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胜任力视角下应用型本科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产教融合手段,促进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创新需求有机衔接,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转型升级的需要。如何实现培养学生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充分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就业能力,是高校教育应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介绍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结合职业胜任力理论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得出了实施路径及设计原则,多措并举的推进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有益探索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本文索引:张坤,崔娟敏,宋波,胡晶.<标题>[J].中国商论,2021(21):-179.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1(a)--03
  近年来,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推动以及新型产业模式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立在“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上的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这种新型业态呈现出无边界的职业生涯、虚拟化的雇用模式、就业状态不确定性加剧等显著特征,对传统就业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种颠覆性改变,也对未来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能力问题提出了更高地挑战。通过产教融合手段,促进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创新需求有机衔接,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契合这一现实背景,是高校教育应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介绍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结合职业胜任力理论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1 职业胜任力理论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耦合性
  “胜任力“一词最早是在197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McClelland提出,本意是通过“胜任力”来衡量从业者在某个领域认知及行为技能程度特征。
  从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奠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胜任力理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具有耦合性的。
  2 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路径设计原则
  2.1 以生为本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围绕学生需求”的原则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塑造,为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对接行业标准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顶层设计中必须紧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适应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并开发具体的实践项目。
  2.3 侧重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第二课堂、教师工作室多维度、多层面的塑造和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应用能力、电商运营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
  2.4 借力产教融合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立7年以来,一直在走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子,深度合作了本地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引入真实案例进课堂,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当前,产教融合已成为专业自我发展及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下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培养,提前明晰并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3 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实施
  遵循职业胜任力理论,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完成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过程 (见图1)。
  3.1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行业需求
  充分的调研是了解行业需求的必要环节,是设立正确客观的职业胜任力指标的重要前提,通过调研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梳理行业岗位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奠定基础。
  3.2 邀请专家论证,确定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重点依托市场调研获得的数据信息,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结合,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同时,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制定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3.3 尝试多措并举,实施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多样化的实践项目,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维度分别推进,通过校内环節主要实现职业认知学习以及职业基础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外环节,实现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与职业复合能力的培养 (见图2)。
  3.3.1 课内: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真实工作情景的课堂革命
  2015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入选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以及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试点项目,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中结合自身特点,同时顺应学校的整体转型战略部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发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成果导向(OBE)、学科竞赛以赛促学、校企合作4类不同模式的应用型课程,共计11门,覆盖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部分专业骨干课程。在上述课程建设中,积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认识企业真实项目,了解企业工作过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为职业认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3.2 课后:以小组项目化演练为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关注实践能力培养。课上有限引领,更多是启发学生在课下完成项目的实践,在组织形式上设计了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研、策划、实施、评价等过程,完成项目实践要求。课下项目作业弥补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效补足了课上教学的缺陷。
  3.3.3 课下:以综合实训为依托,完成职业基础技能的纵深型发展
  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第2、3、4、5、6、7六个学期,分别设置了综合实训环节,即在本学期理论课程完成后,利用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本学期专业核心课程研究进行综合实训周的演练。如:开设在第4学期网络营销综合实训、第5学期客户关系管理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训环节,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对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商运营、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模块的培养,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为职业基础技能的纵深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综合实训周的设计本着宏观—微观,整体—个体的思路進行,大一是培养学科基础,实现专业认知的阶段,通过电商沙盘综合实训使学生对电商运营的全流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校内完成。到了大二、大三逐渐引入企业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对于各电商模块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学生从校内逐渐走向校外,学生到企业中感受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与人交流和沟通,做职业发展潜力的塑造。除此之外,和职业相关的人际交往、组织领导、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就业能力,都可以在这个环节得到培养。
  3.3.4 校外:以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为平台,激发学生职业创新思维形成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是学生接触未来职业场景的真实演练,高度反映了在真实职场中的各类情景。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等,主动监测学生在校外实践实习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和纠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有效纠正学生由知识体系向技能体系转变中的一些不当行为。
  第一,通过上述追踪和调查,可以直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根据用人单位的实时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修正,以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第二,在校外实习实训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适应岗位及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乐观向上、开放包容的职业态度。第三,鼓励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加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积极拓展自身的人际网络。
  3.4 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培养质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了校、企、生三方的合作共同体,由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本人三方各自完成,实习结束后,校、企、生三方分别对本次实习情况给予评价,按照一定比例合算作为该生本次实习成绩。在该体系中,明确了实习全过程以及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等问题。
