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1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遵循课本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记忆与练习,这就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停留在课本上,创新能力无法获得有效提高与培养。为了达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对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基于个人的物理知识储备来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在初中教学阶段,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教师除了要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结合物理现象与知识进行更为全面的探索与深入研究。基于此,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就成为广大教师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希望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合理利用教学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完全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再加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展开传输式教学,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更加详细地为学生解读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思维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远远无法达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探究的教学科目,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合理利用教学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操作中展开全面的联想,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摩擦起电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异性电荷相吸,同性电荷相斥的物理原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够为学生介绍电荷的基本规律,由于电荷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物品,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所以学生的理解难度较高,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静电章鱼”此类具有极强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分别发放给学生塑料丝以及塑料棒,让学生利用棉质物分别摩擦塑料丝以及塑料棒,这样就能够让两个塑料制品同时带有相同的电荷。随后将塑料丝悬空置于塑料棒之上,就会发现塑料丝像章鱼一样飘浮在空中。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关于电荷以及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记忆理解力,并且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同学们,利用这一原理,我们还能完成哪些实验?”让学生根据物理原理深入探索物理知识的使用方式,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物理知识是广大物理学家对日常生活案例情况的总结与归纳,所以,所有物理知识都来自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也会表明物理知识的存在。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进行自主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光的反射原理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来进行反射实验,给每一名学生发一面小镜子,让学生利用镜子将光从窗户反射到黑板上。同時要在实验展开过程中为学生确立相应的探索目标,如:“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通过镜子反射光,当镜子移动时,光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让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自主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将会发现,想要将光反射在黑板上,就必须转动镜面,保证太阳到镜子的直线与镜面呈现的夹角和黑板到镜子的直线与镜面呈现的夹角相等。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湖面反射山川、高楼玻璃反射太阳光的画面。再利用激光灯来为学生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以此来验证学生的结论。这样教师就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我探究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感受物理知识的真谛,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创新能力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见解,在学生出现错误理解的情况下教师不要忙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从学生的错误推断入手,反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足,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职责,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维,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真正在物理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滢.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东西南北,2020(4):149.
   [2]焦春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9(20):245.
   [3]于树志.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新课程(下),2019(2):220.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整体学习来说,抽象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内容,而對于理论知识较多、整体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的物理学科来说,抽象思维的应用更加重要。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提升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和科学都密切相关的较为特殊的学科。对于物质的运动状态、基本结构以及各种力的
摘 要:单元教学相较传统课时教学有更强的逻辑性,能够实现碎片化知识整合,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层次,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单元作业设计是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托,能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单元作业的反馈情况,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对高中生物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进行探讨,从而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
最近几年,虽然许多专家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怎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当代学生,但受目前教育趋势的影响,教学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很难在意识上深层次领悟.深度学习是培养学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不断发展而衍生出的产物,是教育素质化、教育先进化、教育系统化的有效彰显。将其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统筹推进和开展,继而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提升语文教学質量和教学效果、深化语文教学意义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多个角度出发,首先简要阐述了初中语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在此基础
说到教师职业,行内行外常用一个字形容:苦;提到班主任角色,同行、家长亦拿一个字说明:累.诚然不“错”,但将教师这一职业与班主任这一角色用“苦”与“累”来定位和概括,未免
期刊
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许多传统文化,其中不乏美术教育的精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化技术,使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
摘 要:分析了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影视作品的扩张、影视作品的渗透、影视力量的增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教学;素养提升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喜欢用“声、光、色、影”相结合的影视媒体来建构语言和表达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阅读媒体与传播学”设为18个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语
英语书面表达要运用正确的策略进行引导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能够重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毅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以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为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