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使用策略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记策略是在认知策略的指导下,学习者对知识加工的一个复杂思维过程。通过查阅文献与调查研究,总结目前学生课堂笔记的特点,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分别给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策略
  一、 生物课堂笔记概念
  生物课堂笔记一般包括所学内容的重难点、课内及课外的知识拓展、核心概念、重要原理的分析推导过程等。
  二、 笔记策略的本质及分类
  (一) 笔记策略的本质
  “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同时结合资源管理策略及他人支持,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综合掌控着整个学习的进程,对学习起着全方面影响作用的策略。”
  (二) 笔记策略的分类
  将笔记技术进行分类,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出发,分为以下四类:(1)摘记方法:摘抄老师口述或者板书内容。(2)勾划重点:识记内容使用该方法较多,用于找出知识的重点和核心。(3)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4)生成性笔记方法。
  三、 学生课堂笔记特点
  (一) 记录内容以教师板书为主,缺乏思考小结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学生的课堂笔记主要以教师板书为主,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在记录内容分类上,记录教师板书的较多,对于思考小结、课外知识记录非常少。
  (二) 记录方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记录方法上,37%的学生表示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抄写下来,44.3%的学生表示会记录重点。记录方式上,约二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记笔记,约40%的学生则习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笔记,剩下的小部分学生则随便记录在书本上。
  (三) 课后整理笔记较少,缺乏重视
  学生在整理笔记这一块做得不是很好,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按时整理笔记,并且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对考试才会去复习笔记,因此,学生在笔记整理复习这一方面有欠缺。
  四、 对教师和学生的建议
  (一) 对教师的建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记笔记的指导过程,教师讲授内容过多,多细,学生记笔记通常都是被动的。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构建知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串讲与留白: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原则指出,“学生应先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再逐渐学习包摄性较窄、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所以,教师以串讲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讲解基本概念,从而形成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总体认识。
  留白指教师在串讲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活动和展示,从而自主生成一部分内容,对新接受信息的关系进行梳理,同时构建新旧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结果以笔记形式呈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堂时间很有限,而学生记笔记又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教师需要根据生物学科中不同类型的课程以及难易程度,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记录生物课堂笔记。
  2. 精心设计板书:对于课堂笔记的记录,高中学生习惯模仿教师的板书。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板书,使得板书直观、有条理,简明扼要,而且重难点突出。所以使用一些缩略符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记录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如:葡萄糖常用化学分子式C6H12O6表示;蛋白质用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Pro表示;aa代表氨基酸;chr代表染色体等。使用英文缩略词或是化学分子式等符号可以有效提高笔记速率,将知识优化,同时也实现了知识间的内部联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笔记策略。
  (二) 对学生的建议
  1. 培养学生生物课堂笔记内容的选择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生物学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旨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学生应对老师的板书或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记笔记。教师应该促使学生知晓课堂的核心内容,可对以下内容进行记录:①思维网络:课堂中如何解决问题,形成结论的逻辑思维关系。②知识结构:用提纲、概念图、表格等形式记录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注重课堂的“引言”和“结论”,这常常体现了该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③重点核心:对于课程中的关键词、某些定义的拓展延伸,学生更需重视。
  2. 注重學生课堂笔记的再次加工与归纳
  据调查表明,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及时对自己的生物课堂笔记进行再次加工与归纳,使知识体系系统化;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不重视课堂笔记的再次加工与归纳。笔记的再次加工与课堂笔记的不同地方体现在对于重点、疑点、技巧、反思等的整理,即对课堂所未涉及或来不及记录的内容进行补充,着重突破知识疑点,并适当进行拓展和总结,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 对不同类型生物课堂笔记策略的建议
  ①新授课类型:新授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会根据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编排,通过讲解、讨论、合作等方法来加强重难点,学生可以选择记录知识,并使用列提纲、搭建概念图等方法把知识联系起来。②实验课类型:高中生物的实验课较多,且多以原理、规律性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包括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及反应现象等。实验课上,学生应关注关键步骤,且自己批注该步骤的原因,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对于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学生应该及时反思记录,同时主动寻找出现该结果的原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③复习课类型:上好复习课其实不容易,这需要教师将知识规律化、条理化,对重难点剖析。对于复习课的生物笔记,学生应该记录全面而详细,同时融入自己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所以,学生可以采用概念图、知识提纲、思维导图,列表比较等方法来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笔记策略。
  参考文献:
  [1]杨丽芳.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特点及使用策略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5.
  作者简介:
  阳丽香,薛龙,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环节中,预习是其中一个基础环节,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而预习
摘 要: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本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不仅整个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并且學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不是很高。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生物的教学还在沿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要想提高整体生物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影响趣味化学实验有效开展的因素为依据,从趣味化学实验的必要性、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
摘 要: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为研究目的,对整个物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及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对于物理教学来说,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按照相应的教学目标,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出发,并且利用教学方法提升整个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高中物理的学习夯实基础,对怎样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一些
落葵俗称木耳菜,是一种以嫩叶食用的稀特蔬菜。由于该菜营养丰富,种植经济效益好,且适应性广,易于栽培,近几年种植面积发展较为迅速。蛇眼病是落葵生产上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育不但要有内容上的更新,更要有形式上的进步。所以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响应国家号召,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建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虚拟现实;(VR)技术;课程建设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大学物理实验的相关课程建设是理工类高校的基础
摘 要: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以生为本改变教学策略。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出现,然后看能否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来,比如物理仿真实验软件,就非常实用,能在节省资源和金钱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开放实验室,给学生真实实验的机会,更好地体会实验。仿真实验和真实实验能够互相印证,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以生为本;仿真实验  初中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科目,在高中的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物理科目的教学需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提高学习能力。其中,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当前最有效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分析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也需要得
摘 要:趣味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本着针对性、主体性原则,科学设计化学实验,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方式,构建高效趣味实验课堂,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实验;意义;对策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化学实验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过程与方法”教育目标,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具有积极的意
摘 要: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化学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实践能力;化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尽管其内容难度不大,但通过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