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有了个弟弟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没有叫过小森“弟弟”,但他总喜欢粘着我,喊我姐。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他拿着成绩单跑来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我,拉着我高兴地喊:“姐,我考上了!”那一刻,我觉得有个弟弟也不错。
   1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2011年那个春节。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工资并不高,年底,我省吃俭用攒了点钱,跑去省城最好的商场,给我妈买了一套护肤品和一件非常好看的大衣。后来,要出商场门的时候,我又停下来,重新跑回三楼,给爸买了一套保暖内衣。
   我已经半年没回家了,激动得连晕车都忘了。长途车一开,我就赶紧给我妈打电话,但那天妈的声音显然有些奇怪,说家里有些变化,回来后让我别大惊小怪。我想了一路,实在想不出,在发生过那件事情之后,还有什么能算得上是大事。
   回到家后,我才发现果真是一件大事。我家里多了一个人,那孩子有12岁左右,长得又黑又瘦,小心地蜷缩在沙发上。明明他是个小男生,我还是能一眼看出那女人的轮廓。他注意到我在看他,怯生生地叫了声:“姐。”
   我的火一下子冒了上来,“闭嘴!谁是你姐?”我妈赶紧过来解围,让我小点声,别吓着孩子。我恨铁不成钢地转过脸看向妈,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她真是健忘,这么快就把所有的伤痛都忘了。
   轮椅上的爸极力地想说些什么,可惜他使了半天劲,口水流满了前襟,也没说出半句囫囵话。我厌弃地转过头,一把抓起那男孩的手,他细小的胳膊瘦得像段干柴,我几乎一使劲就能将他拎起来。我使劲拽着他往门口走,他挣扎着,向屋里大喊:“妈!妈!”
   妈跑过来拦着我,“你就可怜可怜他吧,他毕竟是你爸的儿子。”妈流着眼泪说着,她完全忘了,在那些绝望的夜晚,她可怜巴巴地抱着我哭的时候,谁又来可怜过我们?
  
   2
   妈和爸也曾是恩爱的一对。
   爸年轻时家里很穷,姥姥并不同意妈和爸的婚姻,妈却鬼迷心窍地非要嫁给他。后来,爸跑长途发了家,我们住着村里唯一的一幢两层小楼,过的是天上人的日子。亲戚们都夸妈的眼光好,家里每天来串门的人不断。那个时候,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吧。
   日子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变的呢?我只记得爸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妈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我上初中那年,村里人就已经传开了,我爸在镇上买了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外地女人,孩子都怀上了。
   家里再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他们不停地吵,后来爸干脆不回家。那时,妈每天都哭,我劝她:“干脆跟他离婚算了,咱娘俩一起过。”我当时就下了决心,这辈子都不会结婚,就陪着妈。
   有个周末,我拉了妈一起去了镇上,找到了那个女人,可惜,我只是扯乱了她的头发,没能踹上她的肚子。爸始终把那个女人护在身后,还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巴掌,我至今都记得。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我们的心都疲了,死了,可能老天爷都觉得这个僵局需要有点变数了。爸在一次醉酒后,患了严重的脑出血,进了重症监护室,再出来时,他成了个废人。而那个声称爱他连名分都不要的女人,突然收拾好细软跑了,还把她的儿子扔给了我奶奶。
   我当时心里很舒坦,甚至有些开心,想着妈的这口气终于咽下去了。可妈非不领情,不顾我的反对,又把爸接回了家。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给他喂饭,教他学说话……
   我始终不理解妈,因为爸的事,也没跟她少吵。可他毕竟是我爸,看到他不能动、说不了话,时间久了,也会于心不忍。但是,这个家可以接受爸,却永远不能接受那个孩子,要不是他,我的家会变成这样吗?
