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会用实验和实践的方法探究或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调查分析、交流合作,让学生带着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教师加强组织和引导,重在鼓励、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比学赶超,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实践;思考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是物理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的物理教学必须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会用实验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或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与教研组同仁们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入,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展三年来,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教学模式
  二、实施方法
  1.创设情境
  在探究性活动中首先要有一个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氛围,现在的许多学生常常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课,在老师的点拨下被动地去思考,按课本的要求或老师的布置一步一步地做实验,缺乏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营造一个能促进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氛围。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把课堂气氛搞活;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就一定要用实验说明,要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感到物理课总是有趣的、新奇的、激活思维的。
  其次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活泼的、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我们允许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浅显的、可笑的、古怪的,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对学生的错误或是故意刁难也要用诚恳的、善意的语调指出其不足,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对那些有创意的要给予热烈的表扬,对学生不要吝啬鼓励和表扬。
  再次要密切师生的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要随时随地乐意地倾听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学生感到有趣的我们也要表示好奇。要从学生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思维和方法,对他们好的见解要表示欣赏。使学生的好奇和我们的好奇形成共振,创造良好的氛围。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就说明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掘教材的因素,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假设。在实验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辨析,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实验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必一步一步地教学生怎么做,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而不是由书本和老师来提供。教学中要注意引发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提问,急于把问题弄明白的兴趣。逐渐养成爱提问、会提问的习惯和跃跃欲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3.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
  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各種各样的疑问后,我们及时地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分析哪些问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哪些问题可以用查资料,调查研究的方法去解决。当他们目标定得太大的时候或一时因条件不具备尚无法解决的时候,帮助他们修改目标,制订新的计划。同时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让学生充分讨论,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猜想问题的可能的结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得出结论,从而确定需要什么器材,安排怎样的实验步骤。或者如何去调查、如何去收集材料。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制订不求全责备,只要基本框架有了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实验或实践方案。
  4.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
  在实验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探究的全过程,注意引导他们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现象的记录工作。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凭想象下结论,要有严格的科学的态度。在实验中如用到新的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利用生活中可以取到的材料制作探究需要的仪器。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下结论。而是要用启发的方法,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即使是建议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他们去想、去解决,他们往往能想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绝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5.总结分析
  实验或实践的操作部分结束后,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的情况,记录好实验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可以把现在的结论和原来的猜想或假设比较,是否相似,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对那些实验没有成功的,要帮助其分析原因,继续再干。或者改变探究的方向继续实验,也可以从反面思考,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6.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实验和实践活动开展一个阶段以后,我们一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小组间的交流,让各个小组描述一下实验的过程,实验中是如何克服一个个的困难的,解决一个个问题取得成果。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们的方法,克服自己的困难取得探究的成果。也可以在描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相质疑,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展新的一轮探究。探究还没有成功的小组也可以把自己小组遇到的困难提供给大家讨论,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我们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活动小组。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以问题或兴趣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2~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对于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插入到其他小组中去。
  2.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做到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其次不要忘记我们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到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应由学生来完成。我们教师在这儿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作用。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情况,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们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3.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探究性实验活动目前还不能在所有的课堂全面推开,有的课上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上什么样的课型;另外实验仪器必须全面配套或基本配套,取用方便。要靠课后或课前老师或同学自备、自制。
  (2)课后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也存在着物理教师上课的班级数较多,所教的学生数常常高达一二百人,活动大面积开展起来,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某些小组来说教师的引导和参与往往不能真正做到位。
  (3)初三年级下学期因中考的压力,课后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
  四、活动开展后初步获得的效果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实验活动中崭露头角,使得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原来很难开展的小制作,小论文的活动现在日益增多,逐渐丰富起来了。曾是同一小组的学生相互间关系更融洽了,每个学生都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
  活动的开展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逼着我们教师去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前人创新的产物,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
语文的教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语文教学要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将生活当中的热点常识,有效的融合到课堂上.因此老师要在课程的准备阶段,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社
语文的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语言规律的总结和记录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
所谓语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主体对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敏锐的直觉与感受,可以通过阅读体会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和精髓,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语感能力的主要作用在于对语言
24年前,郭建军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调到安庆市保密局工作。当时,保密法刚刚颁布,保密局对外界来说充满神秘色彩。正是在这股儿神秘气息的牵引下,郭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服务学生。这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总体目标与实施的基本准则,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
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达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就阻碍了教师的正
背景资料●3月29~30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河源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进行专题调研时指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 Background Informat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对初中语文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有很多名人的古诗词都出现于初中语文的课文当中,教师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从而使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遵义师范学院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目的、项目及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