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雅躺在沙发上凝视着墙上的幕布,黑白影像暗暗流动。她略微阖上眼睛,浸泡于昏暗,犹如浸于水中,自己也化成了根漂浮的水草。她想起了两年前的盛夏时节,与藜藜在落日下的泳池中沉潜的情景。
藜藜是小雅学生时代的好友,自从高二相熟后,两人近乎形影不离。在一次闲聊中,藜藜说,昨晚看了部电影,叫《毕业生》。小雅问,讲什么故事?藜藜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夏天与有夫之妇偷情,后来又与情妇的女儿相爱,两人最后私奔了。小雅问,好看吗?藜藜想了想说,看完后很想游泳。小雅说,那走啊,游泳馆就在我家对面。
藜藜的黑色连体泳衣是最简单的款式,腰臀紧裹,背部的裸露分寸十足。小雅的泳衣是藜藜陪同挑选的,小雅身形稍显丰腴,藜藜帮她挑了件复古式红白细格纹裙式泳衣,前胸上臂连缀着荷叶边,浸在水中如同一朵洁净的圆花。她们在水中沉潜,靠在岸边闲谈,像海豚那样在水中翻转。游泳馆上部的圆窗玻璃碎了半块,暮色中,明丽霞光斜照入水,水波漾在柔光里。藜藜站上跳水台,一跃入水,在浸满芳泽的玫瑰色光晕中探出头来,细碎发丝贴在耳际,她随手抚至耳后,冲自己微笑,粉肤红唇,像一朵雨后的茶花。
两人淋浴过后,总是拐进游泳馆旁边的冰室。冰室的半边墙壁上贴满了马赛克玻璃方砖,蓝白交织,橙色点缀,清明通透,日光照耀处光芒莹亮,如嵌在墙上的星子。小雅和藜藜每次都点橘子汽水,加冰,圆扁气泡一个接一个升涌。再来两份芋丸红豆,配上椰浆,清香甜糯,两份菠萝油,外皮焦黄,黄油温腻。两人慢慢吃着,细语聊侃,遥想着去热带小岛度假。直至日落,这才挥手道别,各自返家。两人在泛着消毒水味的泳池和蓝白冰室中共度了一段悠长夏时。
高中毕业后,小雅留在家乡读书,藜藜去南方念大学,听起来是遥远莫测的城市。夏季日光繁盛,海滩上偶有光着脊背的渔民吆喝着号子,皮肤油光发亮,如野生黑鱼。藜藜也晒黑了些许,发给小雅一张相片,相片中,花树在太阳下熠熠泛光,而藜藜躲在一柄遮光黑伞下,因日光的刺感,微皱眉头。藜藜总习惯性皱眉,像是对整个世间充满防御。小雅毕业后进了省城的银行,租房挤公交,生活趋于安定。藜藜找了份不坐班的工作,在外游荡。小雅二十二岁生日那天,最后一件订购的家具运送上门,是一个红漆五斗柜,头尾各镶嵌着一圈黄绿相间的琉璃花边。小雅又从院子里捡来树枝,用麻线缠了,挂在木柜上方。枝丫间悬着琳琅的首饰,廉价却别致,有不少是藜藜从菲律宾寄来的。房间收拾妥当后,小雅拍了照片发给藜藜,说她这里随时欢迎她。没过几天,藜藜寄来一个奶油色方形放映机和几张碟片,附了张生日贺卡。
此刻,小雅依旧躺在沙发上沉睡。电影画面仍在不疲地滚动,渐入尾声。手机在桌上振动。小雅蒙眬中接起,藜藜的声音传入耳中。藜藜说过路省城,想来看她。小雅猛醒,坐起身来。
直至藜藜从淋浴间走了出来,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小雅依旧觉得如浸梦中。她们有两年未见了吧?她忘却了地主之谊,在一旁呆看着藜藜在沙发上有条不紊地铺好了被单和枕套。被单和枕套是配套的,蓝灰底调点缀湖蓝碎花。小雅从柜中抱来一床棉被,被套是亮烈的花色,摊在冷蓝底色上,显得有些冒昧。小雅俯身帮她把被子铺好,拉展被单,她注意到被单的针脚有些粗疏歪斜。藜藜笑笑,说是自己踩缝纫机做的,手艺不好。她随口解释,不带着自己的被单,睡不安稳。
隨后两人斜靠在藜藜的被单上,藜藜从碟片中随意挑出一张,塞进放映机的白肚子里。光影沉沉,映在两人面上。
我能不能在这儿多住几日?藜藜眼睛盯着片头,轻声问道。小雅想问她为何不回家,又怕有逐客之嫌,便小心翼翼地说,是不是跟阿姨吵架了?
