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国家开始实行营改增税收改革,改革范围逐渐扩大,各行各业都逐渐进行了改革。作为政府结构性减少税收的办法,在过去的时间里对我国产业、经济的提升与转型都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主要是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简单的回顾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背景的基础下,浅析营改增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对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优化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有两大难题急需解决,即住房、就业问题,而建筑企业与解决住房问题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企业的好坏是决定住房优于劣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发展是容纳下岗工人与农民工最多的地方,这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收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营改增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其中建筑企业在改革中影响尤重,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
一、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对于建筑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
营改增后税率与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两档的低税率6%、11%,规定建筑企业在应用时要选择11%。国务院出台营改增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企业的税收压力,有些企业运用得当税负有大大的减少,而有一些企业只改变了税收的计量,适得其反,使得税负不减反增。从整个行业来看营改增对于降低税负是有一定的作用。首先,营改后,企业可以把最初与当下购入的设备税额进行抵扣;其次,由于建筑企业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构成分包出去,如果缴纳营业税的话,包出多少家就要需要交多少次营业税,而在营改增的基础上此部分的费用不再计算,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负;最后,严格实行凭票抵扣的体制,如果是关联的企业都是小规模的税人,则企业得不到专用发票进行抵扣,那么营改增出台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二)对建筑企业经营的影响
建筑企业既属于生产企业也属于服务企业,涉及的经营面较广,而且建设工期也较长,项目所应用的设备与物资占据着企业资产的大部分。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购入材料与购买机器时都可以利用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进行抵扣,这就减少了很多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企业的材料与资金的周转效率,促使建筑企业公平的参加到产业竞争中来。例如: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购入大型的设备时税收都是可以进行抵扣的,大大的减少了成本的使用,促进建筑企业在技术与设备上的改造与创新。
(三)对建筑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营改增后,营业税的列报在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里将不存在,那么取代它的会是增值税的列报。具体的说,有些固定资产可以由进项税额来抵扣,那么入账金额会减小,相应的固定资产也会减少。同时,在利润表里资产损失也会有所减少,营业税的消失,它的税金与附加也会降低,这些都会使营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此外由于企業的利润增多,购买设备与原材料时可以进行税额抵扣,建筑企业将会加大对设备的投入,来扩展企业的投资规模,在资产负债表上对资产也会扩增,资产的负债比率上会有所下降。
(四)建筑企业施工材料方面的影响
建筑企业的盈利主要是在施工中取得的。而“营改增”政策中明确指出,纳税人应该按照税率3%进行营业税的缴纳。针对建筑企业来说,建筑施工环节中,包含的施工材料众多,其中有混凝土、沙石以及水泥等。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选购是,还要按照税率11%进行增值税的缴纳。即使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状况下,可进项税额也只能按照3%进行抵扣,因此,施工材料在选购时,建筑企业缴纳税率总值出现了稳定的增长,这样导致建筑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明显减少。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建筑行业目前大部分是粗放式的经营,在资质平平的企业中规模大小不一,管理的专业与素质、内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的基础上,面对营改增的改革挑战时,建筑企业需要抛弃传统的经营思想,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于实现严格审计的业务进行及时缴纳税费,对涉及税费的内部进行重新的安排与检查。
(二)树立“纳税人”意识
营改增政策的落实,离不开业务人员的执行,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决定了营改增运用的成败。营改增前建筑企业的纳税人缴纳营业税,因为税务比较简单,所以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高。营改增以后,建筑行业要缴纳增值税,影响营改增后企业的税收情况取决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意识上的转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记得作为纳税人的意识,来进行业务角色的转变,用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些业务,根据营改增减小企业的进项税负,促使企业在结构上的转变,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
在实行营改增以后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建筑企业在购进机器、原材料时可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是前提的条件是有专用的发票来进行证明,因为进行抵扣时是凭着票据来实行的。有些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以后税负不降反增,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凭发票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以前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纳税人,因此与之关联的也是小规模纳税人,所以在购货时得不到专用的发票进行抵扣,有的建筑企业在购入时,开发票与不开发票是两个价格,针对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不会太明显。因此,为了防止发生开错发票情况的产生,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发票的管理。
(四)注重税法培训工作
要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发展,就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还要注重税法知识的学习。针对建设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开展税法培训工作的主要作用,不单单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税收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管理质量,从而给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如何才能确保税法培训工作全面落实,笔者认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不但要加大“营改增”政策知识了解力度之外,还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五)利用国家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也是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将之前缴纳的营业税收逐渐转变为增值税收,在此过程中,应该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当前的税收政策進行好好学习,特别是针对税收优惠政策来说,只有在让企业合理掌握相关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落实税收筹划工作,减少企业税务压力。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营改增”政策相关规定,将原始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选购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投放力度,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进项抵扣税额,减少企业纳税负担,同时针对采购的施工材料,纳入到租赁业务中,进而保证企业资金高效应用。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还要对其价格、质量以及税负等有关内容进行探究,合理的选择供应厂家,尽可以选择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厂家、如果在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厂家进行进货,这就要让小规模纳税人开据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取得一定的税务优惠。
三、结束语
营改增的改革在全国已经全面实行,其对与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并存着,在可以减少税收的同时也能够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因此促使着建筑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核心,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减少税收的目标。并且建筑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企业依旧保持着正常的秩序去发展,用优化的对策来及时应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促使建筑企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敏霞.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16,(08):144-149.
[2]马海飞.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60.
[3]杨蘋.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J]. 财政监督,2016,(20):80-83.
[4]钱良.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315+317.
[5]陈兵华.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会研究,2014,(04):16-17+21.
