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输液室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今于我院就诊的门诊输液患者300例,应用等距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环境、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输液知识教育和总体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能获得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对生活质量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护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近年来,各种医疗纠纷频发,医患矛盾严重,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降低医患纠纷发生,也成为医疗人员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进一步观察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设计对照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今于我院就诊的门诊输液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等距随机法将病患分为观察组(n=150例)和对照组(n=150例),其中对照组男81例,女69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4.81±8.26)岁;观察组男83例,女67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4.75±8.6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接诊、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并且遵医嘱进行配药、穿刺,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巡查。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保持良好环境。为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输液环境,定时打扫,保证卫生,同时配备电视机、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在输液室的空地摆放绿色盆栽。在输液室显眼位置贴上“禁止喧哗”标志语,营造一种干净、舒适、整洁的环境。(2)护理人员培训。从服务态度方面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护理人员微笑服务,规范护理过程中的服务用语,当患者及家属有疑惑时,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消除患者不安情绪。(3)优化工作流程。设立良好的工作流程并要求护理人员按流程操作,科学应用电子设备,替代人工叫号,提高工作效率。(4)技术操作。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要求规范化操作,进行操作时要求动作轻柔、语言温和,在穿刺成功后,帮助患者调节体位和输液速度,保证患者体位舒适。(5)健康宣教沟通。在患者输液空闲期间进行健康宣教,讲解健康知识和输液知识。在输液室放置健康阅读手册,鼓励患者和家属阅读。在输液期间多巡视,仔细观察患者神情和病情变化,发现输液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若患者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沟通,排解不良情绪。(6)输液后护理。在完成输液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按压止血方式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加强沟通,减少护患矛盾。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输液结束后,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输液知识教育和总体满意度进行评分,各項满分均为10分。对两组患者的问卷评分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问卷分值属于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问卷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在治疗环境、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输液知识教育和总体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往常规的护理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现阶段医患矛盾加剧,纠纷频发,护理界也开始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优质护理是以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对待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和沟通,从环境、技术、心理等各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病人的就诊体验。门诊是医院接诊的第一场所,门诊服务态度的优劣是患者评判医院的第一依据。而且门诊输液室人员流动较大、治疗时间短、输液高峰不定,更是展现医院服务质量的窗口。因此,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更主动、耐心、富有真情,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在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输液知识教育和总体满意度各项调查中均比对照组有较高的评分(P<0.05),应用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能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处于病痛中本身就存在焦躁心理,若就诊环境嘈杂、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则患者情绪更加烦躁,极易引发各种矛盾。优质护理致力于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放松病患的身心,减轻焦虑。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方式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耐心,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矛盾发生。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能获得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包秀珍.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25(002):68-68.
  [2]李玉玲.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84-185.
  [3]陈宝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0):1196-1197.
其他文献
摘要:层流手术室是一种运用空气洁净技术实现对微生物污染进行不同程度的有效控制,其所创造的“无菌”环境主要通过室内“正压”来维持。手术室洁净环境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生殖中心的手术室,更是肩负着母亲和胎儿健康的重任。层流手术室的环境管理是保证洁净环境的关键,并且这些着重体现在护理管理上。  关键词:生殖中心;管理;手术室护理  1.生殖中心手术室环境管理  1.1结构布局设置合理  根据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冠心病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冠心病病房的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升高。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发病率高、致死率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的作用 。方法:特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来我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发现,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其缓解率更高,且生活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更高,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痛风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92例痛风性肾病患者划分成常规组与教育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以高尿酸血症正常疗法,教育组 于此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分析结果,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教育组方案总有效率(89.13%)高于常规组 (71.7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高尿酸血症正常疗法治疗痛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系统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死亡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0.00%、5.56%及2.78%低于对照组5.56%、22.22%及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30例在本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n=15例与对照组n=1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中发生不良事件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开展人文护理服务, 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的方法。方法:通过营造人文氛围、加强服务意识、优化门诊工作流程、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开展人文服务,比较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人文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P<0.05)。结论:人文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品质,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新上岗护士的专科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医院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结合我院专科特点,我院对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考核合格的新护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由护士长安排各科组长或带教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带教培训。结果:新上岗护士经过岗前培训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专科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端正了工作态度,提高过了实际操作水平能力。结论:通过一对一带教方式培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管理),并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护理管理中采纳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经护理管理,实验组健康教育评分、环境卫生评分、熟练度评分、护理效率评分与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之上的,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也同样适用。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临床护理工作;应用  一、人性化护理管理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