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成因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系统包含器官较多,该系统疾病病因复杂,临床疾病很常见,也是患者就医多的原因。药物品种及联合用药増多,不合理用药易随着增多,不合理联合用药日益増多,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增加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随着增多,不同程度増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合理用药在临床中十分重要,临床医生是合理用药的主要责任者,掌握着临床用药的决定权。但随着经济发展,药房居多,患者往往自行买药、用药,不合理用药颇多,药师及护士在合理用药中负有同样的责任。只有不断地加强药物学知识,及时更新药物学知识,及时总结临床用药的经验及教训,把握消化系统疾病用药规律及用药发展趋势,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使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安全、合理进行,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现就消化系统常见不合理联合用药做如下分析:
  1不合理用药问题成因分析
  抑酸药与胃黏膜保护药(秘剂和硫糖铝)合用。抑酸药是目前治疗消化系统尤其是消化溃疡的常用药物,包括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挫、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本类药物主要抑制酸的制造和分泌或对进入胃囊的H离子进行中和,而使胃内pH值升高。而泌剂和枸橼酸泌钾,胶体果胶铋需在胃酸的条件下形成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促进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硫糖铝也需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黏膜保护作用。临床为缓解溃疡疼痛而合用抑酸药时,需在口服胃黏膜保护药半小时或1小时后再服用。
  胃蛋白酶与抗酸药合用。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
  抑酸药物为碱性物质,同理抑酸药物因抑制酸的制造和分泌,而使胃内pH值升高。因此,胃蛋白酶及其复方制剂不与抑酸、抗酸药物合用。
  乳酶生不宜与抗菌药、抗酸药及吸附剂合用。因乳酶生为活的乳酸菌的干燥剂,在肠内分漏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升高,从而抑制肠内病原体繁殖。因此,不与抑酸药及吸附剂合用,以防降低疗效。
  原则上不与抗生素合用,若需应用抗生素控制严重感染,可错开服药时间,或考虑用死菌制剂如嗜酸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等。该类药物不受抗生素影响,因此用此类药需间隔2~3 h尚可。
  胰酶及其制剂与抗酸药合用。胰酶在中性或微碱性时效力最好,多与碳酸氧钠同服。口服不宜咬碎,防胃酸破坏,不与胃酸药合用。
  双面蒙脱石与抗生素合用。口服蒙脱石后,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胃肠腔表面,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同时,减少肠细胞的运动失调,恢复肠蠕动的正常节律,为目前治疗各种急慢性腹泻的常用药物。
  若同服抗生素,则蒙脱石在肠道形成保护膜与其会吸附而随粪便排出体外,使抗生素失效。应在口服抗生素1~2 h后再服用蒙脱石。
  胃肠动力药与解癌药合用。在治疗消化不良伴腹痛、恶心呕吐时,常将胃动力药与解痉药合用。胃动力药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两者分别增强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或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发挥促动力作用。
  而解痉药以抗胆碱药物为主如阿托品、654-2,两者药理作用拮抗,不宜合用。
  柳氮磺胺吡啶与抗生素合用。柳氮磺胺吡啶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但该类患者常有脓血便,治疗常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而柳氮磺胺吡啶在肠内经细菌分解成横胺吡啶和5-ASA抑制剂。该药作用机制是通过5-ASA抑制前列素合成而发挥抗感染作用。若同时服用抗生素,将破坏肠道菌群,使细菌数减少,影响药物分解,降低疗效。
  喹诺酮类药合用抗酸药治疗肠道感染。肠道细菌感染时,往往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喹诺酮类药对G+、G-均有明显作用,为肠道感染首选口服药物。
  肠道感染往往有恶心呕吐症状,易损伤胃肠黏膜,临床常合用胃肠黏膜保护药,以其缓解胃部不适。胃黏膜保护药含铋及铝,而喹诺酮药因与多价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使药物吸收减少,血药浓度下降,降低药物疗效。可错开时间服用,先服用黏膜保护药为佳。
  2如何调控
  制约好药物的使用剂量。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药物一般药效的持续时间较长,药物的作用强度也比较大,所以一般做到16~18 h一次服药即可,特殊药物除外。过度增加药物的使用剂量会使得病人负担加重,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制约好药物的使用时间。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应当特别注意,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发生,从而使药物的药效大大降低,甚至失效。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上的制约。
  谨慎对待不同药物的合用。由于病因往往不止一个,所以必定会出现不同药物混用的情况,此時应当注意不同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不合理联合用药往往使得联合药物的药效大大降低,影响疾病的治疗,有的甚至会产生药物毒副作用,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在消化内科用药时,应当注意药物联用的理由,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环境和机理,谨慎对待不同药物的合用。
  避开相同药物的重复使用。由于药物种类繁多,不同种药物可能会有着相同的疗效。针对这一情况,医师在用药时,可能会导致不同种类但药物成分相类似的药物重复使用,其效果与药物的过度使用一样,会使得病人的肝肾的负担加重,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消化内科的医师在用药时,应该将药物的化学成分牢记于心,在药物的使用时注意避开同种成分的重复使用。
其他文献
美白困惑大调查  1.要想全年美白,春夏季重点怎么做?  2.美白眼霜能否解决眼部暗沉?  3.美白成分如何渗透到肌肤深层?反复按摩对吸收有帮助么?  4.给痘痘肌肤用美白产品还能再用控油的产品吗?  5.美白精华液去痘印是个好主意吗?痘印很难去掉,应 该怎么做?  6.生理期前后美白护理怎么做?  7.美白饮品有没有效果?喝多了对身体好么?  8.肌肤本身很敏感,该如何选择美白产品呢?  9.肤
