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意不同处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意不同处”是印诚大师王培生先生从几十年修晤太极拳的学问中提炼出来的一句心得要诀,可说是毕生心血之结晶。
  何谓神意不同?此神即眼神,此意即意念活动。也就是说,在太极盘拳走架之中,眼神与意念不能集中在身体同一部位上。运动中,眼神与意念在身体的同一部位相遇会合,必须瞬间即离。这种神与意的分离要贯穿运动的始终。
  在太极拳中,搂膝拗步一式对“神意不同处”表现得最为清晰。如右掌前按時,左手搂膝后,左腿成弓步,重心完全移到左腿,此时眼神注视身前的右手食指,而意念则集中在左胯旁的左手,想左手掌心朝下,中指找尺骨头,有向后扒之意。但左右转换时,身体重心还在左腿,意念在左手,左手上提到左耳旁,右腿向前迈出一步,眼神则慢慢离开右手食指,抬头看正前方。当左掌前按时,右手搂膝,右腿成弓步,重心完全移到右腿时,眼神注视在身前的左手食指,而意念则集中在右手,右手在右胯旁手心朝下,想中指找尺骨头,有向后扒之意。此式中,眼神与意念分离十分清楚,好懂也好记。
  上述的“神意不同处”,是由太极拳的阴阳哲理决定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各个部位随着身体重心的变化而呈虚实之态势,则有阴阳之区别。虚者为动为阳,实者为静为阴。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是说当身体的重心落在左腿时,左手就为虚为动为阳,右手就为实为静为阴;“当身体重心落在右腿时,右手为虚为阳,而左手就为实为静为阴。这是一对阴阳。另一对阴阳是人的神与意,眼神为阳,意念为阴。这两对阴阳在运动中与身体的某些部位相交结合,属于阳的眼神,必然要与运动中为实为静为阴的部位相合;而属阴的意念也必然要和运动中为虚为动为阳的部位相合。运动中,人体各部位随重心变化的虚实动静,不停地转换,眼神和意念活动也随之不停地转换位置。如果每一动作的技击或健身意义不同,它与下一动作的衔接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运动中的眼神与意念活动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野马分鬃的右肩打靠,意念在右肩头,而回头180度,就要眼看身后之左手食指。在王培生老师编的《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一书中,对太极拳的每一动作的眼神和意念活动作了详细说明。我们练拳时要细心体察,默识揣摩,而逐步达到熟练自如。
  掌握并运用“神意不同处”这个要诀,对于学好太极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纠正偏差,提高太极拳修炼的效果。有些人练拳后出现头晕脑胀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练拳时意念太重,而又违反了“神意不同处”的运动规律,产生了偏差。很多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打拳时故意把眼神与意念同时集中到一个食指头上,这时全身气血就会上涌到头顶,引起血压升高,产生头晕等反应。掌握了“神意不同处”的要诀,就能避免偏差,使太极拳的修炼效果更好。
  二、分清虚实,辨别阴阳,加强对太极拳用意的修炼。太极拳是心意功夫。正如拳经所说,“运用在心”,“维以意行”,“先在心,后在身”。打太极拳要求人体的每一部位,无论微小动作或整体运动都要通过思维有意义地进行,并且要有明确的感觉。初学者练拳往往是顾此失彼,动作极不协调,对于“全凭心意用功夫”这句话往往如人云海,感到无所适从。而从神意不同处人手修炼,从这方面对初学者进行严格训练,使眼部的运动与意念活动逐步达到统一,则是解决“用意”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是认清重心的变化,由重心所在,确定两手的阴与阳,再明确动与静,而后决定眼神与意念的运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步做到动作的准确协调。训练“神意不同处”的过程就是练“意”的过程。随着过程的不断深入,练习者对于“运用在心”的认识也就会不断地加深。这样训练效果很好,长期坚持太极拳修炼,一定要严格虚实分清,阴阳分明,通过眼神与意念的交错转换锻炼,使大脑神经有序运动,可增强脑的敏感性,从而达到健体强身的作用。
  三、运用“神意不同处”的运动规律,保证身体平衡,发挥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大家知道,太极拳盘架子是练知己功夫。所谓知己功夫,讲通俗点就是如何把握自己的重心。究竟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不失去重心呢?很多拳师费尽口舌都难于讲清这个问题,而王老师只用“神意不同处”这五个字指点迷津,学子们便顿开茅塞。比如翅脚(左右分脚),初学者大多站不稳,可一用神意不同处的要诀点拨,一下子就站稳了。如右分脚时,双肘下沉提起右膝,两手分开,这时重心完全在左脚,左手为虚为阳,右手为实为静为阴,眼看右手指的方向,意念在左手,左手大拇指朝天,想其余四指向后一指,右脚自然踢出(不必要求踢多高,气贯右脚趾即是),这样来做翅脚站得很稳。在技击中这样用翅脚,或踢胸或点肋,眼看右手所指之处,就是右脚踢中之处,不会因攻击而失重。再如搬拦捶,以右拳打击对方。当搬拦两动完成之后,身体成右坐步,左掌提于前方,右掌变拳落在右胯上。右拳前伸,伸到左掌右侧,同时左脚逐步放平,左膝前移呈弓步。右臂伸直右掌食指中节对鼻尖。这时重心完全移到左腿,左掌为虚为动,意念集中在左掌,右拳为实为静,眼神经右拳上面远看正前方。技击中,这样以拳打对方,全身一动无不动形成了一个整劲,右拳击中对方是一个寸劲,自己的重心是很稳定的。
  王培生老师仅用五个字“神意不同处”就深刻揭示了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活动之规律,拳理深邃而简明易懂,真可谓至妙之论。在古代太极拳论中尚无此提法,近现代的太极拳著作中也没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可以说“神意不同处”之要诀,是王培生老师对太极拳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应该把它作为太极拳的一个基本训练。有缘得到王老师的口传心授,此乃吾辈芸芸学子之大幸。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根据我国文学发展的阶段论述了不同阶段下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与发展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
2017年春天,《航拍中国》火了!江河湖海,森林沙漠,山的脊背,海的瞳孔,这些震撼又新鲜的画面,使得它在豆瓣评分高达9.4,被网友称为堪比BBC的大作。它还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巨型屏幕上连续播放。无数海外游子含泪感叹:真的美哭了!与此同时,总导演余乐也引起人们关注,他是如何“烹饪”出这部“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的纪录片的?拍摄期间又有着怎样的艰险经历和新奇发现?  “航拍中国”,做
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埋没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析过程中,运用“三读”解析法(一
西方国家的儿童安全座椅普及比较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相关标准及法规,要求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比如,欧洲
介绍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认为发展性照顾可使早产儿体质质量增长明显、生存能力增强、并发症减少,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且缩短住院时间.
<正>2007年11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
介绍在Word 2007环境中利用窗口拆分、搜索、排序和宏编程功能核对文中参考文献一致性、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用符号和检出重复文献的方法,以提高编辑编修稿件中参考文献的
摘 要:本文论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七星社”网络安全课外科技社团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卓越计划;科技社团;创新能力  创建课外科技社团,实施“卓越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
摘要:为了客观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质特征,本次研究对2005年采集到的若干民族的女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民族女大学生体质水平的现状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维族、回族、满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女大学生的体质较好;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和土家族女大学生的体质较差。同时,被选10个民族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体前屈和台阶测验指标数据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