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世家子”情结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所公知,陈寅恪系出名门世家。祖父陈宝箴(右铭),父陈三立(伯严)在晚清迄民初的政坛、学界享有清誉。陈宝箴出任湘抚,一开湖南近代新风;陈三立是“清末四大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的魁杰。书香世家的趋庭承教、启蒙先开,以及与当时清通练要之士的酬唱往还,给陈寅恪的印象是深刻的。胡适曾说,陈寅恪有“遗少”气,这话应该是不错的,但似乎太表面化了。与其说陈具“遗少”气,不如说他身上有着浓厚而深刻的“世家子”情结更符合实际。
  “回思寒夜话明昌,相对南冠泣数行”。这是陈寅恪哀悼比他年长13岁的王国维的诗句。王国维在晚清无甚功名,基本上是一介醇儒。为王氏博取大名的,乃是他在学问上开出新局的功力。王氏与陈寅恪在清华园“寒夜话明昌”,谈清末掌故,谈宦海浮沉,禁不住欷嘘感慨。陈寅恪曾将王国维告知他的清宫见闻转述给傅斯年,傅把它写进了自己的文章里(傅斯年著《官家民间记载之比较》)。陈宝琛、沈曾植、樊增祥、郑孝胥、缪荃荪、柯凤孙诸人是王国维熟识的前辈,亦与寅恪父、祖相交相知。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相对南冠泣数行”就是十分真切与自然了。所以,陈寅恪不只一次地对自己的弟子说,我不能研究晚清史,一研究就会倾注太多的感情。沉湎于父、祖一辈的历史,追惜家族或家族以外的已逝去的荣光。将一己学问寄托于深层的历史之思,是陈寅恪不表露于形而显露于心的“世家子”情结的一个缩影。故此,我们从陈氏不少的史著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陈寅恪考镜家族或朝代源流与个人身世,非常典型也非常精彩。在《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中,陈寅恪就直白地道明,梁启超不理解陶渊明的家世出身。何以言之?因梁氏出身寒素故也。注重出身,讲求渊源,贯彻于陈氏史著,再明显不过地表达了陈寅恪寄托遥深的史家情怀。
  因为陈寅恪自己出身名门,因此他交往与结交的大抵是名门之后。尤其明显的是陈寅恪十分看重与他父、祖辈有渊源的名门之后。曾国藩、陈宝箴系前、后辈的关系,陈宝箴能腾达显赫,与曾大有关联。曾、陈两家还有戚谊之亲。陈寅恪之母、陈三立之继妻俞夫人,是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之女曾广珊之夫俞寿丞的妹妹,俞寿丞之子俞大维的夫人是陈寅恪的胞妹。俞寿丞之弟俞恪士与曾广钧、陈三立系诗界挚友,陈寅恪与这些前辈时有往还。建国后,陈寅恪还与曾国藩裔孙曾昭歌诗唱和,颇有交往。文廷式与陈三立同举江西乡试,陈寅恪曾为文氏《云起轩诗集》赋诗,中谓“此意追思一泫然”。俞平伯系晚清大学问家俞樾的曾孙,陈与俞平伯交往密切,俞曾谓“余与寅恪倾盖相逢,忘言夙契”。陈还为俞平伯撰写《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1953年秋,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受到批判,陈即赋《无题》七律一首,诗尾写道:“回首卅年题尾在,处身夷惠泣枯鱼”。蔡锷、杨树达是陈宝箴主湘政时的时务学堂的高材生,蔡锷以护国名垂史册,陈寅恪曾任过一段时间蔡锷的秘书。在清华园时,陈与蔡锷时务学堂的老师梁启超谈起蔡,不禁感叹人世沧桑。杨树达与陈年岁相若,杨与陈同是清华同事,但杨一生敬重陈寅恪的学问。陈寅恪曾给杨树达的多部著作写序,以推奖友朋之作。瞿子玖系晚清重臣,辛亥以后做“海上寓公”,是生活优裕的“遗老”。其裔孙瞿兑之熟悉清末掌故,对历史亦很有研究。陈寅恪与瞿歌诗相酬,颇为相值。夏曾佑是晚清学术界有影响的人物,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是近代第一部章节体的通史。国学大师章太炎、梁启超沉浸佛学与夏曾佑的鼓动与指点是密切相关的。1912年陈寅恪回国曾拜访过夏曾佑这位年伯,夏给陈寅恪这位“故人之子”教以读书之法。夏曾佑之子夏元栗是留德生,二十年代曾在北京大学任理科学长,与陈独秀并名。陈寅恪有留德经历,亦长期在清华执教,与夏交往当不疏阔。康有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但从年辈上说,康还要晚于陈宝箴,与其子陈三立年相若。康、陈两家究竟关系若何,要弄清楚怕是“所南心史”了。可以寻出蛛丝马迹的是,陈寅恪在1958年(旧历戊戌年)康有为百岁生日时,写有《南海世丈百岁生日献词》。因为同年陈寅恪得知康有为之女康同璧在北京寓所设祭,故有做诗之举。但陈诗为何不投寄,恐怕也是一个无人能解之谜了。陈寅恪个人婚姻也可以看出他是十分注意家世渊源的。陈夫人唐晓莹系台湾巡抚唐景菘孙女。陈第一次到唐晓莹处所首先注意到的是挂在墙壁上的落款“南注生”的条幅。“南注生”是唐景菘的名号。同是巡抚之孙的陈寅恪在38岁拒父谋聘而与唐晓莹结婚,其中蕴涵的不仅仅是缘分与生命的期待。
  陈寅恪弟子金克木在九十年代晚期曾写《陈寅恪遗札后记》,谈到陈寅恪、唐晓莹夫妇听说金妻唐季雍(唐系著名史学家唐长孺之妹)与刘承干嘉业堂是亲戚,即与唐说长道短,很是高兴。金不明了唐晓莹家与刘氏嘉业堂有何关系,以为刘、唐两家都是前清遗老才有共同的话题。作为晚辈的金克木说“我也够不上有和他谈古话的程度”。陈寅恪“谈古话”说的都是晚清以还的伤心史,他的父、祖辈及其师友先后物故,陈本人只好将历史留存在自己心里,偶尔得一机缘,即以作诗酬唱寄托遥思。
其他文献
神话,无论怎样进行广义或狭义的界定,它本身总是在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面上夷犹飘荡,它的学术意韵及其可能性便因之而充满魅力牗它几乎可以胜任各种观点、方法的一试身手牘,所以神话学的受欢迎甚至几成“显学”,也是当然的事了。实在地说,神话研究既好做又不好做。说不好做,是因为做不好,这对于任何一门严肃的学问来讲都是如此;说好做呢,是因为不怕没的做,神话的久远与神秘使它的研究相对而言少有确解,所以有些研究尽管连自
