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宥”辨正:检证于尹文的“别形名”学说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钘、尹文“接万物以别宥为始”的“别宥”,一般解释为去除隔蔽或偏见,且几乎成为定说.《尸子》中记载的料子(宋子)“贵别囿”也被如此归结.根据尹文说的“接万物使分,别海内使不杂”这一象征性论断,特别是根据尹文“别形名”“辨名分”的名辩学整体,根据郭象和成玄英的中古注疏等,“接万物以别宥为始”的“别宥”,并非是主流理解和解释的意义,它实际上是指“辨别一切事物的界域或界限”,更具体说是辨别从自然到社会和政治中的各种形名、名实和名分.这是宋钘、尹文作为黄老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他文献
经历了对黑格尔精神实现论的追随和批判之后,在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精神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精神解放成为实践的一个环节.在对资本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
北朝晚期,在东魏、北齐的邺城,佛教义学兴盛,出现了一批以“义章”或“论”为题的解经文献,尤以净影慧远《大乘义章》最著名.“义章”与“义”是同一文体,属于“义”的汇编,
皇帝制度之下,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此权力通常也称作“皇权”.在唐朝的制度中,法律的制定之外,日常皇权是通过“王言”来实现的,“王言”就是皇权的日常表达式.那么,作为皇
自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至次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并确立了新的国家建制,中国共产党处于建政时刻.其间,"五一口号"规划的两步走的建政路线图发布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调整?学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遂以为建政程序作了重大调整,此乃为新政协筹备会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障目,进而忽略了两者实质性的区别,也低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在历史紧要关头谋定而动、顺势而进的政治智慧.事实上,从"新政协"到"人民政协",不仅是改名,而且是易
佛典阅读是文人接受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其佛教的接受情况.从李白作品看,其可能阅读过的佛经典籍应不少于16部,并大致经历了开元、天宝及至德后至病殁时期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接受特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从一般性的阅读接受到佛理探求、禅悟体验,再到兴趣逐渐消退的发展过程.就作品的文学表现特点来看,一是社交应酬性作品较多;二是诗文的佛典语汇运用体现了其学佛习禅的知识积淀,但因其接受佛教思想的有限性,故作品的意义世界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三是因佛教思想未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创造,故未能形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一种有效媒介.对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是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政治话语,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在道德上被国家赋予了神圣性.在政治实践层面,"人民"的期待和需求得到了满足,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尊严、地位、身份、贡献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人民"的未来
儒家“君子”的等差意味,源于儒家对天地及其创生的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实然的认识.儒家是在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理解平等问题,认为真正的平等只能存在于对万物
在阅读唐宋诗词时,会看到一些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的解释,有的是可以并存的歧解,有的是无法说通的误解.唐宋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唐宋诗词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必须对唐宋诗词的词语及其用法和色彩、一些特殊的句式有正确的理解,对诗词的言外之意有正确的领会,才能识别那些错误的解释,真正读懂唐宋诗词.
韩愈继承了杜甫在长篇古诗中将写人和记事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古诗的散句化深入挖掘其叙述的潜能,进一步发展了在寄赠酬答类题材中提炼自我形象和描写人物的创作艺术.其
朱自清日记中存在大量外文书写条目,王瑶曾整理若干条目公开发表.后来《朱自清全集·日记编》又另请人加以翻译.两本条目内容常有较大差异.在目前无法见到原始手稿的情况下,将两本比勘考辨,有助于接近事实:参差处能够互为补充,抵牾处则能显示出歧义的缝隙,进而引导考辨方向,或提供意外线索,再结合翻译规律,很多时候能够还原出合乎逻辑的"真相".沿此举出7例展开考察,可澄清若干事实.一般说来,王瑶对于清华大学及朱自清的生活史较为熟悉,对日记语体的掌握也更加熟稔,一些内容翻译起来更加准确、翔实,但翻译发表时往往有所删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