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色盲遗传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色盲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锥细胞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畏光、眼球震颤、视力下降和色觉异常.目前共发现5个全色盲致病基因,分别是环核苷酸门控通道α3(CNGA3)、CNGB3、鸟嘌呤结合蛋白α转导活性肽2(GNAT2)、磷酸二酯酶6C(PDE6C)和PDE6H,这些基因在光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导致全色盲的发生.部分全色盲动物模型通过基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视功能.就全色盲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研究,包括全色盲致病基因功能概况及基因突变、全色盲的动物模型和基因治疗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独立董事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先天不足,近几年美国几起知名大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也不断暴露出其不完美之处.而在我国近几年的实践中,独立董事被当作董事会的装饰品,并没有对改善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可否认,网络教学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为高
投资价值包含资产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两个方面.反映资产收益水平的是收益率指标.以风险率指标(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的概率)替代方差值作为反映资产风险程度的指标.并以
背景 人类具备不同阶度的空间感知觉,但目前临床所用的立体视检查多采用图像移位的零阶刺激模式,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度空间感知的神经地形图建立新的空间感知觉筛查系统. 目的 检查弱视和斜视患儿零阶、一阶、二阶多维空间感知觉的缺损状态,以研究弱视和斜视患儿在多维空间感知觉立体视功能方面的缺损情况,并探讨零阶、一阶、二阶空间感知觉缺损的内在关联.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儿童79例进行空间
讲述了建筑事故预测模型建立的积极意义,以及模型建立的方法。并以某施工企业为例应用预测模型对事故次数进行预测及分析。
第13届全国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习班暨黑龙江省眼底病、眼眶病新进展研讨会于2014年6月27—29日在冰城哈尔滨召开。
研究了低醛防皱整理剂TCL-LF对彩棉织物的防皱整理,考察了添加剂AV-920、壳聚糖CTA对防皱整理综合效果的改善作用,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较合理的整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T
简要分析了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现象,并且对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