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并分析贵阳市2017-2019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死亡病例的特征和死亡原因及分布情况,以便有效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贵阳市2017-2019年报告HIV/AIDS死亡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贵阳市共报告HIV/AIDS死亡病例604例,近3年艾滋病死亡率(x趋势2=104.842,P<0.001)和病死率(x趋势2=58.259,P<0.001)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死亡病例中,≥60岁年龄段占53.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2.3%,农民及工人占41.7%,离异或丧偶占46.4%,异性传播占88.7%,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ART)治疗占35.8%,未治疗的占64.2%,基线CD4计数<350 μL-1的占43.5%,艾滋病无关死亡占78.6%,艾滋病相关死亡占16.1%,无法判定的占5.3%;病例报告后生存时间<1年占48.0%.单因素分析死因分布结果显示,艾滋病相关死亡与年龄(x2=23.994,P<0.001)、文化程度(x2=8.328,P=0.016)、感染途径(x2=15.071,P=0.001)、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x2=6.384,P=0.012)及基线CD4细胞计数(x2=21.410,P=0.003)有关;二元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80岁(OR=3.78,95%CI 为 1.82~7.82,P<0.001)、小学以下文化水平(OR=2.39,95%CI为1.30~4.40,P=0.005)发生艾滋病无关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贵阳市2017-2019年艾滋病死亡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要降低艾滋病死亡率,需进一步扩大HIV检测,尽早发现病例,接受规范管理治疗;加强基层社区和乡镇卫生机构对艾滋病的诊疗能力,规范死因填报要求.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做到早检测和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