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教好数学,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精挑细选合适的情境素材必不可少。而让学生更好体会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趣味体验,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轻松获得对千米的认识与理解,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构建适当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认知,从而发展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学习“认识千米”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認识,在简单了解这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开展了“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无法让学生在直尺上直接感悟,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和体悟千米的机会又比较少,所以让学生觉得困难的是建构1千米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估计出一些事物的长度,这也是本课中较难让学生体验的点,达到了这样的教学要求,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
一、充分体验,感知概念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要关注概念本身,更要注重概念产生的背景、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在“认识千米”这一课中,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灌输式地将教材例题讲解给学生听,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可能只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但对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不了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掌握不到概念教学里的精髓,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思维水平难以提升到一个高度,而且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也只会机械性记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充分体验是学生建立感知千米概念的关键,因而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前准备作业,走一走、量一量:“自己走一步大概有(
在学习“认识千米”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認识,在简单了解这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开展了“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无法让学生在直尺上直接感悟,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和体悟千米的机会又比较少,所以让学生觉得困难的是建构1千米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估计出一些事物的长度,这也是本课中较难让学生体验的点,达到了这样的教学要求,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
一、充分体验,感知概念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要关注概念本身,更要注重概念产生的背景、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在“认识千米”这一课中,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灌输式地将教材例题讲解给学生听,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可能只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但对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不了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掌握不到概念教学里的精髓,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思维水平难以提升到一个高度,而且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也只会机械性记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充分体验是学生建立感知千米概念的关键,因而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前准备作业,走一走、量一量:“自己走一步大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