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传统的数学思想依然贯穿着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比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现在就数学思想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浅谈一下。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学中的两个最基本也最古老的研究对象就是"数"与"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可见,"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形结合"就是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在分析其代数意义的同时揭示其几何的直观意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使数量间的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和代数数据的精确和谐并巧妙的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解决数学中所存在的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数形结合的概念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简而言之,数形结合就是指将直观的几何位置、图形关系抽象的数量关系、数学语言相结合,同时通过"以数解形"、"以形助数"的方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优化解题方法。即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优化解题途径。所以说,究其本质,数形结合是一个包含"以数辅形"、"以形助数"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关键是图形与代数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其实质是将直观的图像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相结合。此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几何问题代数化或者代数问题几何化。但是,当我们要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设恰当参数,在合理用参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同时由"形"想"数"或者以"数"思"形",做好数形转化;
  其二,确定参数的正确的取值范围;
  其三,要明确某些曲线的代数特征以及相关代数概念、运算的几何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的分析证明。
  要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形结合方法
  "数形结合"就是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在分析其代数意义的同时揭示其几何的直观意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奇妙的巨大作用。
  首先,合理有效的应用"数形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高中阶段数学知识掌握的过渡和衔接。众所周知初中数学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具体,其解答过程模仿性较强。而高中数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其掌握的重点则是在对数学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同时,在对数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内容的学习时,学生需要一个相对适应的学习过程。相应的就高一所学数学内容来看,"数形结合"--这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恰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说,合理有效的应用"数形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高中阶段数学知识掌握的过渡和衔接。
  其次,合理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数学,以其独特的符号化、形式化和抽象性给人以"生冷冰硬"的感觉,因此而"难得人心",是以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特殊难度,使得学生怕它不愿学,甚至产生枯燥、厌恶的情绪。然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得以体现思想。例如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给代数提供几何模型,这样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问题的本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说,合理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再次,数形结合思想能帮助学生树立现代思维意识。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点意义:
  其一,有效的"数形结合"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使之养成发散性思维的好习惯;
  其二,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动态思维与静态思维相结合运用的良好习惯,即以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考虑问题,更好地把握事情的本质;
  其三,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即先形象后抽象,尽可能地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最后,合理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数学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
  "数形结合"就是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在分析其代数意义的同时揭示其几何的直观意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形结合包括"以数辅形"、"以形助数"两个方面。同时有效的"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往往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在高中乃至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其實是最常见,最行之有效,最直观简单的一种数学思想,他能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进而他还能有效地应用实际问题中去,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和本质所在,这样才能熟练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直观化,才能使学生更感兴趣的去学习高中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3]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成为了现在教学的新浪潮,何为"有效教学"呢?即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使得这一节数学的教学发挥出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皮亚杰曾告诉我們:儿童是个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
期刊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自主学习;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 数学
【摘要】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本文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作业反馈的几个不合理现象引申出反思的重要性,浅淡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反思能力 小学生 数学学习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特殊性和探究性,使得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很难一次性接受新的内容,更谈不上内化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新
内容摘要: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的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 法制观念 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使青少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
[摘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这就说明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主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着手,就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并如何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究,顺利地推动合作学习的正确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老师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存在问题]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概念包罗万象,它们有的需要用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有的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有的又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掌握起来并不那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更新尤为重要,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结构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课程 课堂教学 优化 高效  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充分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严格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