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丙酚联合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后机体的临床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后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中SBP、DBP、HR、RR、SpO2的波动程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VAS疼痛平均积分、Ramsay镇静平均积分及清醒时间显著小于或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3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62.79%;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手术麻醉
  随着手术治疗技术的成熟,手术治疗疾病作为治愈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手术治疗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尤其是疼痛刺激。手术麻醉中常采取静脉麻醉药物联合肌肉松弛药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为手术治疗创造生理条件。由于手术麻醉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麻醉药使用剂量需严格控制,但仍存在较大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吸入性肺炎、躁动、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复合麻醉可协同提高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的麻醉药作为影响手术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1]。对此,为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治疗的86例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17.3~65.4、平均年龄(35.6±3.4)岁;择期手术15例、急症手术16例、限期手术12例;一期手术31例、分期手术12例;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17.5~65.2、平均年龄(35.2±3.2)岁;择期手术14例、急症手术15例、限期手术14例;一期手术30例、分期手术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丙酚联合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诱导:静脉注入异丙酚,剂量2.0~2.5mg/k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剂量4.5~13.5mg/kg/h;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剂量1.0~1.5mg/kg;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诱导:静脉注入异丙酚,剂量2.0~2.5mg/k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剂量4.5~13.5mg/kg/h;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5~1.0μg /kg。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波动情况,根据两组患者术后24h的VAS疼痛平均积分、Ramsay镇静平均积分、清醒时间、苏醒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手术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后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中SBP、DBP、HR、RR、SpO2的波动程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的机体临床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24h的VAS疼痛平均积分、Ramsay镇静平均积分及清醒时间显著小于或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n=43)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32.56%(14例),无明显严重毒副作用发生;其中8例胃肠道异常、3例呼吸抑制、1例血压偏低、1例嗜睡、1例过敏反应;对照组患者(n=43)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62.79%(27例),其中15例胃肠道异常、5例嗜睡、4例呼吸抑制、3例血压异常;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手术麻醉应最大限度地消除疼痛感觉、保持呼吸功能及减少肝肾毒性,提高镇静镇痛药物的安全性。由于手术麻醉会对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可导致消化道反流、吸入性肺炎、消化道刺激及气管挛痉收缩。在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患者发生气道高反应的风险较大,可导致SpO2过低,而CO2的潴留量升高,不利于缩短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在手术麻醉期间,持续低氧血症、摄氧不足及血压波动可导致手术麻醉的预后较差,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易建平[2]研究表明,手术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可显著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瑞芬太尼作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抑制中枢cAMP的代谢酶,阻止神经疼痛反射的钙离子电活动,镇痛效果强且药效持续时间久;但存在胃肠道刺激、中枢抑制、嗜睡及心血管循环障碍等副作用发生。异丙酚作为全身麻醉药,药理靶向性强、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及副作用小,广泛用于手术麻醉的诱导及维持。由于异丙酚对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及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而发挥镇静镇痛的药理活性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代华锋[3]研究指出,异丙酚作为手术麻醉的诱导药物,镇静效果显著,可协同提高静痛药物的镇痛效果。而梁林庆[4]研究认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手术麻醉,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可协同提高手术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观察组术后24h的VAS疼痛平均积分、Ramsay镇静平均积分及清醒时间显著小于或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32.56%,显著小于对照组的62.79%;表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在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凌刚.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09(15):3258-3258.
  [2]易建平.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9):82-83.
  [3]代华锋.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3,08(20):24-24.
  [4]梁林庆.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03-203,204.
其他文献
网络精灵NetFairy是什么东东?网络精灵,又名NetFairy,是一款P2P软件,大家可以使用网络精灵进行资源分享、交流,畅游无阻.它无需任何服务器,即可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资源交换
【正】胶囊旅馆之后,我们现在又有了世界最小的房屋——一平米房屋(One SQMhouse)。它的确只有1平米大小,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全重仅40千克。它配有一个滑动门和滑动窗,以及一
<正> 个性化的外形、优秀的扩展性、拆装方便、散热良好,这些都是一款好机箱应当拥有的素质。但是,能将这些良好的素质包容于一身的机箱都有极高的价格。最近,我们发现一款“
新年到来之际,一种全新的个性化贺岁祝福方式重装登场,那就是由太乐网巨资打造的“太乐唱录机”一一它是结合先进数码技术与传统卡拉OK的全新软件,用户只要登录太乐网(www.tailen
四川金堂县是著名的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之首,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种类资源优势,还是云雾多、日照少等自然气候条件,都让该
【摘 要】 目的是为了探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回顾性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按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处理+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疗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理想,能够显著提升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为患者创造更为优质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992年收治1例左大腿弥漫肿胀病人,曾反复诊治6年未能确诊,淋巴管造影显示左大腿淋巴管呈囊状扩张,认为此与先天发育缺陷有关,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兹报告如下,供同道研讨
【摘 要】 目的:研究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超、钼靶X线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就诊乳腺肿块患者中抽选典型病例6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分别借助不同诊断方法,即:对照A组行彩超诊断,对照B组行钼靶X线诊断,研究组行彩超、钼靶X线联合诊断,评估诊断结果。结果:经由临床不同方法诊断发现,对照A、B组患者肿块诊断率为86.7%、88.3%,而研究组患者肿块诊断率为95.0%,临床诊断率存在差异(P0.05)。 
2015年10月27日,2015 FTP(林业行业技术平台)合作会议在德国慕尼黑机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德国FTP、德国国家支援小组主办,慕尼黑纸张技术基金会协办。本次会议旨在为利
目的:分析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心梗并发心衰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