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情境导入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探究能力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法制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法制的观念,以良好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一个良好并且具有效率的课堂应该是以问题情境导入为主,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如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该课程中以问题情境导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引入;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129-01
  问题情境是基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一个教学方式,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问题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对于问题情境教学方法而言,一个是需要合理的导入,一个是需要有效的创设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天性好动。教师不管怎么去呼吁,学生总是很难用心听课,所以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兴趣,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例如,在《大家在一起》一课的执教中,老师应该要从合作本身入手,导入问题,比如,提问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和个体相对比有什么优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去合作?学生自然兴趣满满,然后学生开始自由发挥关于合作的话题内容,紧接着,老师设计出了“海岛求生”的体验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自救。孩子们在这种危急的情境下激发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灵感,他们自发地抱在了一起;为了不让其他成员掉下“海岛”,他们纷纷踮起脚尖;看到其他同伴快掉下去了,他们赶紧伸手拉住。在这一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情景再现,让学生养成了在情境中进程观察,推理,思考,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学生能够尽快的做出反应,享受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样也是需要从问题本身出发,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问题情境中。

2.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部动力
  在小学阶段,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对象来进行。对于对象的选择,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且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层次,以学生接受到的情境为主要的创作方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或能够接受的素材为原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在这种求知欲望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

3.采用绘本进行情境教学引入
  在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绘本教学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引入。绘本教学是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绘本中的情境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探究。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探究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我们爱整洁》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选择以《乱扔东西的塔格叔叔》的绘本故事为主线,引导孩子们去了解塔格叔叔因为不讲整洁而经历的各种遭遇。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被充分调动,道德情感随着塔格叔叔的行为变化而起伏,道德认知得到了内化生成。在帮助塔格叔叔保持整洁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围绕三个情境,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碰撞出了发散性思维的火花。

4.以生活问题为导入情境
  多样性的活动是独立于课本而言的,首先在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话题是十分多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基于生活中一些案例进行问题引导,更加具有真实性,也让学生更加感兴趣,比如,小学生喜欢写日记,我就问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看你们的日记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你应该觉得如何保护自己?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开始发表对于日记的看法,开始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应该如何去看待日记的权益,如何去保护自己,在慢慢的探索中不断的提高思维格局。

5.通过活动促进情境引入
  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进行情境引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通趣味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然后在课堂过程中通过进行小组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情景再现。在其中一个小组进行表演的同时,其他小组作为旁观,要注意到小组成员在扮演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做的是对的,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在整个小组扮演完成后进行评比分析。通过学生的观察与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与法制的观念,并且通过具体的角色扮演这一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正确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引入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能够改变现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向知识教学的现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养成,为小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通过教学的不断探究与完善下,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形成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參考文献
  [1]黄斌斌.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差异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往往形象生动、吸引学生注意,课本当中的插图是课本当中的重点内容,是课本的中心呈现。利用好教材当中的插图,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统编版教材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材,除了课本当中的内容之外,教材插图对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仔细看来,图文并茂,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里面的含义,以图解义是本教材的优势所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形象的事物,对画面感十分敢兴趣。因此,如何运用教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阶段也是识字教育的关键阶段,当然这个时期的识字量任务也是非常重的,提高识字效率才会使学生的识字量更多,也会给学生以后更好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重要性是无法忽视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130-01  教师一直在探索适合学
微信面临的,或是被联合狙击的命运。  真正的敌人出现之前,腾讯微信早已占据了行业头名的位置。超过5亿的用户数和超过1亿的海外用户数,让这款手机应用程序成为“本土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最大机会”。  微信在埋葬了电信运营商短信业务的同时,也给后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收入,但运营商们仍然如坐针毡:流量费用毕竟只是短期的,难逃在不久的未来价格锐减的趋势。腾讯或许想象不到,运营商们已经开始选择用另一个方式来分一杯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小学生的个人修养等,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等,从而促使小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从数学生活问题、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意识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以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终端产品的使用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事业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充分体现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创新数学思维、突破学习难点,进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并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
2013年10月15日,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绵阳举行了一场以“让想象发生”为主题的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推出了被称为全球首个实现互联、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联网产品形态,并宣称将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包括长虹电器总经理刘体斌、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总经理叶洪林和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在内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纷纷亮相,阐述长虹的未来云战略。  在当下中国家电竞争异常充分与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老牌的本土家
摘 要:应用题也是小学数学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解答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以从设计科学合理的应用题、培养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解题、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等方面入手,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