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研究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前景广阔。宁夏应立足宁夏葡萄酒生产“黄金带”自然条件优势,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国际标准与宁夏特色统筹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驱动。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创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搭建新平台、创设新政策,努力把贺兰山东麓建成中国优质酿酒葡萄种植繁育基地、生态示范基地,把宁夏建成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和融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放发展的高地。
  关键词: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试验区;贺兰山东麓
  中图分类号:F31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4-123-006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宁夏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质优良,宁夏葡萄酒很有市场潜力,综合开发葡萄酒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下去”[1]。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银川市考察调研,在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听取了宁夏关于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2]
  一、宁夏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要求与目标
  1.《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
  2021年5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的通知。综合试验区方案立足宁夏贺兰山东麓全域,突出生态价值,重视酒旅文化,强化品牌贸易,探索三产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新政策,努力打造引领宁夏乃至中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特色产业深度开放、“一品一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样板。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共有六部分内容,分别为总体要求、建设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政策支持、组织实施。
  2.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中提出,把综合试验区打造成黄河生态涵养的示范区、西部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的引领区、文旅教体融合发展的体验区、“一带一路”合作对接的先行区。通过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的试验示范,建设产品质量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品牌影响力更广、产业融合度更深、对外开放力度更大、生态环境更好的现代化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集聚区。为全国提供通过一类产品、一个产业的开放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区域经济繁荣的新模式、新样板。
  目标提出,力争到2025年,综合试验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规模和层次要大幅度提升,葡萄酿酒水平和品质明显提高,现代化酒庄建设要迈上新台阶。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国际化产区及品牌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国内市场份额和出口量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条科技贡献率要达到70%,机械化普及率要达到80%,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力争达到100万畝,年产葡萄酒3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 000亿元左右。建立健全覆盖种植、酿造、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踪体系,推进葡萄酒产业与专业教育、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生态富民等产业的全面融合。力争到2035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基地总规模力争突破150万亩,年产葡萄酒6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2 000亿元左右。试验区在对外开放、创新融合、绿色生态方面要取得重要成果,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全面建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宁夏葡萄与葡萄酒对外开放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健全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基本达到中国葡萄酒现代化发展阶段 。
  二、宁夏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综合试验区存在的短板因素
  宁夏依托当地独特的风土资源,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成为宁夏一张靓丽的“紫色名片”,得到了国内外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将宁夏建设成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1.综合试验区风土环境独特,土地资源边界有限
  贺兰山地处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是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属昆仑—祁连—阴山造山系的祁连和阴山造山带的中间环节,与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一道,共同构筑了中国北方天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天然分界线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山、军事名山、地理名山、旅游名山,是宁夏人民的幸福之山、神圣之山。贺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贺兰山山势险峻,巍峨壮丽、怪石嶙峋,树木葱郁、钟灵神秀,宛若仙境的独特自然景观。贺兰山主峰海拔高度3 556米,平均海拔2 000多米,绵延250多公里,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葡萄园、绿洲、黄河景色一览无余。如果说黄河是养育宁夏各族人民的母亲河,那么贺兰山就是保护宁夏各族人民兴旺发达的父亲山。贺兰山东麓地处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西靠巍峨的贺兰山脉,东临黄河上游,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全年日照达到3 000小时,位于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贺兰山冲积扇砂石土壤利于葡萄扎根,葡萄不易霉化,也少有虫害……种种优越条件。