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点思考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天的听课、评课,我对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课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那就是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猜想,能合理论证,科学的总结,形成生活技能。我想这样才能一点点的培养出学生的素质。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的安排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有时还是不敢放手给学生,学生求学环节完全是在老师的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学生们一点儿自主的行为都不能有,要完全听命于老师指挥。这样常时间下去学生必定会过于死板而且严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而在阅读开始时要有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要找出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对于例题,要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并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题,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
  三.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育是必要的。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走出题海误区。
  2.渗透符号表述思想,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走出繁难误区。
  3.渗透唯物辨证思想,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概括,走出封闭误区。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在知识重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走出混淆是非的误区。
  总之,每一次数学教学都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提供充实的自由探索、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使每一个课堂都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舞台,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教学课成为开放的、合作的、创造的、探索数学奥秘的最佳活动空间。
  (作者通联: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无拘无束地畅想美好的未来!特别是作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了语文深远的内涵,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  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期刊
在从事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改优化:  一.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书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
期刊
【摘 要】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定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  【关键词】创新教育困境优化观念  教育创新的实施是否顺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教育意识,但我国国民、特别是农牧民的教育意识大多比较淡薄。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认识不够,许多人把受不受教育作为自己的事情,没有把上学受教育看作公民对社会的义务。在这样的教育起点上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定要做
期刊
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保证学校良好教学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文明高雅品质的形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造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学校政教工作中抓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教育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它的功能怎样才能得以实现,这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做到胸中有数。制定德育计划一般要把握三个原则:  1
期刊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旨在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弊端,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遵循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凭借声波振动而产生,通过人类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它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去拨动人的心弦,与人的情感产生
期刊
【摘 要】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等问题,必须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研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不少教师都把教学研究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教研不是自发地进行而是在学校的强制下不得已而为之,其基本形式仅限于听听课,做做笔记而已,时间长了就连教师自己也觉得乏味,更不用说对教学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积极效应了,若要论教研成果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能够拿出一点货真价实的东西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多数教师都为教研活动所累,但又不得不按固有的模式去做,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
期刊
在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师德是核心内容。当教师没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就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就无法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要完成重任,教师就得加强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师德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师德素养,笔者认为其核心问题就是一个“爱”字。“爱”是师德的灵魂。爱,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爱事业、爱学生、爱学习。  一.爱事业是师德之根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
期刊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以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治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治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治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期刊
【提 要】本文属“新课程、新教法”的一篇实践探讨的论文。此篇论文围绕新教法的基本模式——双向环形结构中的四方面来论述:一是教师输入、输出知识;二是学生输入、输出知识;三是教师、学生的自我反馈;四是教师调控学习结果。从这四方面阐明了双向反馈教学法的过程、目的和作用。  为了解决“新教材如何教”这一难点,我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出了基本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双向反馈教学法”。  双向反馈教学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