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形象美对病人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护士形象的形成与护理学学科的产生和成熟、护理的职能范围、护士群体的整体素质等密切相关。护士形象的历史转变也可以说是护理学学科地位的转变历程。
  方法:一个人能够做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统一结合,才能称为美。所以,一个护理人员的心灵美更为重要,同时注重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结果:护士应该树立正确的基础伦理观,用较强的医德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做到仪表、体势语言的统一美,站立、行走、坐姿、持物、下蹲都需要规范化,让病人从护士规范的行为中,看到自己康复的希望。
  关键词:护士素质 护理学 护理工作历史现状 护理形象 护士群体 病人心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5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23-01
  护士是护理学科和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形象的形成与护理学学科的产生和成熟、护理的职能范围、护士群体的整体素质等密切相关。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国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希波克拉底创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强调在病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生活条件、周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ie,1820—1910年)被誉为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1854-1856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对伤病员进行精心的护理,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50%降到2.2%。到了19世纪,护理学进入现代阶段,20世纪60年代形成护理理论模式。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1 一般资料
  护士的素质和形象,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对于病人健康与内在心理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提高自己的素质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之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1.1 护理人员的仪表服饰美。护士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高度责任感、强烈的同情心外,还应加强仪表的修养。护士的仪表是护士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自我情感的表露,也是与病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人类交往中的第二语言系统。护士的服饰、打扮在给病人传播着护士某些信息和意念。仪表美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护士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因此更要注重仪表的修养。护士服饰整洁、大方,不只是护士个人的外部装束和卫生要求,还是内在思想、学识、意志、气质与性格的综合反应。
  護士的燕帽是护士职业的标志,是护士脱俗高雅气质的集中体现,因而,要求做到洁白无皱折,高低适中。护士工作时应着职业淡妆,但也可区别情况对待,如果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可不化妆,因青春的朝气是比任何化妆品都美的;由于工作紧张忙碌,常年倒班,这些对护士的精神面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通过淡妆来调节,可使自己显得更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护士的工作服是构成护士仪表美的重要方面,工作服应量体裁衣,熨烫平整,保持衣扣完整,无破损,无油渍,并按规定佩戴手表、胸卡,工作服内衣领不可过高、颜色反差不可过于明显,自己的衣、裤、裙不得超出工作服,工作裤的底边,着浅色袜,鞋的颜色一般是白色,应选择软底、平跟或坡跟的工作鞋。不佩带外露首饰,如:项链、耳环、耳针、手链、戒指、脚链等。护理仪表无论何时都应整整齐齐、大大方方、大方中孕育着典雅,整洁中渗透着美观,这就是把护士的职业特征与精神面貌融为一体,使患者感到护士的严谨、敬业、睿智、聪慧。
  21世纪的护士应消除“仪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须小题大做的旧观念,应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使我们的护理不再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治疗和照顾,而是能够重新整合受伤的心灵和驱体,让患者获得良好的精神感受,唤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生命与健康在真善美的旋律中得到升华。
  病人从踏入病房的第一步,首先接待病人的便是护士,护士的外表形象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如果护士接待病人时落落大方、气质高雅,对病人将是一个减轻痛苦的转移法。相反,服装不整、发行散乱、言语粗俗,就会令病人产生反感,使病人身体疾苦在心理上反应。所以说,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素雅大方,不过于奇异娇艳,也不太陈旧粗俗,使病人产生依赖,对其健康心理形成起到决定作用。
  1.2 护理人员心灵美。一个人能够做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统一结合,才能称为美。所以,一个护理人员的心灵美更为重要,心灵美主要表现为情感美、情操美、诚实美、宽容美、智慧美等方面。当护士为病人做处置时,能够耐心解释,对病人有同情心,使受痛苦折磨的病人对健康恢复充满信心。下列几方面均体现护理人员的心灵美!
