年薪前三位分别是821.5万元(万科)、581万元、547万元,最低的55位介于1万至12万元(未考虑董秘任期、兼职、股权激励情况)。2016年、2017年,董秘的平均薪酬分别上涨3.5万元、3.7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金圆桌奖﹄最具创新力董秘奖得主作为优秀董秘的代表
期刊
中国股市是一个在波澜起伏中成长发展的复杂的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如同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在经济周期、产业趋势、监管政策、行情波动的洋流中航行。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是这些船上的特别角色。近年来,董秘离职潮已成为业界常态因而已没有了新闻价值,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一秘难求”,因而董秘职位长期由董事长或其他高管兼任,这也成为业界的新常态。有人将董秘的离职潮视为某个领域职业化程度提升的标志。离职原
期刊
中国治理改革的路径,是从公司治理到政府治理、社会组织治理,再到国家治理,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而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治理理念与治理理论的引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治理”被热议、普及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因为企业、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改革,首先面对的就是主要规则和治理结构的重构,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和责权利的配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