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卫生事业管理学”是新疆医科大学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程,又是大学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完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结合多样教学手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本文着重从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成长历程。
关健词: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新疆医科大学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程,又是大学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完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结合多样教学手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1.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理念:
1.1研究性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以强调理论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材中的知识多以面向结果的方式呈现,而对理论形成过程介绍较少。教师授课时,对管理理论、研究方法等章节如果将过程简化,只突出结论,那么学生只知道结果,不了解过程。学生对理论的形成过程知之甚少,不甚了解理论知识是在何种背景或问题的引导下被研究和发现的,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实践能力的培养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卫生服务体系、保健制度、政策分析、卫生规划、各项管理及绩效评价等章节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指依据课程内容和某方面的现状设计问题,学生依据问题要求搜集信息,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1.3课程教学内容体现“IT”特色
目前医疗卫生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医疗卫生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角度予以研究。大力加强本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管理人才,促进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新疆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IT时代对卫生管理者快速的反应、应变、决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文化、医患关系、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2.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提倡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注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教学的思想、观点、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用案例教学这条主线把课程的各项内容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案例教学法是卫生管理教学方法中最形象的一种方法,它能将部分医患现实生活和卫生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卫生管理事件和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性的影响。
2.2游戏教学法
卫生管理游戏是当前一种正在探索的训练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卫生管理游戏法具有更加生动、更加具体的特点,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运用有关的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以争取游戏的胜利。
2.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也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
2.4讨论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辨析乃至争论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最终能够轻松地获取医政管理知识。老师还要进行总结,概述讨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评述学生的发言,肯定成绩,表扬独创精神;指出学生讨论中暴露的错误,明确概念,澄清模糊认识。
2.5专题研究教学法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在课程教学中,同时借助《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题实习管理办法》,结合“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前沿设计本科生专题研究活动。专题研究活动主要由实习、选题、查阅文献、研究报告写作与研究方案设计、报告等5个环节组成。学生参与研究训练是研究性教学的主要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具有无限的创新潜力,使学生懂得探究学问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处理技术,培养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2.6医院互动教学法
一方面是请进来,邀请拥有丰富医政管理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卫生管理工作者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增加兴趣,拓展视野。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轮流到附属医院的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
3.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
3.1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事业管理学”已逐步采用电子教案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3.2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准备在几年内建立起较完善的网络课堂,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自学和自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目的。网络课堂主要包含如下内容:授课教案、电子课件、习题集、在线测试、试题库、案例集等内容。
3.3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建设的“卫生事业管理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经过学校和学院共同的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室购置了系列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卫生事业管理学”实验项目,融设计型实验与验证型实验于一体。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亲身体验和探索卫生事业管理学在卫生管理实际中的应用,培养了实践能力。
3.4借助专题管理办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的毕业生产实习活动主要包括:(1)实习。带教指导老师通过与实习基地联系,分配学生进入不同的医院管理科室,进行实践锻炼与能力培养。(2)选题。教师根据《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相关研究主题(如卫生服务需求评价、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供学生选择,通过书面资料向同学介绍这些研究主题的基本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3)查阅文献。教师需要介绍查阅文献的常用工具书,传授具体的查阅方法,指导学生查阅,直至学生查到所需文献为止。(4)报告写作与研究方案设计。该环节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综合写出报告或文献综述;另一个是在报告或综述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或设计一个新的研究方案。(5)报告。这是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位同学将自己所查阅和研究的专题的主要内容制成PPT进行汇报,教师现场点评,并给出成绩。
4.结语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锻炼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卫生管理理论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健词: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新疆医科大学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程,又是大学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完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结合多样教学手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1.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理念:
1.1研究性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以强调理论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材中的知识多以面向结果的方式呈现,而对理论形成过程介绍较少。教师授课时,对管理理论、研究方法等章节如果将过程简化,只突出结论,那么学生只知道结果,不了解过程。学生对理论的形成过程知之甚少,不甚了解理论知识是在何种背景或问题的引导下被研究和发现的,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实践能力的培养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卫生服务体系、保健制度、政策分析、卫生规划、各项管理及绩效评价等章节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指依据课程内容和某方面的现状设计问题,学生依据问题要求搜集信息,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1.3课程教学内容体现“IT”特色
目前医疗卫生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医疗卫生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角度予以研究。大力加强本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管理人才,促进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新疆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IT时代对卫生管理者快速的反应、应变、决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文化、医患关系、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2.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提倡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注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教学的思想、观点、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用案例教学这条主线把课程的各项内容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案例教学法是卫生管理教学方法中最形象的一种方法,它能将部分医患现实生活和卫生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卫生管理事件和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性的影响。
2.2游戏教学法
卫生管理游戏是当前一种正在探索的训练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卫生管理游戏法具有更加生动、更加具体的特点,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运用有关的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以争取游戏的胜利。
2.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也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
2.4讨论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辨析乃至争论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最终能够轻松地获取医政管理知识。老师还要进行总结,概述讨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评述学生的发言,肯定成绩,表扬独创精神;指出学生讨论中暴露的错误,明确概念,澄清模糊认识。
2.5专题研究教学法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在课程教学中,同时借助《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题实习管理办法》,结合“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前沿设计本科生专题研究活动。专题研究活动主要由实习、选题、查阅文献、研究报告写作与研究方案设计、报告等5个环节组成。学生参与研究训练是研究性教学的主要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具有无限的创新潜力,使学生懂得探究学问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处理技术,培养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2.6医院互动教学法
一方面是请进来,邀请拥有丰富医政管理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卫生管理工作者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增加兴趣,拓展视野。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轮流到附属医院的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
3.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
3.1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事业管理学”已逐步采用电子教案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3.2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准备在几年内建立起较完善的网络课堂,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自学和自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目的。网络课堂主要包含如下内容:授课教案、电子课件、习题集、在线测试、试题库、案例集等内容。
3.3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建设的“卫生事业管理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经过学校和学院共同的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室购置了系列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卫生事业管理学”实验项目,融设计型实验与验证型实验于一体。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亲身体验和探索卫生事业管理学在卫生管理实际中的应用,培养了实践能力。
3.4借助专题管理办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
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的毕业生产实习活动主要包括:(1)实习。带教指导老师通过与实习基地联系,分配学生进入不同的医院管理科室,进行实践锻炼与能力培养。(2)选题。教师根据《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相关研究主题(如卫生服务需求评价、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供学生选择,通过书面资料向同学介绍这些研究主题的基本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3)查阅文献。教师需要介绍查阅文献的常用工具书,传授具体的查阅方法,指导学生查阅,直至学生查到所需文献为止。(4)报告写作与研究方案设计。该环节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综合写出报告或文献综述;另一个是在报告或综述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或设计一个新的研究方案。(5)报告。这是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位同学将自己所查阅和研究的专题的主要内容制成PPT进行汇报,教师现场点评,并给出成绩。
4.结语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锻炼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卫生管理理论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