[6]王慧,刘祥龙.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136+138.
作者简介:
周淑燕,北京市顺义建筑工程公司。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优化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有两大难题急需解决,即住房、就业问题,而建筑企业与解决住房问题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企业的好坏是决定住房优于劣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发展是容纳下岗工人与农民工最多的地方,这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收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营改增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其中建筑企业在改革中影响尤重,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
一、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对于建筑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
营改增后税率与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两档的低税率6%、11%,规定建筑企业在应用时要选择11%。国务院出台营改增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企业的税收压力,有些企业运用得当税负有大大的减少,而有一些企业只改变了税收的计量,适得其反,使得税负不减反增。从整个行业来看营改增对于降低税负是有一定的作用。首先,营改后,企业可以把最初与当下购入的设备税额进行抵扣;其次,由于建筑企业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构成分包出去,如果缴纳营业税的话,包出多少家就要需要交多少次营业税,而在营改增的基础上此部分的费用不再计算,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负;最后,严格实行凭票抵扣的体制,如果是关联的企业都是小规模的税人,则企业得不到专用发票进行抵扣,那么营改增出台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二)对建筑企业经营的影响
建筑企业既属于生产企业也属于服务企业,涉及的经营面较广,而且建设工期也较长,项目所应用的设备与物资占据着企业资产的大部分。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购入材料与购买机器时都可以利用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进行抵扣,这就减少了很多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企业的材料与资金的周转效率,促使建筑企业公平的参加到产业竞争中来。例如: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购入大型的设备时税收都是可以进行抵扣的,大大的减少了成本的使用,促进建筑企业在技术与设备上的改造与创新。
(三)对建筑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营改增后,营业税的列报在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里将不存在,那么取代它的会是增值税的列报。具体的说,有些固定资产可以由进项税额来抵扣,那么入账金额会减小,相应的固定资产也会减少。同时,在利润表里资产损失也会有所减少,营业税的消失,它的税金与附加也会降低,这些都会使营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此外由于企業的利润增多,购买设备与原材料时可以进行税额抵扣,建筑企业将会加大对设备的投入,来扩展企业的投资规模,在资产负债表上对资产也会扩增,资产的负债比率上会有所下降。
(四)建筑企业施工材料方面的影响
建筑企业的盈利主要是在施工中取得的。而“营改增”政策中明确指出,纳税人应该按照税率3%进行营业税的缴纳。针对建筑企业来说,建筑施工环节中,包含的施工材料众多,其中有混凝土、沙石以及水泥等。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选购是,还要按照税率11%进行增值税的缴纳。即使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状况下,可进项税额也只能按照3%进行抵扣,因此,施工材料在选购时,建筑企业缴纳税率总值出现了稳定的增长,这样导致建筑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明显减少。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建筑行业目前大部分是粗放式的经营,在资质平平的企业中规模大小不一,管理的专业与素质、内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的基础上,面对营改增的改革挑战时,建筑企业需要抛弃传统的经营思想,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于实现严格审计的业务进行及时缴纳税费,对涉及税费的内部进行重新的安排与检查。
(二)树立“纳税人”意识
营改增政策的落实,离不开业务人员的执行,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决定了营改增运用的成败。营改增前建筑企业的纳税人缴纳营业税,因为税务比较简单,所以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高。营改增以后,建筑行业要缴纳增值税,影响营改增后企业的税收情况取决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意识上的转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记得作为纳税人的意识,来进行业务角色的转变,用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些业务,根据营改增减小企业的进项税负,促使企业在结构上的转变,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
在实行营改增以后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建筑企业在购进机器、原材料时可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是前提的条件是有专用的发票来进行证明,因为进行抵扣时是凭着票据来实行的。有些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以后税负不降反增,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凭发票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以前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纳税人,因此与之关联的也是小规模纳税人,所以在购货时得不到专用的发票进行抵扣,有的建筑企业在购入时,开发票与不开发票是两个价格,针对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不会太明显。因此,为了防止发生开错发票情况的产生,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发票的管理。
(四)注重税法培训工作
要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发展,就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还要注重税法知识的学习。针对建设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开展税法培训工作的主要作用,不单单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税收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管理质量,从而给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如何才能确保税法培训工作全面落实,笔者认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不但要加大“营改增”政策知识了解力度之外,还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五)利用国家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也是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将之前缴纳的营业税收逐渐转变为增值税收,在此过程中,应该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当前的税收政策進行好好学习,特别是针对税收优惠政策来说,只有在让企业合理掌握相关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落实税收筹划工作,减少企业税务压力。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营改增”政策相关规定,将原始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选购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投放力度,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进项抵扣税额,减少企业纳税负担,同时针对采购的施工材料,纳入到租赁业务中,进而保证企业资金高效应用。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还要对其价格、质量以及税负等有关内容进行探究,合理的选择供应厂家,尽可以选择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厂家、如果在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厂家进行进货,这就要让小规模纳税人开据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取得一定的税务优惠。
三、结束语
营改增的改革在全国已经全面实行,其对与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并存着,在可以减少税收的同时也能够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因此促使着建筑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核心,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减少税收的目标。并且建筑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企业依旧保持着正常的秩序去发展,用优化的对策来及时应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促使建筑企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敏霞.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16,(08):144-149.
[2]马海飞.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60.
[3]杨蘋.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J]. 财政监督,2016,(20):80-83.
[4]钱良.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315+317.
[5]陈兵华.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会研究,2014,(04):16-17+21.
[6]王慧,刘祥龙.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136+138.
作者简介:
周淑燕,北京市顺义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