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心血管事件(PCE)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非心脏择期手术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171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①组,<65岁共54例;②组,65~75岁共72例;③组,>75岁共45例.所有患者行术前与术后连续48 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Ⅱ级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及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阵发性ST段缺血性改变等作出分析、诊断;删除影响HRV及ST段分析的病例,选择113例患者的DCG分析研究HRV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术前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①组ⅣA级室性期前收缩、PAf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增多(P<0.05);②组与③组中,除③组Ⅱ级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增加外,其余术后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增加且类别增多.术前发生心肌缺血15例(13.27%).术后发生40例(35.40%).术后发生PAf23例(13.45%),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PAf的发生增加(P<0.05),其发生与左房增大无明显关系.HRV比较:术前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HRV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HRV各参数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2个24 h较第1个24 h HRV指标进一步降低(除外②组的TI)(P<0.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长HR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③组高龄患者降低尤为显著(P<0.05).结论 术后随患者年龄增大,复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PCE的发生增加,其自主神经功能降低更明显,HRV指标尤其是SDAA、T1等指标显著降低,迷走及交感神经张力的失衡相对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提示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活性HRV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本院曾收治1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现报告如下.rn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16岁.因颈部疼痛伴肿大20 d、加重3 d入院治疗,20d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畏寒、
2脱发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常见于头皮处,也较易发现.要注意将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进行鉴别.脱发通常分为瘢痕性和无瘢痕性.在初级诊断中,大部分患者是无
近年来,随着网民数目的不断增多,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网络出现故障,会导致部分或者全部的电脑不能联网。计算机网络维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庞大的新型阶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们大多数还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2008年春季,安徽省阜阳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并有部分重症患儿死亡,引起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
酒精性心脏病是指长期饮酒所导致的心肌变性,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脏排血量降低、心功能不全等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典型扩张型心肌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症状、体征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大量摄取酒精而突然断酒后出现的谵妄、幻觉、四肢抖动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酒精戒断综合征可分为早期综合征和后期综合征.早期综合征可能有震颤,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多于妊娠30周开始出现,以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分娩后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有复发倾向,这种病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