期刊
芝士番茄沙拉  原料:芝士、小番茄、生菜、什锦果脯、糖浆、日本  沙拉酱  做法:  1.将芝士放入碗中加热,使其充分融化,并倒在盘子上;  2.将洗好的生菜放在融化的芝士上;  3.将小番茄洗净、掏空,放入什锦果脯,摆入盘中;  4.将糖浆浇在装好果脯的小番茄上;  5.将日本沙拉酱浇在生菜上即可。    椰盅天麻炖竹丝鸡  原料:乌鸡、瘦肉、鲜人参、天麻、椰子、火腿、枸杞、鸡汤、  盐、鸡粉 
期刊
止痛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药物类型,主要用于治疗疾病或者外伤引起的疼痛,通过对症服用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是,不是所有的止痛药都可以使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有些止痛药千万不能乱吃,也不可以长期服用。  1阿片类药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用药初期、过量用药,不良反应以及严重程度也会受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1.1 治疗原则  阿片类药在癌痛的治疗中,主要通过控缓释药物来对基
期刊
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这些常规检测手段能够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从临床检测人员专业化水准以及设备仪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提升,为的是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那么临床血常规检测可以通过哪些方面保证检测质量呢?  1哪些因素会对血常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非医学人员可能认为血常规检测是非常简单且基础的检测技术,但其实,即使是再简单的检测技术所涉及环节也是非常复杂。血常规检测从采集血样开
期刊
痰标本细菌检验能够为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使临床医生了解到相关数据,据此可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因此,痰标本的细菌检验质量将会对诊断的准确度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诊治效果,必须加以重视。  1痰标本细菌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呼吸道可分成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后者通常为无菌,而前者则存在相当数量的定植菌。细菌检验所使用的痰标本主要是取自于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但实际标
期刊
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Hp感染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而且目前认为,Hp感染還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甚至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根治Hp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临床上很难真正意义的将其根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原因:  1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三大原因  1.1 患者自身方面  吸烟、饮酒对幽门螺杆菌
期刊
血常规检查是当前极为常见的一类检查,其主要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其中血常规检查则主要针对患者的血液细胞成分展开检验。人体的血液中主要含有三种细胞,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常规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这三种主要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情况等来判断血液状况如何,进一步为医生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等。血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血小板数量、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虽然血常规检查是目前比较常
期刊
三叉神经疼痛是临床当中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在疾病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的三叉神经疼痛,且疼痛分布在下巴、牙齿、牙龈、嘴唇等位置。在此期间,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以及撕裂样疼痛,疼痛突发突止,呈间歇性发作,也可呈周期样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三叉神经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从当前医疗角度出发,三叉神经疼痛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相关研究也表明,
期刊
输血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当要对一些特殊的疾病进行治疗时,一般都会采取输血。不过,在输血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输血量、血液的浓稠度以及血液的匹配程度都是要做好记录,这样在输血时才不会产生异常情况。那么,输血前需要做哪些检测?输血适用于什么疾病?输血过程会出现什么意外,出现意外应怎么处理?  1输血前检查内容  输血前检查主要涉及内容为血液常规、血型、乙型肝炎、肝功能、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如果献
期刊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难免会与血液发生直接接触,这时若接触到了含有病毒载体或病原体的血液,极容易造成感染,从而威胁检验人员健康。潜藏在血液中的病毒成为了检验环节不定时炸弹,检验人员在为他人负责的同时,也一定要承担起保护自身健康的重任,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避免在检验工作中被感染。  1血液学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从传播途径来看,可以分为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血液中的病毒病原体主要借助于这两种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