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解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高校的机械专业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更多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引言
  现阶段,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不断的深入,机械的内涵和技术不断创新。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机械专业的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握现阶段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专业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提高机械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机械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很重要途径。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锻炼实践技能,了解学科的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现阶段的机械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培养目标并不相符。首先,机械设计教学的内容过于落后,很多教师没有将教学上的知识与科技的尖端技术相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落后。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比较死板,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虽然很多院校有专门的机械设计实践课程,但是一般是在所有的专业知识进行后开展,学生不能及时的利用所学进行实践的训练,导致学习的效率低下。最后,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考虑到社会现实,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足。现代机械设计多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但是很多高校的课程内容中,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难以达到现实的需求。
  2.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但是,现阶段机械类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特别是机械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只懂理论不会设计。
  3.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均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机械专业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够彻底。很多学校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训实验室教学的比例较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欠缺。
  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策略
  为了改变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不足,首先就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入手,进行合理的改进。首先,在科目的设置上,学院应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而且在理论课程中穿插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再者,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增加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接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的发展现状,开阔视野。最后,由于机械设计的课程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相互之间联系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使教学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认识,把握课程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2.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师生有效的互动交流上来。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该是主动的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以启发性问题为基础,诱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进入有意识学习的心理状态,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3.改革教学方法,创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探究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由于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机械的运行、零件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大部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对于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或者试验,很难达到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录像或者模型等方式,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机械设计课程的效率,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静云,张国海,贾吉林,和来香,王保民,张东生,何勇.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9,09:252-253.
  [2]张日红,朱立学,韦鸿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184.
其他文献
组织学生以小组建设的形势开展合作学习,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开展学术研究能力和深度,促进学生素质综合提升和全面发展,培养适
[教材分析] 《劳动最光荣》是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试用音乐课本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插曲,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丈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音乐作品
观察肾病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服用肾病汤,4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儿童绘本作为大众文化中的重要表征之一,行使着“美育”价值的文化使命.所谓“艺术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涵养着儿童的审美情趣,让枯燥的生活充满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利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理解问题的本质,不要拘泥于教条,否则就会出現错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建设学术性的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风、校风,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分析高校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出发探索影响高校学术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永远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探索与追逐中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其高效化课堂建构是一个永恒的追求,每位教师都在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
目的:分析在头位难产分娩中应用产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1例在我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1),为对照组产妇提供产程关注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利用图书资料的文化教育机构,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广大青少年进行德智美劳教育的“第二课堂”.面对当今科技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脑、电视等无时不在传播、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