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地幔对流模拟和岩石圈动力学国际讨论会概述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0届地幔对流模拟和岩石圈动力学国际讨论会于2007年9月2日至9月7日在法国Cayy—le—Rouet市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近百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其他文献
今年是赵九章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在缅怀赵所长短暂而功勋卓著的一生时,我不禁想到他的死。
由于观测资料异常变化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王海涛等(2008)提出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基础上,应用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方法,对新疆地区多种地震学参数资料进行定量化的异常识别提取,突出地震前兆异常过程,探讨研究新的定量化的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由于地震动转动分量的存在,即使是完全对称的结构也可能产生明显的扭转破坏,而非对称结构产生扭转破坏的原因比对称结构要复杂得多。从地震中典型非对称结构的扭转破坏现象,可以
近十年来,地震动转动分量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进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由于地震时引起刚体发生转动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局部场地条件等影响因素,再加上
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822—2000)在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从构造变形及破裂成核的角度来看,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理应出现在地震震源附近,而许多连续形变观测事实与这种认识往往是相矛盾的。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多次形变异常结束后10天内的首
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城市的持续繁荣发展,人类根据宝贵自然灾害事件的教训、经验、技术问题就城市防灾交换意见,认为:(1)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决不是抗震性强的城市,人们太习惯
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断层带深部的小地震和极小颤动地震都是由地表的慢地震引起的。这种慢地震可能也是可发生在俯冲带的震源比较浅、震级高、破坏力强的地震的前兆,如2004年12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领导下,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依靠广大会员的努力,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章程完成了第三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
利用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确定发震构造的产状、空间位置、运动形式及力学性质;判定区域应力场方位及应力对断层的作用方式;进而判断未来地震危险区及预测未来地震的孕育、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