  (1)护理人员情感美和情操美:护士是救死扶伤的特殊职业,要求我们一视同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以一颗善良之心关怀体贴病人,像照料自己的亲人一样协助病人料理日常生活,以深厚的爱心抚慰久病而偏执的灵魂,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
  (2)护理人员诚实美:诚实美是护理人员职业美德之一,护士所进行的常常是在无人过问、病人也不了解下进行的,要有良好的慎独修养,自觉地为病人做好每一项服务,让病人从护士的行为中产生对健康恢复的自信。
  (3)护理人员宽容美: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病人失礼、挑剔、指责等行为。面对受病折磨和精神压力大的病人,我们要以宽容的胸怀给予理解和同情,做到“有理也能让三分”。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沟通来调节、消融护患之间的矛盾,从而互相理解、信任和体谅,这对病人健康恢复尤为重要。   (4)护理人员智慧美: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整体,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一定要用心感受由于局部疾病而使病人身心受到打击的痛苦。因此,护理的范围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要使各色各样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护士的知识面要宽,兴趣要广泛、对人事地理、文学艺术、美术音乐、心理方面的知识都应予以了解和掌握,用一颗智慧的心为不同层次的病人解决身心痛苦,使之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1.3 护理人员的行为美。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好的心态就会带来好的举动。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表情和语气就是心灵的镜子,护士同情或厌恶的眼神、热情或冷淡的表情、和谐或生硬的语气都会给病人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护士应该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用较强的医德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做到仪表、体势语言的统一美,站立、行走、坐姿、持物、下蹲都需要规范化,让病人从护士规范的行为中,看到自己康复的希望。
  1.4 护理人员语言美。语言是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言为心声”,因此,护士面对患者要谈吐亲切、体现同情和关怀。护理的语言具有规范性、情感性、道德性和保密性,给痛苦的病人以安慰,给失去信心的病人以鼓励,让病人从护士语言中找到生的希望。
  1.5 护理人员技艺美。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用物放置整齐,操作姿势优美,动作敏捷、稳健规范是护理技艺美的主要表现。当然过硬的本领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护理实践。所以,要将理论和实践操做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技艺美。因此,在给病人做护理时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既省力、又不给病人造成痛苦,使护患形成完美的健康心理。
  2 結论
  塑护士形象,重护理实效。
  树立护士良好形象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仪表、举止、言语等方面的职业修养,注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和沉着稳重、有条不紊的应变能力;护士要加强业务技术练兵,娴熟地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到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况,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弘扬南丁格儿精神,时时处处给予患者人文关爱和服务,提高护士外在形象,促进病人心理健康,使护理工作更好地配合医疗卫生改革。
  3 讨论
  注重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护理工作的基础。单凭事业心焕发起来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较全面的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等知识。因此,临床护士要加强继续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了解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提高护理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小结
  南丁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还赞誉道:“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因此,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精心、关心和美丽为每一位患者铺设一条健康之路,把患者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日间护理的具体方法,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日间护理的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经对比发现,护理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40例,满意的10例,没有患者不满意,满意
期刊
摘要:产房是一个危险科室,也是一个技术性科室,工作极富有挑战性,我们面对的是即将要成为母亲的人,我们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操作技能,严密观察产程,确保新生儿顺利安全的到来和母亲的平安。  关键词:产科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7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方式。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接受干预护理。  结果: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术后对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治疗的老年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20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结果:经过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干预后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采取有效的全面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产褥期是指胎盘娩出至除乳腺外全身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此时母体生理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不注意调养或护理不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故为确保产妇安全度过产褥期,在此期间应仔细观察,细心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关键词:产妇 产褥期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本院产科病房中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采取的主要人性化护理措施和取得的护理效果。  结果:根据产科病房收集的资料,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舒适的产房环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健康指导、母乳喂养护理、加强沟通及出院护理指导等。通过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产科护理整体素质、增强了产科护理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2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住院的3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组成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析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3.57%(1/2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取胎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25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94.49%,对照组产妇总满意率81.10%。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期刊
摘要:角膜异物是常见眼科类疾病,主要发生于意外状况,异物以铁屑等金属类物质最为严重。因为金属类如铁屑等物质容易产生锈迹,损坏眼睛内部,而植物性的异物则容易发生感染。发生这类状况时应及时取出异物,同时更要关注异物取出后的护理过程,因为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致使病情恶化,导致二次感染或角膜溃疡等症状的发生。目的:本文就角膜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以简要的总结,以期在护理这类病人时做以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