另外,贺兰山东麓的银巴古道、滚钟口、苏峪口、白芨沟、大峰沟、汝箕沟、大武口等是贺兰山脉的自然缺口,这里有进入内蒙古的通道,内蒙古强势的风也从此进入,减缓了葡萄的成熟速度,延长了成熟期,更使得葡萄形成一种逆境胁迫生长,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单宁、更为浓缩的风味。这些综合元素的集合使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绝佳的葡萄种植带必将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王牌。   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力争达到100万亩,到2035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力争突破150万亩。应该看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有边界的,其原生态风土资源是有限的,目前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地也是十分有限的,这已经成为制约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沿山荒地受自然保护区限定、国家公益林区划以及国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因素限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若无限制的延伸土地的边界势必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2.葡萄酒长廊设施滞后,补短板补弱项需加强
  要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建设成为集葡萄酒、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农耕等融合发展的“文旅长廊”,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短板。如葡萄酒基地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在已建成的酒庄中,还有一些酒庄的人饮水工程、天然气还没有配套、还不到位。酒庄与酒庄之间、酒庄与旅游景点之间的连接通道还不畅通,有的甚至没有硬化的道路,一下雨泥泞不堪。多数酒庄与旅游景点之间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只能租车前往;同时,也缺乏相互连接的旅游交通线路设计,旅游长廊的特色不突出,标识引导不清,设施不健全等。在葡萄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从企业或酒庄硬件购买、软件开发到系统运行实施;从基础设备,特别是物联网设备、各类智能化设备的购买和升级优化,以及系统运维建设及人员培训等各环节,都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要想达到每个葡萄酒基地或者酒庄将葡萄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成为可追溯平台,实现数字化应用还需要大量投入。
  3.区域公共品牌不强,影响力还需提升
  虽然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内大众消费者之中影响力还不够大,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贺兰山东麓产区能产出世界级优质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上,产区没有一个能真正叫得响的代表产区酒庄产品品牌,消费者面对众多的酒庄品牌,不知道选择哪一款葡萄酒品牌合适。企业、政府在打造产品品牌、产区品牌等方面,思路还不够新颖、措施还不够灵活、投入还不足、示范引导效果还不够明显。
  4.平台建设滞后,营销渠道单一
  受市场因素影响,国产葡萄酒生产量和销售量已连续七年呈现双下滑趋势。宁夏作为新兴葡萄酒产区,酒庄企业缺乏专业的葡萄酒营销团队和成熟的营销手段,企业营销渠道单一。多数企业重生产轻营销,导致好酒没有好销路,企业为了生存常常低价销售原酒。同时,大多数酒庄企业都有葡萄酒库存,可见葡萄酒市场营销急需拓展。
  三、宁夏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综合试验区对策建议
  宁夏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与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脉相承,要科学定位、放大优势、融合发展,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宁夏葡萄酒产业更“红火”。
  1.探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以种植酿酒葡萄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把贺兰山东麓建成全国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繁育基地、葡萄酒产品输出市场,不仅要有量的合理增长,还要有质的稳步提升。从量的合理增长来说,就是既要有种植面积的增长,也要有葡萄酒产量的增长。
  在种植面积的增长方面,考虑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所涵盖范围的有限性、新增加葡萄酒种植基地土地的有限性、以及贺兰山东麓沿山地带处于自然区保护范围的刚性要求,要确保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具有的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的特有的原生态品质,增加酿酒葡萄产量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是一项艰巨任务。按照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努力把宁夏建设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将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和生态融合統筹起来,探索以贺兰山东麓区域为发展空间,以优化酿酒葡萄品种为方向,以发展种植酿酒葡萄生态治理新技术为目的,以产品多样性和差异化为导向,加强抗旱、抗寒、耐盐碱、免埋土等品种筛选与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酿酒葡萄新品种在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区内种植,利用其免埋土的特性,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探索利用酿酒葡萄种植对荒山、戈壁、防风固沙、废弃矿坑的改造以及对城镇区域生态环境的改良。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环境治理力度,构建以种植酿酒葡萄进行自然生态保护的植物带,实现种植酿酒葡萄既可以保护自然生态,又可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还能有效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形成贺兰山东麓戈壁荒滩酿酒葡萄种植带,建成防风固沙绿色生态屏障。同时,把综合试验区发展葡萄酒产业与加强黄河河滩治理、荒漠化生态恢复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葡萄种植生态补偿模式和机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绿色经济优先发展,充分挖掘综合试验区生态资源优势,强化产业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融合贺兰山东麓生态景观,融合自然景观旅游景区,融合黄河河滩治理景观,形成葡萄酒产业区、生态治理区、旅游景观区相互融通的发展新格局。
  2.坚持市场导向,扩大品牌引领
  综合试验区要融入贺兰山东麓产区文化、风土品味,顺应市场需求,以高端品质打造产品品牌,加大品牌宣传策划,强化自主品牌意识,实现酒庄由“卖产品”向“卖品牌”的战略转变。