藜藜摇头不语。小雅说,没关系,在这儿住多久都可以的。厨房的水池里有水珠滴落的声响,一滴接一滴。在昏暗中,藜藜借着投影的光扫视屋内陈设。还弹琴吗?话音刚落,她感觉有一种空寂在四面蔓延。小雅摇头,很久不弹了。
浑圆饱胀的水滴从龙头里冒头,颤巍巍跌落,在硬实的水池钢面上迸溅开来,一滴接一滴。两个人一时无话,静静看着墙上的黑白影像。
藜藜在家门口徘徊了很久,无论如何都无法推门走入。她下楼,站在一楼的储物室前,摸摸漆绿的铁门。门上有一小块落了漆,露出金属底色。藜藜记得这是她小时点鞭炮,扔在铁门上炸开,点点金花,留下斑斑遗迹。藜藜立了会儿,又走上楼梯,重新立在家门前。
那扇铁门也还是老样子,门上插着去年端午的艾草。铁门正中是一个洒金倒悬的福字。藜藜沾满雪沫的靴子慢慢在门前那块陈年地垫上摩擦。她心想,那是唯一属于她的痕迹了。藜藜把耳朵贴在铁门上,隐约听见菜叶下锅时噼里啪啦的声响。随后是油锅翻炒的声音。吱吱的声音一敛,平静了些,她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母亲往锅中浇一勺冷水的样子。开始炖菜,四处飞溅的油花瞬时服帖了。抽油烟机的轰响戛然而止,男人讲电话更显大声。母亲踮起用了十年的铁勺,舀菜盛汤,温柔地倾进花纹驳杂的瓷碗中。
藜藜眼睛有些湿润了。她在家门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楼道间的灯光亮了起来,脚步声拾级而上。藜藜站起身,悄然离去,低头与昔日邻居错身而过。
已是傍晚,楼下的窄街开满了路灯。她记忆中,这条街道是暗沉沉的,走在上面不会落影,整条街道就像一条狭窄的长影。街角有家狭窄的书店,门庭冷落,门口横着一张木桌,桌子很旧,人也很旧,书店老板在桌后低头拨拉算盘珠子。门前小黑板上几行粉笔字,字体工整流丽:新到《繁花》《柳永词集》《希腊神话(插图版)》等。这么多年来,这间书店依旧如故。藜藜想起,自己曾在这里买过一本《希腊神话》。虽然没有插图,但翻看几页后,藜藜觉得译笔很美,美神的名字被译为阿芙萝黛缇,藜藜将书签搁在了这一页。书中的每一字都仿佛历经雕琢考量,浸润着美神之光,如同细细挑拣过后的珠玉。藜藜用白色玻璃纸和紫色丝带把书包裹起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小雅。
小雅仿佛洞悉了藜藜的心迹。藜藜十八岁生日那天,小雅送她一个小小的阿芙萝黛缇雕像,青铜表面泛着黑金的光,手掌大小,当作摆件置于桌面,尺寸合宜。罗浮宫也曾是两个女孩坐在水中、并排倚靠在夏日泳池的白瓷墙壁上所遥想的旅行地标之一。藜藜脸上涌现欣然模样。
小雅躺在沙发上凝视着墙上的幕布,黑白影像暗暗流动。她略微阖上眼睛,浸泡于昏暗,犹如浸于水中,自己也化成了根漂浮的水草。她想起了两年前的盛夏时节,与藜藜在落日下的泳池中沉潜的情景。
藜藜是小雅学生时代的好友,自从高二相熟后,两人近乎形影不离。在一次闲聊中,藜藜说,昨晚看了部电影,叫《毕业生》。小雅问,讲什么故事?藜藜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夏天与有夫之妇偷情,后来又与情妇的女儿相爱,两人最后私奔了。小雅问,好看吗?藜藜想了想说,看完后很想游泳。小雅说,那走啊,游泳馆就在我家对面。
