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例报告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神经皮肤综合征.结合临床所见2例,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1980年10月至1981年3月,四川省铜梁县土产经理部棉絮加工组弹花工人中发生鼻唇部皮炎,9名作业工人全部发病.我们及时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样培养真菌,经我站动物试验证实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鉴定为半裸镰刀菌引起,现报道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疱疹样皮炎(DH)并发.

患者,男,50岁.1963年冬季患银屑病.1972年开始于某医院先后用过争光霉素(共600mg).氨甲喋岭(MTX)6个疗程及亚胺154,开始均有效,但仍复发,且复发越来越频繁,变得无季节性,故近3年未再用.

患者男,25岁.自1979年春季开始,发现颈部长出少数疹子,不痛不痒,数目逐步有所增多.1979年10月16日初诊时检查:颈项后偏左侧可见针头、绿豆大小淡红色到淡棕褐色半球状或略带扁,平的丘疹或小结节20余个,分布中央成簇,边缘散在.
期刊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为一以细胞免疫缺陷为基础的少见综合征,我院曾收治一例临床特征明显,且病理有特殊改变者,现报告如下.
对50例SLE患者作了外周微循环观察,并同时作临末和实验室检查,以20例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SLE患者的甲皱、舌尖、皮损和眼底网膜都存在外周微循环障碍.SLE的外周微循环异常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即外周微循环障碍越严重.患者内脏受累情况及病情越严重;反之亦然.微血流障碍和病情活动情况一致.本文还对舌尖微循环的观察方法作了改进.
期刊
所有皮肤囊肿都是皮肤附属器上皮结构形成的,而不是表皮的囊肿.其中主要是毛囊、皮脂腺、小汗腺及大汗腺的导管,均位于真皮内.而且根据其结构与何种上皮组织学结构最为相似而命名的.皮肤囊肿的96厂为毛囊性囊肿.大、小汗腺的囊肿比较少见,而且容易诊断,例如大汗腺囊肿中囊壁上皮可见顶浆分泌,有助于诊断.

Peuta-Jeghar:综合征即黑斑息肉综合征,我院于1980年以来见到9例(男1女8).

期刊
患者女,22岁.1980年右颧见小片红斑,1982年初左颧见同样皮损,疑为红斑狼疮曾作多项检查,外用肤轻松霜,未内服住何药物.同年2月20日面部红斑扩展,双耳、头皮、颈、前胸、手及足部相继发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