  实施知名品牌培育工程。要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提炼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固有的特征和质量风格,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区域公共品牌。由政府或相关部门组织,通过公开向社会征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区域公共品牌标识,设计出能体现区位风土、产区品质、地域形象等为一体的公共品牌标识,形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区域公共品牌,以便顾客识别和判断,并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不同凡响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产的葡萄酒品质优质、世界一流。
  增强品牌引领力,推动政府和企业双向协同发力,增强产品竞争力。政府要维护好、治理好、推介好、主打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公共品牌、周边生态环境及整体品牌宣传,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管理,规范酒庄应用产区公共品牌标识。对破坏生态环境、冒充乱打原产地品牌的行为,必须依法打击、严肃处理。加强与国内外媒体的合作,吸引国内外电影电视、拍摄团,拍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发展变化,讲好中国葡萄酒产区故事。用好新媒体,营造出多个网红“打卡地”。探索本土品牌成长激励机制,推动本土品牌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企业要主打好产品品牌,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产区多类型生态优势和特点,种植不同类型的酿酒葡萄品种,在深耕酿造、风土品种、产品特色、设计创意、酒庄文化等方面进行经营创新,运用个性化的酿造工艺技术生产多元化、多层次、风格各异的葡萄酒产品,以不同风土特色适应不同消费群体,打造各自酒庄风格品牌。   3.以标准化数字化新技术,提升产区产品质量
  加强用新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葡萄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国内国际一流葡萄研究所、研究院进行人才、培训、技术、项目等交流合作。引进和创新智能酿造、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免埋土葡萄品种改良培育、抗旱抗寒苗木培育等关键技术,促进葡萄酒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将技术中心打造成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研发及转化机构。
  在优质苗木引进与繁育方面,要以国际酿酒葡萄种植、繁育趋势以及葡萄酒需求结构变化为导向,以贺兰山东麓产区自然条件为基础,加快优良品种引进及基地化种植推广。在绿色标准化葡萄园建设方面,要从高标准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绿色有机、苗木品种更新、生物技术应用、技术改良、无害无残留等方面着手,建设绿色有机标准化葡萄园,引导葡萄园区及产业向绿色有机转化转型发展,向标准化产区看齐。在机械化种植方面,以国内酿酒葡萄种植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对先进适用的自动化埋土与出土机、剪枝机、采摘机等专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力度。在葡萄酒酿造方面,要加大对葡萄酒酵母、果胶酶等关键酿造辅料的研发、投入与应用;同时,要提升葡萄酒灌装生产制造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检测水平,建立质量标准。建设国家级葡萄酒质量检验检疫检测中心,提升从葡萄苗到葡萄酒质量检测能力、检测水平,形成国家级葡萄酒质量检验检疫检测、第三方检验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的葡萄酒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构建国家葡萄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从环保、种植、生态酿造、深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突出以检测标准引领质量提升。
  建立数字化生产与追溯体系。随着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实现结构性改革与创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葡萄酒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加大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力度,对葡萄基地、葡萄酒庄、葡萄酿造、葡萄销售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应用和推广,使各个葡萄园区、基地、酒庄等都能建成数字化、智慧化葡萄园、酒庄,形成智慧型葡萄酒产业。追溯体系对于产品售后端的物流及客户(特别是线上交易平台)的对接,具有积极意义。要建立以葡萄产业监管者追溯体系和企业自身管理追溯平台。监管者追溯体系可通过监控中心、数据中心、追溯中心、智能预警、诚信体系等模块,采集酒庄种植、生产、流通各环节实时画面和相关数据、实现对产区的可视化监控、数字化监管、智能化预警和合法化经营进行全程监管;而酒庄或者葡萄酒企业追溯平台,则是应用于酒庄企业自身种植管理、生产管理、追溯管理、销售管理等模块,应用传感器、移动应用等技术,融产品追溯与企业管理于一体,标准化管理葡萄种植全链条,协同企业生产入库与销售出库、采购流通与销售出场等业务,实现酒庄自身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化、数字化监控和分析。宁夏急需建立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生产、销售、追溯、分析体系,通过大数据对产区葡萄酒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建模分析(包括产区风土、种植、生产、仓储、销售、消费者反馈等环节),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更加科学、高效地指导产区发展。
  4.搭建展会电商营销新平台,拓展国际国内合作新视野
  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展览会、葡萄酒学术论坛,扩大贺兰山东麓品牌影响力。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展会资源,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及全国行业性协会等机构合作,提升举办国际(宁夏)葡萄酒展览会的层次与水准。在举办展览会期间,组织葡萄酒“品酒”“评酒”“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活动,加大中国葡萄酒品牌宣传力度。在综合试验区,通过组织召开葡萄酒相关论坛,积极申请举办世界葡萄酒相关论坛,争取国际性葡萄与葡萄酒学会会议、专业论坛、国际性葡萄酒大赛等重大活动提升中国葡萄酒话语权,扩大贺兰山东麓品牌影响力。
  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利用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优势,在银川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备货”业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开展葡萄酒进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依托宁夏“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银川至中亚、西亚等班列和航班开通形成的陆路大通道、陆海新通道、空中大通道,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大力拓展葡萄酒新兴市场。鼓励酒庄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葡萄酒营销企业组建营销联合体,全面激活销售链,打造国际化物流体和绿色通道,扩大优质农产品及葡萄酒等产业出口规模。依托银川市综合保税区,形成国外葡萄酒及中国本土葡萄酒集散中心,推动宁夏葡萄酒飘香全国,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参考文献:
  [1] 梁士斌.宁夏出台全国首个地方立法保护葡萄产[N].法制日报,2018-08-21.
