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138
  城固县土地总面积226500hm2,其中,林地面积为161278.1hm2,集体林面积184393.6hm2,城固县森林覆盖率65.4%。辖18镇392个行政村,总人口5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8万人,城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430元。近年来,城固县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固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2012年,城固县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后,拥有了林权的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2〕115号)和《汉中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汉林发〔2014〕9号)等文件发布后,城固县本着先调查后规划,先试点后辐射带动的原则,先后编制了《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城固县2014-2016年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引导广大林农、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达到了既保护生态系统又让农民增收的双重效果,为城固县今后林业产业调整、林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成效、特点和现状
  1.1 发展林下经济的成效
  1.1.1 以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为依托,不断壮大林下经济规模
  近年来,在最初只有2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28家,入社农户从原来的4000多户发展到现在3万户,通过引导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直接带动城固县南、北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了山区群众生活环境。
  1.1.2 引导林下经济组织注册林产品商标、创建品牌
  以城固县双溪镇回子坝村的“城固县华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翠墨”牌香菇、“城固县榛旺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黑河”乌鸡、城固县天源土鸡专业合作社的“天源”牌土鸡,城固县益农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壽义如”牌土蜂蜜最具代表。
  1.1.3 积极争取省市林下经济发展扶持资金
  2014—2016年,连续3a,根据陕西省林业厅、省财政厅下达的扶持林下经济发展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县林业局结合城固县实际情况,认真进行调查摸底,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筛选出符合项目发展要求的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家乐,进行重点扶持。2014年,对城固县俊豪特色家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15家林下种养殖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扶持资金80万元。2015年,对榛旺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8家种养殖单位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2016年,对天源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城固县益农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家种养殖单位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
  1.2 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1.2.1 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
  城固县林下种植养殖结构有:林药间作、林下种植、林下特色养殖等模式。林下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使农民取得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还建立起林下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1.2.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城固县适合林业经济发展的林地面积达6.9万hm2,林下经济发展主要以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为主体。现在,城固县已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食用菌2家、干果类2家、魔芋3家、天麻5家、养鸡5家、特种养殖3家、油用牡丹种植1家、蜜蜂养殖1家、苗木花卉6家;10家农家乐。城固县内有野生动植物培植、养殖企业4家,生态旅游企业2家,生态休闲山庄2处,已栽天麻90万窝、猪苓39万窝、魔芋136.6hm2、食用菌130万袋、羊肚菌种植200hm2。截止2017年底,参与农户6733户24132人,涉林面积6000余hm2,产值达17014万元,林农总收入8300万元。
  2 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
  城固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地方大多处在汉江以南的巴山山区和汉江以南的秦岭山区,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群众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
  2.2 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认识不足
  城固县群众普遍认为林下生态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区别,而且林下种养成本高,不如普通种养收入的多。有的农户尽管通过集体林权改革拥有了林权,但思想上还停留在等靠要阶段,对投资发展林下经济有为难情绪,怕赔本,怕投资没有回报,观望怀凝,不敢投资发展林下经济。
  2.3 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
  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缺乏行业协会,缺乏自律,难以形成长久的价格优势和订单产品,自产自销,缺乏市场竞争力,几乎没有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前些年,城固县香菇价格高,大家一哄而上种植香菇,导致香菇价格大跌,许多投资者辛苦一年反而血本无归。同时由于小散乱的无序发展,种植户经营管理技术匮乏,林农在种植过程中缺乏先进技术,造成病害虫害发生率较高,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种植成本,经济效益不高。
  3 对城固县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
  3.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体推进
  城固县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但由于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差异大,各村之间林业资源分布不均衡,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南北山区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生产方式和种养殖条件各不相同,发展林下经济既要合理布局,搞好调查规划,又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发展。为此,在林下种养殖发展规划布局上要深入调查,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发展;逐步形成以南部山区的五堵、三合镇、董家营镇为主发展天麻、香菇、金银花种植、特色野猪、乌鸡、梅花鹿养殖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带动本县南部山区其它3个镇林下经济发展;以北部山区的双溪、小河镇、桔园为主,大力发展食用菌、魔芋、茯苓、西洋参、山野菜种植,贵妃鸡、林麝等特色养殖,辐射带动周边其它镇林下经济发展。
  3.2 多渠道融资,破除瓶颈,发展林下经济
  城固县林下经济发展还面临资金缺乏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多方力量,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主要是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扶持一部分,社会资金筹资一部分,通过集体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一部分。为鼓励林下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制定林下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规划每年筛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林下经济发展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对他们采取财政扶持的办法,扶持奖励一部分资金,引导鼓励他们朝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林下经济产业;目前,随着城固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的深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也可以土地、林地为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形成股份经济发展林下经济。
