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全面运用于物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 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和实施,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根据自己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心得,谈谈教师应如何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具有的优势。
  1.创设物理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都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倘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模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2.可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构造及工作原理,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如在讲述打点计时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读数原理、工作原理时,在讲述波的形成和传播,电磁振荡等内容时,如果只靠教师讲,学生边听边想象,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依靠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切实解决课时矛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为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时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通过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以及各个行星如太阳的运动情况,直线运动和受力分析等,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讲一节课,学生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大家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大大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对于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弄懂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应用上存在的误区
  1.多媒体的“技术含量”掩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用一般Powerpoint等简单软件即可完成的课件就没有必要非要采用其它更高级的软件,只要到达预期的效果即可以,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使资源共享(现在的网络中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较 实用的物理教学软件)。但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认为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其实这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多媒体教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要认真钻研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去教书育人,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教师教学理念、思想的现代化,要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对教师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提出了挑战,同时,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很难想象,一个教育思想落后,业务水平低下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提高课堂时效会有好的效果?
  2.用多媒体,忽略与学科的整合
  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实授课中有的教师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不管课堂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更不顾多媒体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一味的追求多媒 体的效应,结果事与愿违。多媒体作为教学 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展示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课型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学中特别是高中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有很多内容是学生能够看得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其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了的,或只需要教师作简单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用不着利用 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否则就“画蛇添足”或者是“杀鸡 用牛刀”。
  3.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颠倒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从目前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情况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围绕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件,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件,从应用的数量看,前者居多,但这类课件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实际应用中往往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就会被减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如果多媒体的演示代替了学 生的主动思考,一堂课下来看似什么都有,学生的实际收获却不多,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4.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物理实验教学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它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往往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来进行演示。其实这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 的目的,再逼真的模拟也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媲美,不能让学生信服,而且这样做也失去了实验的“过程”意义。
  5.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效果,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无形中摒弃了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的东西,以往的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优越性的一面,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的作用。教师板书逐渐被多媒体投影代替当前课堂教学是常见现象,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记笔记,问其原因,比较一致的回答是“来不及”,因为多媒体的转化非常快,不少学生记了笔记就耽误了听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如、物理性质、物理方程式、重要的结论、方法等都事先输入在微机里,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 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如何将多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教学
  1.要使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上广泛应用,物理教师是关键。首先,物理教师思想观念要转变,要意识到总是用传统模式一成不变地教学是跟不上教育改革潮流的。作为物理教师不进行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决不是一位优秀物理教师。其次,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课件制作和相关的软件使用,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
  2.平时应多注意物理素材收集,使用时才能灵活应用。比如要制作出高质量的物理多媒体课件,没有充足资源、有用的物理素材是很难以做到的。物理素材收集的主要途径就是:一是通过Internet由网上下载获得。二是利用己有设备软件自己设计,处理制作物理课件。最后把物理素材剪辑、加工处理形成资源库以作备用。
  3.课件的制作要注重实用有效,不能华而不实。
  在制作时注重字体和颜色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识别能力。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些,用了很多不同的、也是不大常见的艺术字体,虽然好看,但却难以辨认。还有颜色搭配的问题,过多地使用鲜艳的色彩,既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劳,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恰当使用动画。动画是课件制作时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它可以表现出其他教具无法表现的东西,而且会使课件更加活泼、生动、有趣。但课件中过多的使用动画,使学生眼花缭乱,课件就失去了重点。
  4.课本上列出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开展的就不要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验。
  笔者认为,可以用实验展示的现象或实验本身不适宜选用多媒体来替代。当然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 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实验,通过多媒体模拟来展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无可非议的,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注意,模拟和真实毕竟是有区别的,前者不能代替后者。
  5.教师要做好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理解和计算。例如: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计算公式时,要板书;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解计算题时,要板书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物体受力分析等一些基本作图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应由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练习作图,掌握作图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收到学习的效果。
  在整合的过程中要讲究实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选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计算题的解题过程、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实验数据、物体的受力分析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如电流电压、分子运动、磁体磁场等章节,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教学,就很直观、形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已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理想的认知工具,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将不仅是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必将促进关于教材的观念与形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做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物理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的发展归功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提炼,它们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千百年间广为传诵。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诗词或气势磅礴,意象壮美,将宏观的地理现象举重若轻的阐述;或精婉细腻,简约唯美,将复杂的地理过程取精用宏的描写。如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的加以利用,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期刊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经量表测定证实有抑郁情绪或处于抑郁的状态,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80%,大部分为轻—中度。卒中病人的
该文比较全面地整理了中西医学对糖尿的认为,并对针灸治疗糖尿病进行了阐述和文 献回顾,同时探讨了音乐疗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张缙教授研制的音乐电针治疗仪,对非胰岛素依赖型
“海峡杯”书法大展10月11日,上海“海峡杯”首届书法大展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亲民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
期刊
摘要:语法教学能让学生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规范。不过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我们教给学生英语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的能力,更不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英语语法学家,语法教学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语法教学从属于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英语 语法教学  一、职高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听讲,而传
摘要: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和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互相渗透,发挥其整体功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有效应用 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该实验采用整体调节的针刺疗法,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观察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常数(K)和结合位点浓度(R)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法对糖尿病大鼠
目的:该课题利用现代新理论、新方法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旨在观察此方对血清F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不同)、FT(游离甲状腺素,不同)、sIL-2R(可溶性白 细胞介素2受体,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