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卫视“争霸”《三国》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日,安徽、天津、江苏、重庆四家卫视将联合播出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三国》。这部耗资过亿的大剧开拍伊始就被多家电视台竞购,最终以每家卫视单集40—50万元的销售价格,创造了历史新高。
  近期,当播出平台和播出时间尘埃落定后,四家卫视开始对这部价格不菲的电视剧进行宣传推广,以期价值最大化。安徽卫视率先表示,《三国》播出之际该台将更名为“三国卫视”,配合整部电视剧的宣传。此举一出舆论哗然。
  其他3家卫视对这突如其来的 “三国卫视”,显得非常淡定,某卫视的一位负责电视剧宣传推广的人笑着说:“我们心态好,不玩概念。”安徽卫视广告中心的一员工自嘲道“炒作,有点自我炒作的意思,不过效果还不错。”
  “‘三国卫视’的出现表明卫视们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巨资购剧,下大力气宣传,抢占收视份额,获得口碑和影响力。这是中国电视的基本格局决定的,资源非常有限,多台同播一部剧很常见,但观众的收视习惯还是有一定区域划分的,总的收视盘子就这么大,在巩固自己的份额之外,打宣传战就是要从别人口袋里再抢一些出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说。
  
  首映礼之战
  为了避免新版《三国》重蹈《我的团长我的团》抢播的覆辙,四家卫视签约购买时就在合约中立下条款:每天晚间黄金档《三国》只能播出两集;非黄金档只可重播一次,且不能超过黄金档进度;不允许电视台以剪辑方式播出。
  为了在收视大战中获得佳绩,天津、重庆、安徽卫视先期录制了《三国》首映礼,预计在5月1日晚黄金段播出。天津卫视打出“三国争霸 北方称雄”的口号,希望占领大北方市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在天津卫视《三国》首映礼上,导演高希希将携主演于和伟、何润东、于荣光、黄维德等,畅谈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和花絮,揭秘大量新版《三国》背后的故事和改编剧情,还将“真刀真枪”在盛典舞台上表演“南征北伐”。首映礼上,张飞所用的重达50斤的盔甲将近距离和观众见面,这副盔甲号称是武将中最重的盔甲,全牛皮打造,价值数万元。
  与此同时间亮相的重庆卫视“聚风尚英雄志”首映礼,旨在深入打造《三国》的英雄主义气概,与重庆卫视“中国红”理念相契合。重庆卫视副总监杨礼表示,“重庆卫视三国季”的整体宣传方案,与频道气质贴合,主打文化牌弘扬英雄主义。
  据安徽卫视内部人士透露,安徽卫视虽然在5月2日当天无法更改台标,但其专门设置了8小时专栏,举行《三国》开播倒计时活动,声势浩大。
  
  节目配合
  《潜伏》播出时备受好评的“解密潜伏”让重庆卫视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此次新版《三国》重庆卫视也将采用“2+1”模式,在两集电视剧结束后,播出1集《三国后传》,由明星访谈、背后故事、历史掌故阐释、幕后拍摄花絮等内容构成,其中三国史实也会用纪录片形式播出。
  天津卫视推出《今夜有戏——煮酒论三国》,由郭德纲发动德云社名嘴齐侃三国;《津夜嘉年华》节目邀请 “吕布”何润东、“刘备”于和伟等分别录制了单期节目,共同为新版《三国》造势。天津卫视《三国》宣传负责人王屹表示,对新版《三国》支持力度之大,可谓全台动员,不光是因为该剧购片费高昂,还因为此剧是真正的精品大片,阵容、特技等都很强,表面化的宣传已然不够,所以把精力花在做实活动上。
  江苏卫视除了《幸福晚点名》穿插《三国》内容外,在电视剧播出的一个月时间内,还将配套播出一档贯穿早中晚三个时段的《名嘴侃三国》节目,主打“东吴”地域性的概念。
  安徽卫视的演播室节目《三国三人行》,效仿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形式,将三国历史、典故、趣闻、轶事等通过聊天形式展示出来,至于邀请谁来担任主持人和嘉宾,尚未有定论。
  重庆卫视的品牌节目《龙门阵现场》将制作5期特别节目,分别从情场、战场、商场等角度映射现实,将三国历史古为今用。
  
