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文章试图利用数字化保护技术,探索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生存现状,分析其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及价值,旨在为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及传承寻找到新途径。
  关键词: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数字化
  生活在云南省临沧市南美乡的拉祜族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早些年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和繁衍生息的岁月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在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中民族图腾图形、服饰、民居、手工艺等具有较为典型的民族传统风格,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传统视觉艺术不仅具有装饰性的视觉审美功能,同时有着礼仪教化、记史述古的文化符号功能和教育伦理等职能。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内容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深刻蕴含着南美拉祜族民族文化底蕴,也是南美拉祜族民族智慧结晶的体现。
  一、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生存现状
  近年来随着临沧市南美乡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南美拉祜族经济收入有大幅提高,然而时至今日南美拉祜族依然保存着较为神秘而原始的图腾图形、宗教、民居、手工艺等民族文化传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身份。现如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飞速变化的时期,与此相应,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急剧变迁的时期。如新时代环境下科技文化信息的渗入对其传统手工艺发展产生的影响,地方政府扶贫政策开展中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拉祜族传统民居形式产生了质的改变,等等。虽然南美拉祜族文化变迁在其文化发展史上从未中断过,但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近些年来的现代化变迁,无论就文化变迁的广度、深度而言,还是就变迁的急剧程度而言,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与此同时,在今天信息广泛传播的环境下,南美拉祜族鲜活的、草根的传统视觉艺术极少被外界人士认知,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也出现断裂、传播滞后的现象。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发展,也是振兴云南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视觉是人类与世界的重要沟通和交流方式。视觉艺术是一种集形式与内容、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为一体的独特语言,是人类自由表达、对话,诉诸视觉感知,共享信息的一种视觉传播媒介。视觉艺术作为沟通语言,其形态演进体现了文明进步的水平。同时视觉艺术的传播是人类复杂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柱。临沧市南美拉祜族“原生态”的视觉艺术,即便是粗糙的民居、笨拙的手工制品、原始的图腾图形等,在今天仍能以其直观形式作为一种无声诉说的“思想工具”,传递着南美拉祜族祖辈的某种“意图”或“思想”。
  然而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与新时代发展具有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调适的复杂互动关系。如果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现代化的模式、体制、方针和政策也适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那么,这种双向调适关系就能推动南美拉祜族在保持自身传统视觉艺术特点的同时实现其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反之,如果传统视觉艺术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环境下的现代社会的模式、体制和政策的一些部分也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那么,这种双向冲突的关系就必将阻碍南美拉祜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现代转型也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甚至于有时是充满痛苦的过程。
  因此,对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进行艺术人类学数学化层面的审视。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拉祜族服饰、建筑、手工艺品等传统视觉艺术最原始的、草根的图像及影像资料,归类整理后用数字化技术将其视觉艺术转化、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学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及运用,解决了新媒体视野下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现代化所面临的矛盾及存续前景问题,为我们逐渐被“融化”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在传承与创新研究中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新路径。
  三、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分析
  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大多数与民族习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表现在婚丧礼俗、岁时习俗等方面,传统的图腾图形、服饰、民居、手工艺等视觉艺术给人精神上寄托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操和精神。在信息科技发展高速变化的新时代环境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及传承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分析其传统视觉艺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原始、神秘和地方性的外衣下,让已经发生断裂、失传的传统视觉艺术形式在当今最前沿的数字化科学技术中保护与传承。一方面为其民族文化保护提供更加深层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丰富其民族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为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文化传承、保护及开发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使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的途径得到拓展与衍生。
  (一)学术价值
  深入了解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当下生存境遇,将地方性知识以及人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意愿杂糅在一起,在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形式、内容(意义)和功能方面,通过与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进行由内向外的拓展、传播和由外向内的吸纳、整合,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据库,为南美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信息共享、保护传承、学术研究、参观观赏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以最具代表性的南美拉祜族服饰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并系统整理出南美乡当地拉祜族老中青男女的服饰图片资料,以图片及影像真实记录其服装样式及制作工艺,建立起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服饰数据库,即实现拉祜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存档,便于学术研究者通过互联网查阅信息,实现数字文化的信息共享。此外数字化技术服饰实物原态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也将是未来复制、还原南美拉祜族传统服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唯一参考。   (二)应用价值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媒体手段,具有强大的兼容性,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虚拟现实、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数字化技术的传播影响力同时也是其他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络的传输,数字技术能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和领域。而视觉艺术以其艺术表达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的媒介技术革新,及其在开创人类交流与社会生活新方式中的贡献。不同时代的媒介总是以其具体“物”的承载,而投射入精神、情感、思想、意识。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作为其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在与其他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显示出自身的潜力。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其传统视觉艺术数据平台,并能够从多角度整合信息资源,即运用多媒体、数字存储、传输等技术,以数字媒体实现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大众传播。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使其传统视觉艺术服务于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并且有着实现的技术基础和操作可能性,必将推动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及传承进程。
  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民居建筑形式为例,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利用数据库建立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其视觉艺术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对探索民族特色乡村小镇建设具有非凡的研究意义。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参与乡村建设,不仅是用材料对村寨进行视觉化,更为重要的是把传统视觉艺术元素和乡村建设的过去、把现在与未来联结在一起。在生产、消费、经济增长的时代,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嵌入到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从凝视内容、凝视偏好、影响因素、凝视结果等方面研究创意民族特色旅游地的建设及其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力,也可为当地政府民族村落的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走向新时代。
  (三)艺术价值
  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其民族文化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以及通过它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源,对中国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有着精神的、理念的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发挥不朽的作用。纵观南美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当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民风,是研究拉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数字化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虚拟现实、影视动画等表现方法。通过数字技术,对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还原保护,不仅打破了时空界限,而且从多角度整合了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信息资源,使其视觉艺术的资料信息反映更为全面、直观、真实,观众对拉祜族视觉艺术信息的接收是多角度的、视听化、简易化的。
  与此同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的运用,利用图片和数字影像构建即将失传和消失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并通过数字化技术介入使其视觉艺术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特别是与创意产业结合,既有美学,又有秩序,并且这些美学不是虚构的,而是从当地民族文化、风土特色、日常生活转化出来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地使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传播逻辑、语言和载体自成一体,在传播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实现“视觉”自足,并在广泛的领域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四、结语
  在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参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临沧市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具有数字艺术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有现实的操作可行性,是对其民族文化的再现、还原保护以及数据信息可视化。数字化保护能够使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大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到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同时为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并促进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2]李炎.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唐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5]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冰箱里的速冻水饺被换成韩国泡面,身边傻乎乎的男朋友被亲切地唤作“OBBA”,鼻子是金喜善的,嘴巴是宋慧乔的……韩语考级热,留学韩国热,似乎哈韩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民国时期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处于这个时代的女性,也面临着传统的束缚和现代的召唤,她们如何如何抉择,是依附,还是独立?朱安和张幼仪,都遭到丈夫的冷落,都无法得到丈夫的爱
着眼推进美国的全球性利益,维系美国空军的领先地位,围绕即将面对的战略挑战和未来战争需求,美空军以大力列装和研发高技术武器装备为重点,合理分配资源,保持重点关键领域的投资和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引领更多的信息技术融合到高校校史档案管理之中.文章结合河南大学互联网环境下校史文化建设的实
本文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特征数据,考察了流入地特征对流动家庭亲子居住分离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家庭选择流向城市不仅因为对应城市的经济
摘 要: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建立在翻译工作基础上的,现阶段翻译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翻译工作的意义也非同凡响,翻译工作的作用随之凸显出来。笼统地概括翻译工作,就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字、语法规则的二次创作,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文明的宣扬。由此可见,社会环境中若没有翻译,那必然将是失败、落后的社会,翻译是帮助全世界加速文明发展的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力资源外包是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我国企业采用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在用工荒日益加剧,员工日益难管的严峻形势下,解决企业的人力资
陈渠珍号称民国湘西王,谤誉集于一身,既有人说他是剥削压迫湘西百姓的军阀土匪,也有人认为他是始终为湘西前途操劳的地方长官。在民国湘西这个当时社会矛盾极其复杂,民风骠悍、民气雄强的偏僻地区,无论是达官士绅,还是草根民众;无论是南来北往的乱世军队,还是占山为王的凶匪恶盗;无论是外来却成为主流的汉人,还是本地的却被边缘化的原住民——苗人,对于陈渠珍这个名字无不怀着敬重乃至敬畏之心。  他曾有炙手可热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