  [2] 乔素华.王婧雅.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宁夏葡萄酒飘香全国走向世界[N].宁夏日报,2020-06-19.
  [3] 马晓芳.陈润儿调研葡萄酒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N].宁夏日报,2020-06-23.
  [4] 张 瑛.白 茹.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N].宁夏日报,2021-06-09.
  [5] 蔡国英.贺兰山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9.
  A Study of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 for Grape Plantiing and Wine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in Ningxia
  Wang Linling
  (Institute of Comprehensive Economic Research, Ningx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Yinchuan NingXia,750021)
  Abstract: The wine grapes in eastern foothills of Helan Mountain in Ningxia are of good quality, which makes it possess tremendous market potential and broad prospect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wine grape industry. Ningxia should base on the natural advantage of the “golden belt” of wine production, and adhere to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governance, 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Ningxia characteristics, and a bidirectional drive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Through introducing new technologies, creating new business formats, innovating new modes, building new platforms, and formulating new policies, we will strive to build the eastern foothills of Helan Mountain into China’s high-quality wine grape planting and breeding bases and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bases, and build Ningxia into a new highland leading the opening-up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wine industry and the deep opening-up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Keywords: Grapes and Wine Industry; Pilot Zone for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Eastern Foothills of Helan Mountain
  責任编辑:文 会
其他文献
摘要:从人学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内在逻辑,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研究人的本质与其自我實现的历史的高度一致性。马克思主义通过以“现实的人”的生活样态为关切点,在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这一问题域中,从人的需要异化的扬弃中提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解答。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人学释读,清晰揭示了资本逻辑与其历史中人的位置,能激发出人“改变世界”的实践自觉,能有力地回应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  关键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分析、总结、凝练、归纳的结果。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基本逻辑。实践需求提供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动力,实践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指导思想创新的资源,实践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创新的实践逻辑,体现了其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需要以
长期以来,专门教育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缺乏一个清晰和统一的权威定义。尽管法律上的专门学校名称替代了工读学校,但是工读教育和工读学校的称谓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法律的修订和近年来各种新建的专门学校,更是使得其定义变得异常复杂和混乱。定义混乱的本质原因是目标、内涵、定位的迷惘,定义的厘清是制度重构的前提。美国的替代性学校是类似于我国专门学校的一类特殊学校,两者的对比可以引发我们关于专门教育定义更深的思考。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应该采用更广义的类型学定义,采用分级制进行区分,区分专门教育中教育和司法的
[摘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历史经验,针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和主管主办、属地管理原则,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确保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
美育给人以信仰的力量,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美的普遍性和超越性,能够以审美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他就会相信人类社会应该并且能够变得更美好,他也会以对现实美好
期刊
日前,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全市上下要按照年初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
摘要:在系统论视域下,生态意识是一个深入到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并包含着诸多要素与结构的复杂系统。从其生成来看,生态意识立足于生态存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化并展现出其层次性特质,但同时也面临着失稳与偏离的障碍。从其构成来看,生态意识囊括了生态认知、生态思维、生态意志等诸多要素,时空混合结构、深表层混合结构、耗散结构等复杂结构及其各类外部环境。从其维生来看,应从整体涌现性、层次秩序性、目的指向性、
随着我国儿童性虐待之各项防治举措的逐步落实,强制报告义务落地有声.于诸多义务主体中,教师因与学生连接度较近而肩负着重要的强制报告义务.儿童性虐待中教师强制报告义务面
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数据的收集、使用和流动过程中面临着数据合规挑战。企业在利用数据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数据合规。个人数据保护合规和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应合法合规地收集、利用数据,在数据跨境流动中注意不同国家规定的差异,做好合规方案应对挑战。我国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探索数据合规激励机制,建立行政监管与刑事激励制度,为企业开展数据合规提供内在动力。
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它强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其鲜明的内涵特征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特征具有内在契合性,主要包括以实践为基础、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多主体互利共赢、人民需求为价值导向四个方面。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对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启示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强国家-强社会”治理模式;将实现共同利益作为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遵循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