  线下活动
  为了稳固本地收视份额,四家卫视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线下活动,除传统的小区宣传、公交站牌广告外,其他新鲜活动也不少。4月底,安徽卫视邀请《三国》剧组艺人前往合肥,参加“万人齐放孔明灯”活动,在省内造势。同时安徽网络电视台联合酷6网推出网络游戏《三国杀》,给宣传活动增加了互联网用户的关注度。在《三国》播出期间,安徽卫视结合世博热点还把有奖收视的奖品设定为世博会门票。
  重庆卫视将线下活动延伸到校园里,邀请钱文忠、沈伯俊、康震三位专家学者走进重庆大学讲坛,讲述三国历史文化。
  江苏卫视主打东吴牌,寻找三国后人的活动也颇具匠心,把访谈孙权、诸葛亮后人做到电视剧宣传片中。
  “卫视抢夺优质产品的趋势已经很激烈,《三国》四家首播卫视的收视份额都会有一定保证,但从购剧到营销的一系列成本也会很高。当电视台把电视剧作为收益的重要来源时,电视剧的收益必须保证在(成本的)三倍以上才能达到要求”,尹鸿说,“在强大的收视宣传氛围中,《三国》收视率‘高开’是一定的,但能否高开高走,就不一定了。”
其他文献
龙丹妮欲跳槽和华谊上市,是近来传媒娱乐业的两个热点话题。两个话题有一个共同点,前者准备“上市”,后者已成功上市,身价暴涨。最新的消息是,龙丹妮的“跳槽”将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盛大将和湖南广电组建一家新公司,由龙掌舵。  一年来,媒体江湖上的人事变迁一直有,而且也不乏重量级的出走和加盟。3月,和讯网原总编辑杨斌(在加入和讯之前为《新京报》总编辑)加入网易出任副总裁;5月,上任不足一年的MT
期刊
新片的表现乏力给了长线影片机会。狮门推出的新片、R级喜剧《海扁王》(Kick-Ass)登上票房榜首。该片上周四在北美3065家影院首映,3天收入1982万美元,平均单厅进账6469美元。影片主要的观众群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派拉蒙和梦工厂动画的3D动画电影《驯龙记》(How to Train Your Dragon)以微弱劣势位居次席。影片在当地3825家影院进账1963万美元,跌幅仅为20%
期刊
有人说迈克尔·杰克逊纪念电影《就是这样》实际上是拿伦敦演唱会影像的边角料拼凑起来的,的确,影片的素材来自MJ生前彩排时侧录的数百小时影像,还包含了对MJ最亲密的朋友和合作者的采访。但这决非简单的“拼凑”,即便杰克逊没有突然去世,这部纪录片也是日程上的事情,只不过肯定没有今天这样轰动罢了。  杰克逊的突然去世,使伦敦演唱会成为永远的幻影,同时也使这部很可能无人关注的“边角料”成为“金边银角”。杰克逊
期刊
作为一部经典动画的翻拍片,《阿童木》(Astro Boy)在基本忠实原作的同时维持了一定娱乐性,但却缺少鲜明个性。影片的票房没能摆脱日系动漫改编片今年的市场颓势。对于动荡不断的幕后公司意马国际而言,这部原被视为雪中送炭的作品反而可能是釜底抽薪。10月初首映后,《阿童木》于短短两周内先后在日、美两大市场失手,缺少3D立体版也明显影响了该片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影片的舞台设置在遥远的未来,一座悬浮的高
期刊
4月17日,由土豆网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0土豆映像节”在北京举行,本次映像节共征集参赛作品5585部,超过以往两届的总和。由导演宁浩等领衔的评委团在现场揭晓了中影、金镜头、金土豆三大单元的14个奖项,播客“性感玉米”创作的《网瘾战争》荣获金土豆奖(即最佳短片奖),包括《我叫MT》等在内的众多网络原创短片也分别获得了奖项。  评委团主席宁浩表示,2010年土豆影像节的入围作品整体水平
期刊
“铁打的女一号,流水的男主角”,投资追着编剧,编剧捆绑导演,众多实力演员欣然加盟,《蜗居》在上海台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该剧是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后的第三部联手之作。《蜗居》从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说起,讲述了姐妹两个在金钱、物质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以及她们在大都市中生存的辛酸经历。在买房的重压下,姐姐海萍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悍妇,妹妹海藻在目睹姐姐因为房子而遭受的
期刊
细碎的《相伴》    就像时装界的几年一个轮回,电视剧市场上,无畏英雄和平庸大众总是交替出现——跌宕起伏的暗战正在趋缓,琐碎生活又重新抢占电视荧屏。随着《咱爸咱妈六十年》《相伴》《灯火黄昏》《人活一张脸》等电视剧登陆荧屏,小人物们又回来了,家庭情感剧再度回暖,接档谍战剧,掀起一轮收视热潮。  张国立走出与蒋雯丽风风雨雨六十年的金婚岁月,携手宋丹丹演绎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姐弟恋”婚姻。再加上“中国家庭
期刊
4月22日,《叶问2:宗师传奇》(以下简称《叶问2》)在京举行全球首映礼,该片监制黄百鸣、导演叶伟信、编剧黄子桓携主演甄子丹、洪金宝、黄晓明等悉数亮相。发布会现场,面对主持人和各路媒体的连番攻擂,叶伟信、洪金宝和甄子丹组成的“铁三角”连施妙手,一一化解。  在《叶问》和《叶问2》中都饰演“金山找”的樊少皇,对两部《叶问》中“金山找”这个角色侧重于武戏和文戏的不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监制黄百鸣的儿子
期刊
古装影片《花木兰》的上映时间由最初定下的12月3日提前至11月27日。“因为今年(贺岁档影片)蛮多,我们争取在贺岁第一档上映,主要抓(贺岁档)前两周的票房。”《花木兰》的宣传人员介绍说。  档期提前,导演马楚成必须马不停蹄赶影片后期,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好累好累。后期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拷贝今天刚出第二个,前天晚上出的第一个,老板都要来看(进程),真的好紧张。”  马楚成接受记者采访前一分钟
期刊
10月电视剧报备数量明显减少,其中都市题材剧数量集中。  都市题材作为电视剧的主流之一,一直受到业内青睐。近年安徽、江苏、湖南、东方等卫视每年播出的都市情感剧在所有播出剧集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如《金婚》《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艰难爱情》等都取得了不俗收视成绩。  不过,一直以来,都市剧创作模式固化倾向较严重。对此,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管理会议”上,电视剧管理部门提到要注意都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