藜藜的黑色连体泳衣是最简单的款式,腰臀紧裹,背部的裸露分寸十足。小雅的泳衣是藜藜陪同挑选的,小雅身形稍显丰腴,藜藜帮她挑了件复古式红白细格纹裙式泳衣,前胸上臂连缀着荷叶边,浸在水中如同一朵洁净的圆花。她们在水中沉潜,靠在岸边闲谈,像海豚那样在水中翻转。游泳馆上部的圆窗玻璃碎了半块,暮色中,明丽霞光斜照入水,水波漾在柔光里。藜藜站上跳水台,一跃入水,在浸满芳泽的玫瑰色光晕中探出头来,细碎发丝贴在耳际,她随手抚至耳后,冲自己微笑,粉肤红唇,像一朵雨后的茶花。
两人淋浴过后,总是拐进游泳馆旁边的冰室。冰室的半边墙壁上贴满了马赛克玻璃方砖,蓝白交织,橙色点缀,清明通透,日光照耀处光芒莹亮,如嵌在墙上的星子。小雅和藜藜每次都点橘子汽水,加冰,圆扁气泡一个接一个升涌。再来两份芋丸红豆,配上椰浆,清香甜糯,两份菠萝油,外皮焦黄,黄油温腻。两人慢慢吃着,细语聊侃,遥想着去热带小岛度假。直至日落,这才挥手道别,各自返家。两人在泛着消毒水味的泳池和蓝白冰室中共度了一段悠长夏时。
高中毕业后,小雅留在家乡读书,藜藜去南方念大学,听起来是遥远莫测的城市。夏季日光繁盛,海滩上偶有光着脊背的渔民吆喝着号子,皮肤油光发亮,如野生黑鱼。藜藜也晒黑了些许,发给小雅一张相片,相片中,花树在太阳下熠熠泛光,而藜藜躲在一柄遮光黑伞下,因日光的刺感,微皱眉头。藜藜总习惯性皱眉,像是对整个世间充满防御。小雅毕业后进了省城的银行,租房挤公交,生活趋于安定。藜藜找了份不坐班的工作,在外游荡。小雅二十二岁生日那天,最后一件订购的家具运送上门,是一个红漆五斗柜,头尾各镶嵌着一圈黄绿相间的琉璃花边。小雅又从院子里捡来树枝,用麻线缠了,挂在木柜上方。枝丫间悬着琳琅的首饰,廉价却别致,有不少是藜藜从菲律宾寄来的。房间收拾妥当后,小雅拍了照片发给藜藜,说她这里随时欢迎她。没过几天,藜藜寄来一个奶油色方形放映机和几张碟片,附了张生日贺卡。
此刻,小雅依旧躺在沙发上沉睡。电影画面仍在不疲地滚动,渐入尾声。手机在桌上振动。小雅蒙眬中接起,藜藜的声音传入耳中。藜藜说过路省城,想来看她。小雅猛醒,坐起身来。
直至藜藜从淋浴间走了出来,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小雅依旧觉得如浸梦中。她们有两年未见了吧?她忘却了地主之谊,在一旁呆看着藜藜在沙发上有条不紊地铺好了被单和枕套。被单和枕套是配套的,蓝灰底调点缀湖蓝碎花。小雅从柜中抱来一床棉被,被套是亮烈的花色,摊在冷蓝底色上,显得有些冒昧。小雅俯身帮她把被子铺好,拉展被单,她注意到被单的针脚有些粗疏歪斜。藜藜笑笑,说是自己踩缝纫机做的,手艺不好。她随口解释,不带着自己的被单,睡不安稳。
隨后两人斜靠在藜藜的被单上,藜藜从碟片中随意挑出一张,塞进放映机的白肚子里。光影沉沉,映在两人面上。
我能不能在这儿多住几日?藜藜眼睛盯着片头,轻声问道。小雅想问她为何不回家,又怕有逐客之嫌,便小心翼翼地说,是不是跟阿姨吵架了?