期刊
1998年9月19日至10月3日,余赴北京访书。一日,于琉璃厂东街中国书店翻检线装旧书,偶然发现梁鸿志亲笔题诗、赠送给林思进的《大至阁诗》一册,虽已破损,封底全无,然于阅读尚无大碍,颇觉珍贵。兹对此书基本情形作一介绍,并稍述及与此书关系极为密切之诸位名流,以便于同道了解此一情况,并进行深入研究。  《大至阁诗》为诸宗元诗集,系梁鸿志在诸宗元去世之后代为刊行,一册,不分卷,版心题“爰居阁丛书”,卷首
期刊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9月版《译注国语》,其内容完全抄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由薛安勤和王连生注译的《国语译注》。拿这两本书相互对照,你会为抄袭者胆子之大,抄袭手法之拙劣感到吃惊,会为江西高校出版社这种欺天下读者无人识其骗的态度感到愤怒。近年来,抄袭之作多有所见,但像《译注国语》这样的明目张胆、毫不掩饰还不多见。  对于古籍,各出版社都有开发的权利。同一古籍被多家出版社译注,本也是很
期刊
我们说《灵魂的归宿》瑰奇迷人、罕见珍贵,那是因为作者在这本书里,以地质勘测队员那样一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求实精神,寻找到建立俄中文化之交的先辈们的辛苦足迹;以诗人般炽烈的激情和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事实,讴歌了中俄、中苏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  不消说,著名汉学家雅·比丘林远在十九世纪初用俄语撰写了汉语语法,写成《北京志》、《蒙古志》、《西藏志》,翻译了《三字经》和《四书》;被郭沫若称赞为“苏联首屈一
期刊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惊人的。总收入从1978年的1440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8350亿美元。人均收入——分别用1978年的9.56亿人和1997年的12亿人除以中国的总收入——1978年为将近150美元,相比之下1997年为680美元。这意味着平均年增长率高达7.9%  这种增长对中国各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贫困减少了。根据某种衡量标准,绝对贫困者的人数减少了2亿。中国早就有相
期刊
2000年5月6日在石家庄市举办的邮品拍卖会上,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丰富多彩的匈牙利邮票》,以20元起拍,以140元的价格易主。在前一天上海拍卖行2000春季邮品拍卖会上,第411——420号拍品,推出了10组民国旧邮刊,都以“无底价”即100元的价格起拍,引起了热烈的争逐,结果,绝大部分以高出几倍、十几倍的价格成交。具体成交价如下:  411号,《甲戌邮刊》第1、第3卷合订本等,500元;412
期刊
我们究竟赶上了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潮流?我们究竟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风尚聚了首?结了缡?我们究竟沉浸在了一种什么样的时代氛围和心理情境之中而不自知,并且感觉良好,实则茫然懵懂?  也许,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悄然地远离我们了,也许,这种东西在我们过去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远离。只是这种东西恰巧碰上了所谓现代生活其世俗化和外在化的潮流,命中注定,过去无以产生,今后更无可能产生,俨然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可真顶万句。古今多少诗人、艺人、文人、文化人,多宗此旨,力行此境,乃得或写或绘或歌或演成“万”。今之电视人张子扬得此万万。  我何能论张子扬于万一?只因我老伴从事艺教多年,“文革”后再蹒跚上岗于影、剧学院领导一席,我乃常被称或自称“师娘”。(我素喜祝英台的师娘那一句唱:“师母为你做大媒!”)  “文革”后高考恢复的头几班,多出奇才。我决不归功于“文革”措施的“上山下乡
期刊
不同的图景    我们是有限的、易犯错误的、脆弱的宇宙片断。但由于我们具有寻求意义的内在需求,所以我们或者根据有意采纳的或者根据无意预设的宇宙特征的观念——大图景——而生活。在这样做时,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总是在凭信仰生活,亦即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在其中没有确定的知识,也无法避免犯严重的错误的风险。  对我们大多数身处高科技的西方文化中的人来说,似乎已开始自明的是,科学对任何事
期刊
在新千年里,“新经济”、“网络经济”已逐渐成为普通中国人挂在口边的时髦话题。风险投资、纳斯达克、CEO、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更成为最能折射“新经济”耀眼光泽的热点词汇。然而,在这场风靡全国的网络经济热潮当中,人们更多地追求的是时尚,是“概念”,是各种情绪化的思想观念:忽而“数字化生存”,忽而“挑战微软霸权”,忽而“知本家风暴”……。盛极必衰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微软被推上被告席,最终必须面临被肢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