  3.3 加强品牌战略,培育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林农培育优质林下经济产品,组建林下经济产业协会,注册优质林下经济产品商标,建立林下经济产品网站,教育林农树立品牌意识,要大家形成“品牌兴、林下经济产业兴,品牌衰、林下经济产业亡”的忧患意识,共同提升品牌层次。
  现在尽管人们对环保无污染的林下经济产品越来越看重,林下经济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一路上扬。但作为基地化、商品化生产,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在林下经济产品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当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企业进行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开发药用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使林下经济产品档次由数量向质量发展,向效益化发展,引导企业走“企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和“企业(合作社) 协会 农户”的经营模式,由企业、合作社和协会从市场角度引导林农进行科学种养殖、“订单”化生产,使林农、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用5~10a时间,把城固林下经济产品发展成全国知名土特产、药用、保健系列产品,使林下经济产业真正成为城固经济新的增长点。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临沂市1951—2016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数据资料进行了数理统计和Morlet小波分析,研究了临沂市气温变化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临沂市未来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波动较大,年平均气温则较为平缓;最低气温及年平均气温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分别为0.048℃/a和0.023℃/a,最高气温则没有明显的上升及下降趋势;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摘 要:为了分析在同一个实验室的2台不同型号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扩增曲线和标准曲线的相关参数)可比性,在常规条件下,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将标准品及同一水稻种子样品TT51-1在2台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扩增,对标准曲线的参数及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表明,作为单一的检测系统,运用同一批号试剂对相同标准品及待检样品的试验中,2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的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摘 要: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电磁波信息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判读、分类、分析、研究,非常适合于研究快速变化的土地变化和进行资源动态监测。本文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例,对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应用做了研究,分析了在国土资源调查中遥感技术的主要限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阐明在国土资源调查管理中遥感技术应用的优势作用与其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应
摘 要:土壤碳库是全球最大碳库之一,土壤碳循环过程调控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质量。其关键因子在于土壤的有机质。本文基于土壤碳循环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控制对有机质土壤养分水平、土壤结构体形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影响,分析了碳循环过程中,对有机质输入和输出、有机质转化过程、施肥方式与人为管理等3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调控,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调节土壤的碳源、碳汇,优化土壤结构和功能。由此阐明土壤碳循环过程
摘 要:“三变”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以贵阳市乌当区马头村为例,马头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有效地整合土地、劳动等闲置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精品葡萄”的种植,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公司主抓管理、市场,农民主抓生产、技术,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效益水平,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共赢。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三变;生态农业;马头村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农业生产中诞生了很多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气象条件一直都是直接影响农民收益和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问题,农业生产和气象关系之间存在很多密切关系,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应用探讨中地位非常重要。本文就气象服务概述分析,提出了要不断促进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用、地位、应用和对策措施分析,从而不断保障处理好针对大气气象信息工作建议和研究性分析。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生产;应用;现状;对策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高校非常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本文通过几所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情况,并结合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加以研究,探讨这一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实习;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是专业教学工作中
摘 要:猪肉是国计民生的特殊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其质量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保障猪肉质量安全需要从养殖、屠宰、流通等3个环节入手,其中屠宰环节检疫检验是保证猪肉质量安全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猪肉等动物性食品进入市场的最后防线。本文以温州市区屠宰厂在屠宰检疫检验过程中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为例,通过严把“五关口一证章”检疫流程、推行“九岗位十九刀”操作要领、突出
摘 要:禽腺病毒是家禽养殖的一项重大疾病,对禽腺病毒I群4型系列疫苗的研发,将极大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对产业发展和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江苏省专利信息检索分云平台、中国兽药信息网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平台,运用专利布局的理念和方法,对主题技术专利授权和产品开发情况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得出主要竞争主体、总体研发进度、当前研究空白和后期可开发、具备较高开发价值领域,为禽腺病毒I群4型
摘 要:苗床立枯病、猝倒病,本田稻瘟病、叶枯病、纹枯病是镇赉县水稻的高发病害,也是影响镇赉县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这3种病害的防治成了镇赉县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水稻;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08 文献标识码:A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均以水稻为主食。镇赉县地处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