藜藜摇头不语。小雅说,没关系,在这儿住多久都可以的。厨房的水池里有水珠滴落的声响,一滴接一滴。在昏暗中,藜藜借着投影的光扫视屋内陈设。还弹琴吗?话音刚落,她感觉有一种空寂在四面蔓延。小雅摇头,很久不弹了。
浑圆饱胀的水滴从龙头里冒头,颤巍巍跌落,在硬实的水池钢面上迸溅开来,一滴接一滴。两个人一时无话,静静看着墙上的黑白影像。
藜藜在家门口徘徊了很久,无论如何都无法推门走入。她下楼,站在一楼的储物室前,摸摸漆绿的铁门。门上有一小块落了漆,露出金属底色。藜藜记得这是她小时点鞭炮,扔在铁门上炸开,点点金花,留下斑斑遗迹。藜藜立了会儿,又走上楼梯,重新立在家门前。
那扇铁门也还是老样子,门上插着去年端午的艾草。铁门正中是一个洒金倒悬的福字。藜藜沾满雪沫的靴子慢慢在门前那块陈年地垫上摩擦。她心想,那是唯一属于她的痕迹了。藜藜把耳朵贴在铁门上,隐约听见菜叶下锅时噼里啪啦的声响。随后是油锅翻炒的声音。吱吱的声音一敛,平静了些,她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母亲往锅中浇一勺冷水的样子。开始炖菜,四处飞溅的油花瞬时服帖了。抽油烟机的轰响戛然而止,男人讲电话更显大声。母亲踮起用了十年的铁勺,舀菜盛汤,温柔地倾进花纹驳杂的瓷碗中。
藜藜眼睛有些湿润了。她在家门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楼道间的灯光亮了起来,脚步声拾级而上。藜藜站起身,悄然离去,低头与昔日邻居错身而过。
已是傍晚,楼下的窄街开满了路灯。她记忆中,这条街道是暗沉沉的,走在上面不会落影,整条街道就像一条狭窄的长影。街角有家狭窄的书店,门庭冷落,门口横着一张木桌,桌子很旧,人也很旧,书店老板在桌后低头拨拉算盘珠子。门前小黑板上几行粉笔字,字体工整流丽:新到《繁花》《柳永词集》《希腊神话(插图版)》等。这么多年来,这间书店依旧如故。藜藜想起,自己曾在这里买过一本《希腊神话》。虽然没有插图,但翻看几页后,藜藜觉得译笔很美,美神的名字被译为阿芙萝黛缇,藜藜将书签搁在了这一页。书中的每一字都仿佛历经雕琢考量,浸润着美神之光,如同细细挑拣过后的珠玉。藜藜用白色玻璃纸和紫色丝带把书包裹起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小雅。
小雅仿佛洞悉了藜藜的心迹。藜藜十八岁生日那天,小雅送她一个小小的阿芙萝黛缇雕像,青铜表面泛着黑金的光,手掌大小,当作摆件置于桌面,尺寸合宜。罗浮宫也曾是两个女孩坐在水中、并排倚靠在夏日泳池的白瓷墙壁上所遥想的旅行地标之一。藜藜脸上涌现欣然模样。