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荣:旅途是一场生命体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灿荣自述: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4年到2015年之间,我选择了客人离店后、服务人员尚未清洁整理之前的客房场景,所有拍摄对象完全是各地随机选定。20多年前我在酒店客房中见到这种场景时,就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拍摄这组《空房》系列照片的想法主要在于:客房作为人在旅途中的一个临时住所,是与家相对的一个陌生的空间。它是人“在路上”的临时居停之处,是一个没有经过居住者个人亲自营造、相对标准化的陌生空间。这种空间本身产生的冷漠和疏离,是我这组作品想要表现第一个层次的主题。
  由于客房有暂居安住的功能,使居住其中的人不可避免地经历一种“归家与出走”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现代性经验的核心命题,疏离、冷漠、孤独的现代人在试图努力挣脱 “乡愁”魔咒。人们一次次出走和离开,有的人是为了找到归家之路,但更多的人则是想可以“处处为家”,想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铺设在一个个陌生的空间中,努力地让“家”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对家的寻觅和四处铺设中,人与空间、与物品的关系都产生了一种不稳定感。
  酒店客房的入住者总是在频繁更换,那些入住者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习性、偏好和需求,他们在入住客房的过程中,会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面制造出凌乱百态的景象,而这种景象在他们退房离店之后仍然遗留着。客人退房后虽然成为空房,却折射出曾经在这个空间里,人的生活痕迹。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人只是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在一个相对私密但又不稳定的空间内,人本身的多重性或隐秘性,在这里得到了自由的发挥。
  作为摄影者,我不希望以场景对人做道德评判,也不想凭借场景构想人物故事,我希望当图片引导观看者由物联想到人的时候,能马上进入到入住者的情感体验里,进而对人性有所思考。
  现代生活正像是缠绵在一起的长长的胶卷,而旅途则是一些定格在疏离感上的画面。
  摄影师陈灿荣的三部作品《空房》《驿》《地下车库》,其注脚皆是“人在旅途”。镜头下,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转向一个奇妙的世界,他的拍摄项目有的关涉寄居在旅馆中的身体,日常所依赖的熟悉感在陌生环境中消散后,内心与世界如何重新建立关系;有的则是像写小说一样来描述隐藏在凌乱百态场景后,人性本身的多重性或隐秘性。
  旅途中,回忆与期待,都成为一种简化和剪辑现实的工具。在一个陌生空间内浓缩的孤独、陌生、奇妙又让人了然于胸——生命即旅途。或许,旅途本身便是一场生命体验。
  很好奇你是如何、并以怎样的时间点进入这些空间的?
  陈灿荣:我20多岁的时候,从事过高星级酒店的管理工作,那个时候就对客人离开后的空房场景记忆深刻。客房虽然成为空房,但其凌乱的景象则折射出曾经在这空间里人的生活痕迹。当我要拍这组照片时,大多情况下我会找人提前先与酒店联系,希望保留一些客人退掉的房间,供我查看并选择拍摄。
  拍摄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陈灿荣:我只是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又跟我的工作生活感受有一定联系,值得拍摄。真的到拍摄时还是费了一些周折,主要是面对乱七八糟的客房,需要反复考虑到底拍些什么,后来才慢慢把镜头聚焦到客房的中心物体——床。在这个用来居住的房间里,最重要的非床莫属。生活中,人与床的关联度不用多说,在小说、绘画、影视作品中,人的爱欲、痛苦、死亡也与床分不开。
  你在拍摄时是否遇到过非常震惊的场景?之后你会好奇并设法了解发生了什么吗?
  陈灿荣:床或许成为空床,但床总会悄悄地藏起某个人的体温和记忆。确实是这样,有的稀奇古怪,有的看似平淡,却透着神秘。在拍摄中,我曾发现床底下留着一只崭新的密码箱,原来是客人遗忘的;也看到过留在枕边的整套假发,让人心悸。《空房》系列中,有一张床上贴着双喜,我近看原来是用红色的餐巾纸手撕而成,床上还有他们吃剩的面包,场面特别感人。而大部分是凌乱不堪的,最后是服务员把客房整理后,才恢复原样。
  一共拍摄了多少房间?花了多长时间?
  陈灿荣:将近两年时间,我随机选择了全国各地的酒店,大概拍摄了五六十个房间。作为摄影者,我不希望人们以场景对住宿者做道德评判,只是希望当照片引导观看者,由物联想到人的时候,能进入到入住者的情感体验中。
  从《驿》到《空房》,你提取了“旅途房间”作为一个切片,希望观者从这个切片中感受到什么?这两组作品是否有呼应?
  陈灿荣:《驿》拍摄于2012~2013年,在拍《驿》与《空房》之间还拍摄过一组《地下车库》,这三个系列总体上选择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稳定感和不确定性这一主题,在手法上都营造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气氛。
  《驿》系列拍的是人在旅途中所充满的种种不确定性。现代社会总是让人不停地旅行,在旅行过程中,有陌生的环境、不可预测的遭遇,孤独之下,焦虑和不安在你的内心悄然而生,并会衍生出种种情绪和想法,你会因此错过本该尽收的风景,甚至把自己迷失在旅途。
  《空房》系列拍的是家外的酒店客房,是人与陌生空间建立的某種联系,这与人对陌生世界的征服极为相似。人所依赖的熟悉感在陌生的环境中消散了,人开始不得不从那个“非我的世界”回到自己的内心。
  作品之间是有呼应的,前者是对人生自我耗散的隐喻,后者直接挑明,是个渐进过程。
  请谈谈自己是如何跨界成为摄影师的?又如何看待艺术的跨界?