  “你可想清楚了,以后这个家,有他没我,有我没他!”那天,我向妈吼完这句话,就买了返城的车票。一路上,我胸口像堵着块石头,连气都喘不匀,还吐了个一塌糊涂。
  
   3
   那个春节,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心里充满了对妈的怨念。无论我怎么想,都无法原谅妈。后来,我始终没有回过家,也没有主动给妈打过一个电话。
   妈总给我打电话,总爱说那小孩的事。说他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她每次去开家长会都被老师表扬;说他每天都帮爸恢复,现在爸都不用坐轮椅了;上次他站在小板凳上刷锅,差点让自己掉进锅里……妈总是边说边笑,似乎讲的是自己的親儿子。
   2013年春节,我回家了。那小孩远远看见我,跑过来抢着帮我拿箱子,冲屋里喊:“爸,我姐回来啦!”爸拄着拐杖,慢慢从屋里走出来,冲着我们笑,我压根没有理他。
   饭桌上,我突然对那孩子说:“明天镇上有庙会,你想不想去?”没想到我会和他搭话,他傻乎乎地笑,使劲点着头。第二天下了大雪,妈劝我们别去了。我没听,骑着电动车带着那孩子去了二十几里外的镇上。庙会上人挤人,有卖各种小吃的,我问他:“想不想吃糖葫芦?”他又笑出一口白牙:“想。”
   我让他在原地等,自己挤出了人群。没错,我就是要把他丢掉,永远别再靠近我妈,也别想靠近我这个家。然后,我迅速骑上电动车回了家。刚到家,妈就朝我身后看了看,问我:“小森呢?”我一脸平静地告诉她,他在庙会上乱跑,我找了半天没找到,以为他已经回来了。
   那个下午,我心里很舒坦,有种大仇得报的痛快。直到天快黑了,小森才跑了回来,头上冒着汗,浑身又脏又湿。妈心疼地给他换衣服,把热在锅里的饭端给他,埋怨他不该自己到处乱跑。他只是埋头扒着饭,什么也没说。
   晚上,我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发现一个红包,上面写着字:送给姐姐。里面装着妈奖励给他期末考试前三名的200元钱。我拿出这钱,心里突然有些难受,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临走前,我本来想还给他,后来想了想,还是把那个红包带走了。
  
   4
   隔年秋天,我休年假,回家住了几天。有天下了雨,妈让我去学校接小森,说他没带雨伞。我拧不过她,不情愿地去了。看到我在校门口等他,小森愣住了,盯着我看了许久。我翻了他一个白眼说:“不走就算了,等着淋雨吧!”我转身要走,他突然从后面跑过来,高兴地对我说:“谢谢姐。”我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2017年6月,小森参加了高考,成绩出人意料的低,没有什么好学校可上,他又不想去复读,就想早点参加工作。妈着急地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劝劝他。为了他,我专门请假回了趟家。
   小森站在我面前,个子已经高出我一个头了,我苦口婆心地劝他复读一年,他却说:“我已经想好了,就守在爸妈身边,给他们养老。”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有些懊悔,当初那样对他。其实在我遭受痛苦的那几年,对小森来说,又何尝不是伤害?但是小森没变,一直都是个善良的孩子。
   那天,我什么也没说,却坚持让小森回去复读了。没有其他的原因,我只是想让我弟弟走自己该走的路。
   我辞职回到家乡的镇里上班,靠家近了,照顾爸妈的很多事也开始学着慢慢分担。亲自照顾爸,我才知道了有多难,他经常把饭吃到自己的身上,说的话让人完全听不懂。我有时候很烦躁,可爸每次都对我笑。只要盯着我就笑,我就觉得这是我很多年都没有感受到的父爱了。
  我从来没有叫过小森“弟弟”,但他总喜欢粘着我,喊我姐。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他拿着成绩单跑来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我,拉着我高兴地喊:“姐,我考上了!”那一刻,我才觉得有个弟弟也不错。
   田宇轩摘自《风流一代·青春版》
其他文献
1   15岁的我比同龄人胖了很多,有许多男生当面就叫我“胖子”,他们笑嘻嘻地说:“胖子这肉墩墩的身材当球来踢倒是蛮适合的。”女生们更是集体排斥我,觉得我拉低了她们的平均相貌分。   我想通过锻炼减轻体重,但没跑上半圈操场我已经累得气喘如牛,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般湿漉漉。我控制饮食,每餐都吃很少,但上到最后一节课时,我就饿得肚子“咕咕”叫,眼冒金星,有几次都差点昏过去。不久我就停止了这些尝试,否
期刊
几年前,我被请去一个联邦监狱做演讲。   屋子里很热,坐了60个身穿橘色囚服的犯人。   我跟他们分享我在医院的病房中熬过的几个月,探讨怎样克服挑战,想方设法地探索生活的意义,但他们看起来兴致不高。   屋子里有架旧钢琴,我想了想,坐下来开始弹《奇异恩典》。“我想让你们想三件因为蹲监狱而要感激的事情。”我说。   他们都低下了头,没人吭声。终于,我听到有人清了清嗓子,说:“一件事都没有啊!