  企业为了寻求高校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愿意与高校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为企业储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充分重视企业、学生、社会等方面的反馈情况,定期走访,获取一手数据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转变不健康的就业观念,帮助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鼓励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厘清自身的职业特征,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目的的规划日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质量。
  3.5 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也是重要保障。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师资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教学队伍年轻化:本专业共12名专任教师,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以上。青年教师善于敏锐捕捉行业发展动态,探索新兴行业模式,带领学生尝试产品在各类新型平台运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具有独特优势。
  (2)双师资格普及化:本专业具备双师型资格教师11名,占90%以上。其中高级电子商务师3名、跨境电商师2名、新媒体运营管理师2名、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6名。双师型教师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和后盾,是行业背景教师的引领,是高质量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保障。
  4 结语
  以职业胜任力为视角,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就业技能的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几年来在专业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到专业的核心实践能力就是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通过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搭建、深度产教整合多项举措的推进,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当然,尚有不足,未来的专业建设方向将依旧在此目标上继续推进和前行。
  参考文献
  [1]戴理达.全球竞争时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对接职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9(3):82-88.
  [2]林栋.新就业形态下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0(15):75-80.
  [3]张宝玉.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8):29-31.
  [4]冉爽,蒋水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重庆市市属高校的调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75-83.
  [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A].2015-10-23.
  [6]雷晓斌,李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索——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107-112.   [7]苏显春.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2):60-63.
  [8]杜明義.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于OBE和OBE模式比较与借鉴[J].职教通讯,2019(18):55-63.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ZHANG Kun  CUI Juanmin  SONG Bo  HU Jing
  Abstract: By mea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promote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ng and the needs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How to realize that training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in the changing shifting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o fully adapt to the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alents training is the key content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e-commerc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with the theory of vocational competence, and obtain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design principles, and takes multipl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competen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xplore a new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riented by social demand.
  Keyword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commerce major; employment ability; personnel cultivating; cultivating path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任何投融资决策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在开展投融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加强对投融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重点考察投融资项目的风险周期、预期收益等相关指标,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企业投融资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分析,期望为企业投融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投融资;现状;优化措施;融资风险;企业管理  本文索引:马法
摘 要: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政企分离与科学管理的一种企业机制,成为市场经济调整的必然产物,还是市场经济呈现开放性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和财务会计改革问题运用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概述、财务会计现状、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财务会计革新的要点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财务会
摘 要:我國经济经过高速发展阶段后,增速开始出现逐渐趋缓,经济中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亟需解决,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青岛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在我国的各个城市中,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名列前茅,为了与时俱进的跟随国家经济战略的发展,青岛市的区域经济产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据此,本文对青岛市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探索青岛市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课题研
摘 要:选取2015—2019年我国40家农业上市公司共200个样本的相关数据,手工整理并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否提升企业价值,并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影响机制,以期为农业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内在动力。结果表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这一效应是通过提高企业预期现金流量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两种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价值
摘 要: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这种趋势下,企业纷纷开始进行财务战略性转型,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来整合财务数据,保证业财融合的顺利进行。由于我国应用财务共享时间较短,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了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中重要作用的发挥,所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财务转型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全面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分为
摘 要:在新一轮全球工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转折和机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创新发展以及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政府指导基金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提供了必要支撑,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引导基金,全国引导基金规模和数量双双增长。如今,引导基金已经被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用以解决资
摘 要:自201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强势美元周期和“去美元化”浪潮的特征,适应引领数字货币趋势的需求以及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本文从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继续丰富和创新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类型和交易品种、继续挖掘汇率灵活性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影响等方面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
目的 调查辽宁地区回族、锡伯族群体11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chromosomal shorttandem repeat,Y-STR)基因座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owerplex Y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204名回族、280名锡伯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的11个Y-STR基因座,用AB131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
摘 要: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制造业也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长期处于制造产业的末端,技术含量不高。为此,我国需要加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的再发展。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我国制造业的概述,其次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调整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扩招,我国一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然而,目前地方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两者之间适配度不够。因此,本文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的现状、人才需求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找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