  陈灿荣:我觉得跨界的艺术只会更加丰富艺术的可能性。如今,艺术的边界已被完全打破,也有美院老师在做民宿,迪奥、马爹利、耐克等商业品牌也在做艺术展览。我虽然从事企业管理,但是内心还保存着对艺术的向往,这本身对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我不能花很多时间在摄影上,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认识,或许会比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更丰富些。
  您在工作之余,如何安排创作时间与节奏?
  陈灿荣:我拍照有自己的主张与原则,必须遵从自己内心,对于所有的拍摄对象,必须有拍摄的理由,这源自对生活的感知、体验。我希望我的照片是慢慢地被人感知。我的工作不允许我花很多时间来做这个事情,摄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我会每年设定拍一个主题。
其他文献
CFast卡是一种近年来推出的高速专业存储卡,外形尺寸与CF卡相仿,但速度、可靠性更好。目前世界上最高容量的CFast卡是256MB,不过,这一纪录已经被即将上市的雷克沙512MB高速CFast卡打破。  这款雷克沙专业3500倍CFast 2.0卡拥有高达每秒445MB的写入速度和525MB的写入速度,完全满足RAW格式高速连拍和拍摄4K高速视频的要求,但价格也十分惊人,高达1599美元,約合人
期刊
最近,传统35毫米胶片有复苏趋势,继柯达传出要重新生产Kodachrome膠卷的消息后,又有两家欧洲公司宣布复产35毫米黑白胶卷。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意大利的FILM Ferrania和法国的百合(Bergger)公司。其中,意大利的FILM Ferrania公司宣布复产1960年代推出的P30黑白胶卷,感光度为ISO 80。这款阿尔法(ALPHA)限量版胶卷被形容为“拍摄照片的电影胶卷”,效果出色。
期刊
作为曾常驻埃及的摄影记者,潘超越其实从未刻意地捕捉过与埃及食物有关的瞬间。不过,他还是拍了很多能够反映埃及人饮食文化的照片,有些是来自事件报道中偶然拍摄到的画面,有些则是在拍摄图片故事的过程中作为被摄对象生活内容之一而拍。他自认为,一直以来,他对于饮食的态度比较“粗糙”,始终信奉的是“吃饱”原则,不会刻意追求美味和精致的美食,因此很少主动想到为食物拍一张照片。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他对于埃及饮食文化
期刊
在叶放看来,吃食也是风雅生活的一部分。  苏州名士叶放是苏州国画院高级画师,苏州名门之后,生于文人世家,长于苏州园林,也是一位设计园林的大师,喜爱呼朋引伴在自家园林南皮石记举办“雅集”,听曲、赏画、吃茶、闻香,精致的吃食自然也不少。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三联生活周刊》的摄影记者蔡小川和叶放的合作,给予了美食照片不同的观感体验,让前者拍摄的每道苏州点心照片,也都成为了风雅生活的呈现。  吃,事关风
期刊
2月15日,佳能出人意料地同时推出3款APS-C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包括一款无反相机EOS M6,以及两款数码单反相机EOS 800D和EOS 77D。从技术上说,这几款相机并无太大创新,只是把高档机的功能下放了一些,并针对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整了参数。  EOS M6可以说是针对索尼A6300和A6500推出的,将半年前推出的EOS M5去掉了电子取景器,体积、重量更小,价格也更便宜,从而赢得了
期刊
作为徕卡相机的精髓,M系列相机一直都是其最被重视的产品。近日,徕卡发布了M系列最新型号M10。  M10在M(Typ240)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它使用了一块全新的2400万像素全画幅CMOS感光元件,搭配新的Maestro-II图像处理器,拥有更好的宽容度和动态范围特性,并在高感表现上有一定提升。在机身厚度方面,徕卡M10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M(Typ240)的42毫米的缩减到了33.75毫米,成
期刊
提起面条,你一定会想起中国的拉面、炸酱面、刀削面、打卤面等各色面条;而说起香蕉就一定会想到非洲;提到玉米就会联想到美国;看到餐桌上有紫菜、海带、裙带菜就会想起日本……美食仿佛一辆直通车,使人们快速抵达一种文化的核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极具代表性的美食文化,因此食物通常是外界了解不同地域社会文化、生活习俗最便捷的途径。  来自美国纽约的摄影师摄影师亨利·哈格里夫斯(Henry Hargreav
期刊
近日,理光推出了今年第一款产品宾得KP数码单反相机。  这款相机的定位略低于去年11月推出的宾得K-3 II,但很多性能指标与K-3 II相同。它们都采用了2400万像素APS-C画幅CMOS感光元件、27点自动对焦系统、机身五轴防抖设计和防尘、防潮、抗冻设计,最高闪光同步速度、液晶屏尺寸和设计也相同,重量相差了不到100克。K-3 II  采用了双卡槽设计,在最高快门速度、最高连拍速度、电池续航
期刊
记忆中的味蕾是情感的闸门,敏感地牵动着人们内心最深的归属感。亦如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咸甜豆花、粽子之争,之所以大家争得如此面红耳赤,愤愤不平,大抵都是因为对家乡的食物认了真。各家各户“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一声故乡的召唤、一份记忆载体,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感与满足感。  往深说,从饮食来观察地域、社群的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学一直以来的研究落脚点之一。吃什么、不吃什么,为什么吃、为什么不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涂鸦开始闯入我的视野。我常年生活、工作在巴西,闲暇时也经常去一些巴西城市或小镇旅行,我也曾游览过很多国家,见识过不同地区的涂鸦作品,而巴西的涂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地的政治、生活及文化等紧密相连。这些涂鸦作品大多以生活为背景,许多涂鸦的背后还有故事。巴西涂鸦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成为象征巴西文化与民族性格的艺术名片。  从城市污染到街头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