期刊
我这一生,一想起就痛苦不堪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生父,一个就是继父。   对生父,我恨他,他那么早就那么狠心地抛下我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对继父,我恨我自己,他那么辛苦地把我养大,我却没有孝敬过他一天。   那一年,我记不起也从来不愿意记起那是哪一年,只记得那一年我刚八岁,弟弟刚六岁。那一年,我悲伤的双眸从来就没装下过蓝天白云、山川河流。那一年,我不知道树什么时候发了芽,花儿什么时候开了又谢了,青涩的
期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古怪的控诉不绝于耳,奇葩程度不禁令人咂舌。有些人甚至想控告上帝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全球最奇葩的控诉:     我要起诉上帝失职   罗马尼亚杀人犯帕威尔曾企图控告上帝,称全能神未能履行他洗礼时的约定。“上帝本应保护我远离任何邪恶。”他因谋杀罪被判处服刑20年,声称上帝听到了他的祷告和付出,却没有任何回复与回报。他要求上帝把他用于祷告和购买宗教物品的钱还
期刊
朋友不怕多,有多种分类,其中两大类别是“功能上的朋友”和“心灵上的朋友”。   功能上的朋友属技术支援类,如电脑顾问、医事顾问、种植顾问、烹饪顾问、法律顾问、文字顾问……当我们在某个范畴出现问题时,便会向某类顾问请教。   功能顾问不怕多,最好能找到真正的专家,譬如医事顾问,起码是西医、中医或物理治疗师。法律顾问起码是律师。他们跟你有一定的交情,愿意免费提供意见,有时间也有耐性。交情的建立有种
期刊
准确的时间我记不得了,大概是两年前吧,妈妈的两条腿慢慢开始不听使唤,最近干脆连动都动弹不了了,病情越来越重。因为这种症状,她住了两次院,但一点不见好,现在几乎整个下半身都到了麻痹的程度。母亲本人的心情当然不用说了,就是照顾她这个病身子的家属心里也急得够呛。本来母亲的性格就很难缠,再加上身子又不灵便,自然就老爱犯神经质。正因为如此,伺候母亲的哥哥家,家庭气氛变得有点郁郁寡欢。   今年已经七十五岁
期刊
去年,一个仲秋的夜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宁波的大街上。  街道两边的树,仍然绿着,绿得固执,绿得不可一世,因为迎面而来的风,显然冷了下来,夜色沁凉如水。  白天的嘈杂和涌动的人流,正渐渐变淡,淡得清冷,淡得廖落,淡得有很多想法无处倾诉,也无处隐身。自知自己只是一过客,匆匆来又必匆匆去,全无挂碍,也就无所谓热闹,无所谓冷寂。一颗平常心,最适合应对无常的情境。  我走进一处地铁站,我得乘坐地铁回到酒店。
期刊
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吃了一顿以牛奶为主的“站立午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阵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在这种思念之痛突然发作时,一把抓起电话。因为是心血来潮,往往在电话那端有了应答时,发现自己并不知想说什么,只不过觉得母亲的声音比之信中的字更来得有声色些,更物质些(physical)并且使我和母亲远隔重洋的沟通,又多出一维空间。这天我那识途的手指再次按下妈妈的号码。对父母的电话号码的
期刊
我看着父亲因操劳过度显得瘦弱沧桑的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对父亲道着歉:爸,请原谅我,曾经那么不懂你。   一   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副业就是养两头猪,或养几只鸡。身为农民的父亲很想有个赚钱的门路,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   有一年,父亲在老家赶集时见有人卖豆腐,豆腐不贵,他便买
期刊
我是个从事定性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中我跟人们谈论爱情时,他们说的是让人心碎的事;谈论归属感时,说的是最让他们痛心的被排斥的经历;谈论人际关系时,他们说自己是如何被断绝关系的。这种感受被鉴定为耻辱感,而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滋生耻辱感的是“我不够好”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我不够苗条,不够有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职位不够高。形成这种心态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脆弱。   在六年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